首页>网上期刊>期刊名称>期刊内容> 正文

从中工国际看新股发行

2006-7-26 17:22 《新财经》·皮海洲 【 】【打印】【我要纠错

  作为全流通IPO(首次公开发行)第一股,中工国际的发行无疑是中国股市的一件大事,它不仅拉开了新股发行序幕,而且宣告了证券市场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不过,它更是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我们看到的并非都是美好的景色,相反,中国股市诸多不完善之处暴露无遗。

  中小投资者申购难

  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并没有得到保护,甚至加大了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损害,这是中工国际新股发行留给笔者最深的印象。作为全流通IPO第一股,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对中工国际的发行显然寄予厚望,投资者的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梦想。

  在比邻的香港股市,不仅新股发行人人有份,可获得最基本的1000股配售,还可以通过“展”将自己的资金放大10倍参与新股申购。因此,香港股市的IPO是中小投资者的天堂。最近中行H股的发行,香港散户每人至少可获得1000股股份,每人可赚近540港元。而中工国际在A股市场的发行,散户不仅得不到最基本的配售,反而因申购上限放宽1000倍后新股中签率被大大降低,广大的中小投资者基本与中工国际新股无缘。不仅如此,在6000万新股明显难以满足广大投资者需求的情况下,中工国际还拿出1200万股份额供机构投资者询价,为机构投资者提供“吃偏食”的机会,中小散户中签新股的机会更是大幅降低。

  加大圈钱力度

  高溢价是中工国际发行的又一明显特点。同股不同价,特别是非流通股的低价发行和流通股的高价发行,曾经被认为是股权分置留下的重大祸根。股改后,在全流通发行的背景下,投资者对新股发行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同股同价发行。但中工国际的发行显然让投资者的愿望落了空。

  中工国际的A股发行仍然是高溢价发行。其每股发行价7.40元,市盈率达到了19.83倍。而中工国际的大股东及发起人股东,所持股份的发行价仅为1.54元。即便是按2005年12月31日的净资产计算,其每股净资产值也只是3.01元。可见,在中工国际的发行中,公众投资者与大股东、发起人股东仍然处于一种完全不平等地位。这种不平等与股权分置时代并没有任何不同。

  一份资料很能说明问题:在两年前的股权分置时期,中工国际曾确定发行价为6.78元,如今全流通发行了,中工国际的发行价反倒上涨到了7.40元。看来,全流通时代新股发行的圈钱力度较之股权分置时期更大了。

  投机色彩强烈

  中工国际发行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投机色彩强烈。从管理层的安排来看,中工国际的发行是一个投机的典型。起初,对新老划断证监会是作了“三步走”的安排的,而新股发行是放在了第三步。但由于股市行情走好,证监会将“三步走”变成了“三箭齐发”。因此,中工国际是管理层投机发股的典型。

  从询价机构的累计投标询价来看,也充满了投机色彩。本来,中工国际经过初步询价确定的发行价格区间是6.17~7.40元/股,而且不少询价机构的初次报价还低于这个区间。但在累计投标询价中,这些机构为了能够获得中标的机会,纷纷按上限报价,只有两只基金的报价低于7.40元/股。询价机构这种按上限报价的投标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投机行为。只要能够中标,只要能够以更高的价格把股票卖给其他的投资者,管它真实投资价值是多少,先按上限报价,把握住中标机会再说。询价机构尚且如此投机,中国股市新股发行投机气氛的强烈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