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上期刊>期刊名称>期刊内容> 正文

北京移动手机资费下调的背后文

2006-7-5 13:37 《新财经》·孔明明 【 】【打印】【我要纠错

  “什么把戏呀,移动就爱搞明降暗升的勾当!你想想吧,月租费一点也没少收,像我们这种总去外地的,漫游费也没见少呀。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努力与国际接轨,手机费怎么这么难呢?是垄断的原因,还是别的什么?”

  5月8日,北京移动手机资费下调方案出人意料地遭遇了广泛质疑,一项有6万多人参加的调查显示,接近80%的网民不满意新套餐,96%的网民认为北京移动资费仍有下调空间。

  的确,对北京移动公布的几个新“套餐”稍做点研究后,人们便难以高兴起来——以20元接听1000分钟的套餐为例,运营商将1000分钟除30天,就是每天可免费接听33分钟;如果当天接听时间不到33分钟(别忘记还要将秒入成1分钟),剩余时间不能加到第二天;而当天接听超过33分钟,超过部分仍然双向收费。看来,要正确理解这“套餐”,并把这笔账算清确实不容易,也难怪消费者不买账。

  消费者质疑声一片

  记者到北京移动营业厅随机采访了一些手机用户。

  胡先生说:“推出的各种套餐只能选择一个,这到底是让我做选择题,还是跟我玩数字游戏?看来,咱都得成为爱因斯坦,再不济也得成为华罗庚,要不真是算不清楚。”

  汪小姐:“刚开始听说移动降价,真是高兴,但是仔细一想,给人的感觉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原本很简单的事却弄得五花八门,什么乱七八糟的套餐,看不清也弄不懂……为的还是欺骗老百姓。还说什么‘接近’单向收费,‘接近’还只是接近。”

  张先生很激动:“什么把戏呀,移动就爱搞明降暗升的勾当!你想想吧,月租费一点也没少收,像我们这种总去外地的,漫游费也没见少呀。现在各行各业都在努力与国际接轨,手机费怎么这么难呢?是垄断的原因,还是别的什么?”

  鲁先生对记者讲:“可能是降价的呼声太高了,所以,摆出一种降价的姿态,可仔细看看全部都是套餐,好像降得心不甘情不愿的。是不是还得要求大家都排着长队到营业厅去办理呀?全北京有多少人在用中国移动的网络,有好几百万吧,大家都到营业厅去排队,那景象也可以申报个啥纪录了吧!”

  消费者刘女士:“永远的套餐,永远的套牢你,想解套哪像他们说的那么容易。怎么看怎么像移动给咱消费者设的又一个陷阱,还说什么降价,就是打包促销而已,小心点儿吧!”

  消费者容先生:“套餐是个套,用不完怎么办?不是被你白赚了?而打少了又觉得心理不平衡,不平衡就很容易打超了。还说是下调呢,尽蒙咱老百姓。干吗不打多少分钟收多少钱,整个一个大忽悠!”

  丁小姐觉得有点无奈:“虽然话费的确是降低了点,但这样大肆宣传,到最后还是以套餐的形式推行的,确实让人有上当受骗又无奈的感觉。就像被自以为聪明的家伙欺骗愚弄的感觉。其实直接单向收费最好,干吗玩那么多猫腻。”

  “套餐”套住了谁

  近几年来,中国手机用户飞速增长。中国移动北京地区用户已经达到800万左右,中国联通北京地区用户约为300多万。用户规模越大,通话成本相对越小。随着手机用户的增加,资费的下调应是必然趋势。现在,多年的呼吁换来了资费松动,消费者的愿望在一定程度得到了满足。但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考虑,这次移动的资费下调方案很不方便。首先是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只有参加某个套餐才能获得优惠。同时移动的这种降价套餐等于将很多低端用户拒之门外。

  北京此次推出的“全球通本地套餐”共四种,即80、108、168、220元,其中月收费80元的一套合每分钟通话0.4地,月收费220元的合每分钟0.2元。如果你每月的手机话费不足80元,那么,你就享受不到所谓的“手机话费创下历史最低,直逼单向收费”的优惠措施。

  据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资料,2005年北京人均通讯费用支出842.8元,月平均70.23元。也就是说,许多消费者每月的手机通话消费不到80元,并没有达到此次“全球通本地套餐”中最低档收费标准。

  这次北京移动所公布的具体降价方案全部以套餐的形式出现,并没有触动到单价资费,如月租的费用,拨打和接听的费率等。这种包月限时的套餐种类有限,而且有最低消费的限制,只能适合部分客户群体,无法面向所有的用户。对于那些每月所用话费不在套餐区间,比如远大于套餐包月值的用户,所能享受的优惠有限;那些非套餐用户根本享受不到优惠;每月话费变化很大的用户,难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套餐。

  而且,此次公布的套餐分为主叫套餐和被叫套餐两种,没有一种不区别主被叫的套餐,主叫套餐和被叫套餐还不能同时选择,这样更使资费降低的意义大打折扣。

  目前,消费者对手机话费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五个:过高的单位时间资费,月租费,双向收费,电信业务经营者无自主定价权,消费者的选择权未能得到充分尊重等。如果要打破价格坚冰,要把这五个因素一一解决,即把单位时间资费降低、取消月租费(至少也要大幅减少月租费)、改双向收费为单向收费、准予电信业务的经营者自主定价、给消费者自主选择的机会。然而,北京移动的资费套餐却将这些因素全部搁置一边了。

  北京移动称不会考虑单向收费

  既然是让利消费者,为什么不明明白白地降价或干脆采取单向收费,而要通过套餐形式呢?

  北京移动方面回答说,目前的套餐设计已经能够符合大多数客户的需求,鉴于成本方面的考虑,所以,不会采取直接降价的方式。对于单向收费,如果要推行,整个移动通信计费系统就必须升级,企业将承担一笔不小的升级费用;手机单向收费可能冲击固话和小灵通业务,固话运营商和移动运营商之间的利益如何平衡,也是影响执行单向收费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在单向收费上,还有监管的风险,其他采用手机单向收费的地区已经在监管上出现了问题。因此,在目前监管机制没有完全建立的情况下,北京移动不会考虑单向收费。

  这次北京移动资费降价,引发了连锁反应。5月18日开始,北京联通推出两大类资费大幅下调方案:主叫本地话费降了63%,长途话降76%;如果用畅听卡充值,就实现了0.20元/分钟,接听电话近乎免费,但传说中的每月10元接听时间不封顶的“被叫套餐”并不在其中。

  据北京网通内部消息,网通也正计划推出小灵通包月套餐,将许多消费者关注的“月租”进行内部消化。目前北京网通已经向电信监管部门提交了至少一套有关小灵通包月套餐的计划。和移动公布的套餐一样,北京网通此次递交的方案也采取了每月定额限时的方式,只不过其推出的套餐价格将远远低于北京移动的同类套餐价格。至于何时推出,北京网通目前还正在和电信监管部门沟通之中,“但应该不会太迟”。

  话费下调迫于3G压力

  有专家称,此次移动资费的调整更多是迫于即将到来的3G的压力,下调资费将有利于中国移动扩大和巩固自己的市场份额。北京经济观察研究院院长清议对媒体发表了类似观点:在3G日益走近市场的背景下,北京移动公司推出的这种“资费套餐”,从近期看确实是让利于民;但是从深层次分析,可以认为这是企业通过价格杠杆,进一步强化自己的垄断地位。“暂时的让利,意在为今后谋取更大的垄断利益”。

  一位业内专家呼吁:电信业各种矛盾,看上去集中体现在资费问题上,实际上是电信市场竞争格局、产权制度、政府监管方式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其中,竞争不充分依然是中国电信业现存的最大问题之一。希望能通过手机资费下调,带动电信定价机制的变革以及垄断局面的真正被打破。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信业专家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电信行业尚有一段“保护期”,真正的较量尚未开始。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各项承诺的逐步兑现,电信业将会迎来暴风雨。第三代通信技术3G的登场,也迫使传统移动通信方式及早变革,为新一轮更残酷竞争做准备。毕竟,在3G市场上,会有更多的运营商介入,更大外来资本投进来。总之,人们最希望看到的,并非一时一地的资费降价,而是由此带动电信定价机制的变革,以及垄断局面的真正打破。那时候,恐怕按照国际惯例取消双向收费,就用不着消费者望眼欲穿了。

  降价仍由信产部宣布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俊海认为,此次北京移动推出的套餐话费还是一种促销手段,并非单向收费或者取消月租费的行为。他说,本次降价仍由信产部宣布,体现出政府监管在价格形成中的力量。

  近年来,尽管中国电信资费向市场化定价过渡,但仍然实行指导定价,实行上、下限管理。既然如此,政府就应该进一步行使好法律赋予的公权力,在全国电信市场强力推行单向收费制度。应尽快开放电信市场,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由市场竞争机制来决定资费标准。中国经济发展中一个最重要的经验、最令人深思的现象就是——哪个领域打破了垄断、引入了竞争,那个领域就充满活力,产品和服务品质就明显改善,成本和价格就明显降低;哪个领域继续保持垄断,不仅产品和服务的品质难以提升,成本和价格也往往居高不下。

  因此,要想彻底融化价格坚冰,必须坚决打破市场的高度垄断,否则,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套餐话费”,都不过是变着花样掏消费者腰包的营销策略。

  应举行价格听证

  刘俊海说,现在手机普及率极高,手机资费理所当然地成为消费者十分关注的问题。造成当前手机资费不尽如人意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在体制上,我国的电信市场还处于不完全竞争的状态,垄断局面并未彻底打破;二在市场主体的利益协调方面,资费标准的制定过多地考虑了电信行业的利益,而对其他利益相关者考虑不周全,特别是对电信用户的利益考虑不够;三是在法律制度方面,对电信行业进行有效监督的法律体系尚不健全。

  刘俊海认为,要使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就应该将关系广大消费者切身利益的电信资费的确定和调整纳入听证程序,充分论证手机通讯资费标准的合法性、正当性、合理性。刘俊海还建议,应该参照固定电话通讯费用的收取模式,移动通讯应早日由双向收费改为单向收费。由双向收费改为单向收费技术上可行,法律上合法,情理上合理。再者,电信企业要诚信经营,光明磊落地为消费者提供明明白白的服务,事先明示通讯服务的内容、标准、价格及附加条件。否则,消费者有权请求法院撤销自己在重大误解或者被电信运营商重大误导下签订的电信服务合同,并赔偿自己由此遭受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