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期货经纪公司的董事长们都在灿烂地笑着。因为一切来得这么突然,虽然盼望已久,但还是令他们有些措手不及。一个期货牌照转眼间被炒到2000万元以上,金融业的所有参与者都在瞪大了眼睛关注并思忖着。
有媒体披露,《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的修改已基本完成,只待国务院审议通过。该《条例》对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挂牌成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有关金融机构参与股指期货的交易规则、风险管理、结算和清算制度、合约设计方案等都已基本成型。9月份左右,将会开始对股指期货的模拟交易,时间大概持续1~3个月。
种种迹象显示,年内推出股指期货已无任何障碍。一时间,“抢权”、“争壳”、“金融危机”等字眼频繁见诸于报端。
“忽如一夜春风来”,市场变化就是这么快。是迫于新加坡交易所“中国A股股指期货”率先推出的压力?还是2006年底金融业全面对外资开放的制度要求?
上海证券交易所早在2002年就完成了一整套引入股指期货的方案,但未通过证监会审批。然而,海外纷纷推出中国股指期货的消息无疑加快了国内股指期货的步伐,其意义绝不仅限于推出了一个新的金融衍生产品。
狭义上,作为一项对冲机制,股指期货对于稳定市场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其对中国证券、期货行业而言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将开辟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全新格局。管理层推出股指期货并非是希望投资者来豪赌,其真正目的是改变中国股市十六年以来只能单向操作的局面,给长线投资者一个可对冲系统性风险的工具。
广义来看,中国正在进行中的金融改革已经跨出了重要的一步,赶在2006年底金融市场全面开放之前推出股指期货,无疑从制度完善上对中国经济安全产生有益影响。股指期货上市后会加速中国国际化进程,也将与现货市场上的股票指数一起,成为评价中国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之一,发挥“晴雨表”的作用,对具体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作出预期。
从2004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2005年的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到2006年的股权分置改革,市场化程度的大幅度提升也增加了对金融衍生品的需求。正如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教授所说,“这是一个倒逼机制,境外倒逼境内,场外倒逼场内。”
近几年,我们明显感觉到资本市场创新的步伐在加快。
从2005年5月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基本上解决了资本市场的重大历史遗留问题,融资融券的创新为证券市场提供了现货卖空机制,新会计准则的实施让上市公司提供更为真实、与时俱进的财务报表,大盘“蓝筹”股以“A+H”的模式加速回归……凡此种种,皆可认为是在为股指期货的推出扫清障碍。山雨欲来,中国的资本市场在加速准备着。
风险不容忽视
有人认为,中国当前的经济实力已经具备了推出股指期货的条件。但是,经过一些列整改之后,我国的金融市场真的准备好了吗?
虽然股票市场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同时也存在着系统风险大、理性的机构投资者比重低等问题。有关实证分析表明,美国、英国、法国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占全部风险比例分别为26.8%、34.5%和32.7%,而我国股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高达65.7%.上市公司的股东们也同样需要通过股指期货对自身资产进行套期保值操作。但股权分置改革顺利完成之后,证券市场首先面临的是全流通问题。目前资本市场并未全面对外开放或者开放不足,本土机构投资者类别、数量和经验有限,人民币存款难以从银行储蓄转化为投资。在市场参与主体匮乏的情况下,谁来承接全流通给股指期货带来的系统性风险?谁能担保不再出现“减持10%,补充社保基金”的风险?
再从投资理念上看。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规模仍然有限,优质大盘蓝筹股数量更是屈指可数,造成以往机构投资者“抱团取暖”。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羊群效应”,对指数助涨助跌。而且,现有本土机构投资者普遍不具有股指期货的对冲交易经验,再加上监管经验缺失,难免出现类似“中航油”、“国储铜”们的低级错误。
目前,境外资本蜂拥而至,豪赌人民币升值。央行虽然一直在做对冲,但也仅限于正规资本流入,对于“旁门左道”的非法外汇交易,政府监管有些力不从心。2006年底的金融业全面开放才是外资涌入的高潮,目前仅可视为提前量。问题就在于,一旦外资在股指期货上兴风作浪,管理层是否还有能力抵挡?届时的对冲基金已非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候的规模了。
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的家务事,说到底只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讨价还价的过程,它的影响是局部和短暂的。而推出股指期货的困难在于:毫无经验,缺乏推出的市场条件,是不得不推的被动之举。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忘记股改,而股指期货将会永远与我们相伴。
股指期货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成为稳定市场的力量,也可能走入另一个极端。本刊认为,管理层仓促出台股指期货,必然忽略了若干基础性制度建设,同时造成种种市场乱象,《新财经》揭示其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