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普遍认为中产阶级的年均收入标准在2.5万~10万美元之间,以此标准,美国中产阶级约占总人口的80%.有统计认为,家庭(平均人口三人)年均收入达6万元~50万元是我国“中产阶级”的标准。还有消息称,据调查,中国城市居民中有将近85%的人认为自己就是“中产阶级”。果真如此么?失业两个月即焦头烂额、买房后成为“房奴”而紧衣缩食、没完没了的加班……更别说给自己放个长假随性消遣。中产阶级,远非一个量化的经济收入标准的代名词,它实际内涵的是一种生活状态,而且这种状态具有可持续性。有人这么形容,“有点钱还有点闲”!因此,我们的中产,可谓长路漫漫。
“中产阶级”,是一个概念、但不清晰,是一个标准、却不明确。随着罗列在统计年鉴中表示经济指标的各项数字的不断增长以及遍布的建筑不断崛起,吃饱穿暖后的国人开始关注、开始渴望,于是源于内心潜层次的变化在人们心头涌动。“中产阶级”,一个令人既熟悉又陌生,同样让人怦然心动的字眼逐渐充斥人们的视听。网络、传媒,各方讨论热烈。而传媒本身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是一个窗口。传媒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透过窗口探究他人,垂下眼帘反省自己。同时,今天的传媒人,作为社会的精英阶层,以其良好的教育背景、得体的工作岗位、不菲的报酬回报、优越的物质条件,讲求生活的品位和质量被视为“中产阶级”的一分子。对此,他们又如何说道?“中产阶级”和“白领”、“中产阶级”和“小资”有着怎样的关联和区别?通过他们,我们又能怎样地思考和感悟?
“中产阶级”的两道门槛
孙小哲(北京电视台某栏目导演兼制片人 1981年毕业于中国戏剧学院表演系 工龄25年)
一般人认为从事脑力劳动,月收入达到5000~8000元的人就可以算做中产阶层了。其实不然,这是对“中产阶级”和白领概念的混淆。所谓“中产阶级”,简单来讲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是一个中间的阶层。这个阶层有两道门槛:进去的门槛是200万~300万元的资产,不包括收入,是固定的资产加存款所要达到的数目;超越的门槛是2000万元。要想当中产就要达到一定的门槛,因为拥有200万~300万元的资产意味着一个人将是自由的,它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和事业。这笔资产可以保证其至少两年的时间不工作,去寻求其他的发展,这笔资产是一种正常生活的保障。不会因为收入的变化跌离“中产阶级”的行列。至于2000万以上则是真正的富人,那是一生所养的标准。到达了这一标准就高于“中产阶级”。
“中产阶级”的价值和理想
张沂(北京电视台副科长兼栏目制片人 199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文学和工学双学士 工龄10年)
“中产阶级”应该算做是一个中性词,但是我认为这个名词在现实中更多地被赋予了褒义。可以这么说“中产阶级”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所认同及追求的价值和理想的化身,这一点与他所依托的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在现代社会,一个开放的、容许凭个人努力改变身份地位的社会制度与环境是中产阶级产生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大众普遍对于公平公正的社会制度有着向往,因此,对于那些不靠背景后台、自力更生的成功人士有着天然的崇拜心理。因为那些人所取得的社会和经济地位与他们自身的拼搏和进取有着直接的关系。“中产阶级”的成长和发展经历让他们成为拥护公开公平、机会均等的社会制度的代表。他们崇尚个人奋斗,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实现其社会价值,最终达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国人中的大部分人都能成为稳定的中产阶层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伟大构想的一个先决条件。
采访时,记者问的第一个问题“你是否认为自己属于‘中产阶级’或‘中产阶层’?”他们异口同声给予了否定回答。这样的结果,在记者的意料之外,转念一想却在情理之中。在今天,“中产阶级”被赋予了更多理念,演变成一定生活质量的代名词,折射出对理想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执著和尊敬。是否属于“中产阶级”,本身并不重要,更加不用去在意,毕竟抛却本质去单纯地追求一个空泛的名号显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中产阶级”只是一个词语、一个符号。现实赋予它的意义不是简单的存在,而是其存在的价值和影响力。
“中产阶级”的精神追求
徐春妮(北京电视台著名青年主持人 2000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 工龄6年)
“中产阶级”是一个群体,进入这个群体,意味着一个人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去追求时尚和品位,这一点和小资是不同的。小资很时尚,但是小资缺少自己的观点,他们很少去思考一些问题,他们更加关注的是用名牌的牛皮的公文包、用派克钢笔、喝咖啡等表象的一些东西。
“中产阶级”的另一个重要的特征是良好的教育背景,这赋予了他们知识分子的特性,独立的思考能力以及对于这个社会倾注了更多的关注和热情,他们永远不满足于社会的某些方面,力求改变和影响社会,期待完美。从这个角度来说,“中产阶级”是一个理性的,拥护开放、进步、自由理想的代表,是品位的追求者,是采用温和、和平、渐进、改良主义手段来争取社会进步的一股力量,倡导公平、客观、理性。
中产阶级
The middle class refers to people neither at the top nor at the bottom of a social hierarchy,是指那些在社会等级中既不属于上层也不属于底层的中间阶层,而在不同的国家,甚至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衡量中产阶级的标准都是不一样的。在我国,目前关于中产阶级的流行定义是这样的:他们大多从事脑力劳动,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一般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有一定的闲暇,追求生活质量,对其劳动、工作对象一般也拥有一定的管理权和支配权。同时,他们大多具有良好的公民、公德意识及相应修养。换言之,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文化地位上看,他们均居于现阶段社会的中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