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上期刊>期刊名称>期刊内容> 正文

从大豆期货看产业兴衰

2006-9-20 13:39 《新财经》·刘力 【 】【打印】【我要纠错

  商品期货市场,就是对部分“基础商品”的定价市场。近年来,期货市场涨跌起伏,相关产业潮起潮落、兴衰荣枯。其中,大豆期货价格的变化对压榨行业的影响最有代表性。

  大豆压榨产业在中国的崛起可追溯到1997年,从那时至2002年中期,大豆商品价格长期低位徘徊,对培育消费市场起到了重要作用,产业急剧扩张。

  大豆压榨产业的发展历程一波三折,国际农产品公司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国际农产品公司的特征明显:第一,规模大,国际大型农产品公司的资产规模基本都高于百亿美元;第二,地域分布广泛,只要是存在商机、能够进入的国家和地区,都会有国际农产品公司的影子;第三,产业链分布均匀,生产、贸易、运输、加工、农业科技,只要是农产业涉及到的细分行业,这些公司几乎都有所投入。

  1997~2002年,中国压榨产业膨胀的主体是地方性小企业,是一种简单膨胀。业主在一个区域内建设压榨工厂,在逐渐做大后,会在其他地区继续建设压榨工厂。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在利润率较高的行业背景下,通过做大资产谋取更多超额利润。

  一部分业主可能认为,只要拥有更大的资产和市场就可以拥有话语权,进而形成垄断效应。殊不知,投资的收益和风险永远都是相伴而生的。只是简单复制产业链条上的一点,将更加受制于人。国外大型农业企业并非没有意识到商机所在,在那样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大多数国外公司采取了出卖设备、大豆贸易及合资合作方式,参与中国压榨产业。

  从2002年开始,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从每吨2000元开始上涨,使得从事此行业的人们大获其利,于是继续实施压榨工厂的扩充。至2004年3月,当大豆和大豆产品达到了历史价格新高并掉头向下的时候,厂商们才发觉,原来自己的产品已经很难出售。在连续扩张数年以后,他们仅得到了两样东西:压榨工厂和居高不下的大豆库存。不经意间,产能已然过剩。

  大豆期货价格一路大幅下跌,银行系统开始向压榨企业催逼欠款,自此,中国大豆压榨产业的整合风潮正式展开。毫无疑问,整合方就是那些外资农产品公司。辛勤忙碌了数年的中国厂商们,终于将“革命成果”拱手相让。

  在这个行业结构演化过程中,大豆期货价格变化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价格初始阶段的上涨相当于火上浇油,燃烧着人们的热情;而价格后来的不断下跌,则像一条可怕的导火索,点燃了巨大的爆破装置,使得国内压榨商过往的利润灰飞烟灭,产业大厦即刻倾覆。

  国外资本进驻中国压榨行业走的基本是“贸易参与-合资合作-购买股权-独资设厂”路线。在大豆价格变动相对平缓的1997~2002年,中国经营方没有足够的风险经历,经营顺风顺水,外资通常以贸易和合资合作的温和方式介入中国市场。2004年以后,大豆价格波动明显加剧,由于缺乏必要的风险意识,没有必要的风险出口,国内压榨商沦为不折不扣的弱势群体。外资至此开始大规模收购股权,而产业内的许多人也开始以求助者姿态,匆忙向外资兜售资产。时至今日,外资在中国压榨产业已经占据绝对优势。中国压榨产业的资本构成,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外资成为绝对主导。

  去年,众多中国压榨企业业主聚集一堂,探讨国际大豆贸易的话语权问题。大部分人认为,国际知名大农产品公司操纵了市场价格,操纵了贸易规则,制造了中国压榨厂商的“滑铁卢”。其实大谬不然。

  由于生产地缘分布广泛,无论是历史、现在或是将来,农产品市场都不存在垄断或者绝对话语权。不能充分领悟产业发展规律和价格变化规律,不能对经营和价格风险有充分意识,只能说不适应产业本身。将既有资产交给他人,虽是无奈,也属必然。

  (刘力  中谷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交易部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