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A股市场总市值半年之内从3万亿元上升到10万亿元人民币。沪综指从1400点上升到2800点之上。每天交易量高达800亿~1000亿元。这些迅速膨胀的数据吸引了全球注意力。资本市场究竟发生了什么实质性变化?是否与短期内的数字膨胀有直接关系?下一步改革如何深化?这些是我们需要想明白的事情。
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相关性更密切。资本市场是宏观经济晴雨表。过去十几年,资本市场基本上是“我行我素”,与宏观经济没有相关性。导致这种情况出现主要有两个原因。
缺乏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之间的“对接”因素。此前,对经济影响很大的企业大都不在国内股票市场上。对GDP贡献达65%以上的民营企业并不是上市公司的主体。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通过上市公司的业绩或业绩预期影响资本市场。如果主体都不在资本市场上,这个“传导机制”便不存在,与宏观经济的联系也就无从谈起了。
缺乏规范的研究和分析。长期以来,以纯粹投机性股评为主的分析方式主导着资本市场的研究领域,没有把宏观经济形势与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表现联系起来,没有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价值研究。资本市场的宏观研究只是一种形式,而没有实际意义。
现在的情况发生了明显改变。随着一些大型公司上市,外国机构投资者进入中国,一些非常专业的宏观分析人士参与资本市场研究,特别是A+H同步发行的新模式加强两地市场互动,我们看到,当前经济形势的变化、宏观调控、财政和货币政策、汇率利率变化、“十一五”规划、新农村建设、经济数据发布,资本市场都有不同程度的反应。
这一变化说明,资本市场开始与经济发展共进退,分享经济成长,也分享市场波动。虽然称之为“晴雨表”还为时过早,但密切相关已经名副其实。
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加强。自2006年5月恢复IPO以来,资本市场已经有近80家公司发行和上市。主板30多家,中小板40多家,融资超过1500亿元。不论是上市公司的家数还是融资水平,都超过历史纪录。特别是工行、中行这些创世界发行规模的超级大盘股,显现出巨大的调动资金的能力,冻结申购资金分别达7800亿元和6300亿元。最近中国人寿的发行,再次印证资本市场巨大的融资潜力,并没有出现人们担心的大盘股“恐惧症”。
大型股票平稳上市充分显示了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的改善,优化资源配置能力的加强。资本市场将在支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努力改变中国不合理的融资结构(间接融资占95%),降低金融风险,改善中国的金融生态环境。
大盘蓝筹改变市场投资行为。蓝筹概念的启蒙应该归功于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QFII)。QFII毫不犹豫地持有价格波动不大,甚至连中国机构投资者也不愿参与的大盘蓝筹股,极大地冲击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理念。价值投资理念的崛起,再次使大盘蓝筹概念成为市场的主流投资思路,并真正开始迎接大盘股发行上市,奠定资本市场基础,着眼长期投资的时代。
2007年,资本市场应该注重从“量变”到“质变”,向更高境界、更深层次、更广阔的空间发展,迎接金融市场全面开放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