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有基金公司正在筹备上市。基金公司是否能够上市,这个问题令业界不解,引发各界热议证券投资基金是中国证券市场一股非常庞大的力量,在市场中具有相当的话语权。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着过万亿资本,对其而言,能够成为上市的公众公司,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扩大融资渠道,更有利于拉开与同业的距离。据悉,证监会已在积极推动基金公司上市。
在中国金融类上市公司中,唯独欠缺基金公司的身影,横亘在基金公司上市面前的是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业绩耀眼 助推上市
2006年是基金行业整体业绩突飞猛进的一年,基金管理人给基金投资者奉献了丰厚的回报。相关数据显示,53家基金公司的287只基金,2006年合计取得经营业绩达到2708.16亿元,其中,净收益合计为1248.31亿元,未实现利得为1459.85亿元,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这些耀眼的数据成为管理层推动基金管理公司上市的诱因。
基金公司的业绩普遍良好,在牛气冲天的投资环境下,基金公司股权并没有出现太多变化,拥有基金管理公司股权的股东们似乎很难轻易放弃这个赚钱机器。
湘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介绍,目前的政策还不允许基金公司股权在公开市场里交易,而私下交易很容易产生猫腻。如果市场上不存在想买基金公司股权的人,那么,基金公司上市与否没有意义。关键是,现在有很多人想买基金公司股权。管理层在严格核发基金公司牌照,这就人为导致基金公司壳资源价格畸高。
金岩石认为,尽管基金公司发展时间不到五年,但基金公司是中国金融领域规范化程度最高的,甚至超过了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
从2006年公布的数据看,除去新增加的5家基金公司,在48家基金管理公司中,管理费增加的有30家,降低的有18家,出现了很明显的两极分化。随着基金密集发行,基金公司数量增加,今后中国基金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优秀基金公司上市后,将进一步拉大这种差距。
基金公司上市有利于其自身发展,只要是符合上市条件的基金公司,大都会谋求上市机会,拉开与同业的差距。但国内基金公司上市还没有先例,而且其内部治理还存在一定问题,上市之路漫漫。
内部治理 黑幕挡路
在短短几年历史中,中国基金业最有代表性的两个恶性事件是华安基金管理公司原总经理韩方河“高位接盘”事件,以及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唐建的“老鼠仓事件”。前者被誉为中国基金业第一人,后者也是基金界颇有名望的基金经理。但他们没能抵御住利益的诱惑,半路夭折。
在中国基金行业,华安基金是一家老牌公司,也是首批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第一家开放式基金的管理者,第一家进入银行间市场,第一家获得境外投资资格的基金管理公司。但集多个第一于一身,华安基金的内部治理和风险控制却没能达标。“韩方河事件”充斥着高位接盘、利益输送、贿赂等多方面问题。
唐建是中国证监会查处的“老鼠仓”第一人。虽然中国证监会要求基金经理必须上报直系亲属身份证号和证券账户,但这道防火墙如同薄纸一张,一戳即破。其实,不仅是在中国,基金经理的“老鼠仓”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个难以避免、无法解决的难题。其考验的是基金管理人的职业道德,顺手拈来的利益对此构成极大威胁。
一位业内人士曾对记者表示,“中国最多的基金内幕交易发生在2006年,基金公司借股改契机,与上市公司之间达成协议,早就猛赚了一笔。”一方面,上市公司大笔申购该基金份额。另一方面,基金为上市公司股改投赞成票。股改方案出台之后,上市公司股价大涨,基金净值上扬,双方均获利。我们似乎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基金公司的业绩有多少是真正通过智力博取的?又有多少是通过各种“契机”赚来的?
没有信用的市场是个低级市场,如果一个基金公司的高管层都视信托责任于儿戏,那么,其上市后会有多少责任感,为股东们负责?
上市之路 并不平坦
从《证券法》和《公司法》的相关规定来看,公司上市须符合的条件包括,“开业时间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连续盈利;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公司最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等等。”按照这些规定,目前能达到上市条件的基金公司只是为数不多的几家。
基金公司上市还必须面临诸多法律问题。某业内人士称:“代客理财是基金公司的本职,一旦公司上市,按照目前的经营模式,基金公司之间将不可以互相投资旗下基金,也不可以用募集资金买卖股票。然而,代客理财和自身经营将难以区分,客户利益很难得到保证。证券公司发展了十几年才走到上市的阶段,基金公司的历史太短,而且没有形成很好的盈利模式。基金公司上市需要监管层和立法机关的协调放行,这是个艰难的过程。”
基金公司发展时间不长,并且经营形态与其他金融类公司相比较为特殊,上市之路注定荆棘丛生。广发证券分析师李竞华指出:“在政策、法律多方面的问题还没完善的情况下,监管层面不会随便让基金公司上市。一旦管理层批准了某家基金公司上市,这家基金公司肯定是家注册资本较高,管理能力强,成立时间久,营业水平保持相对均衡稳定,牛市、熊市都有良好表现,并且没有太多利益诉讼的基金公司。”
银行改制上市受到市场的极力热捧,证券公司拐弯借壳上市引来股权争夺战,基金管理公司上市能否受到如此热宠呢?
采访中,某业内专家告诉记者:“国内基金持有人数巨大,并且基民数量还呈现增加态势,在基金规模空前壮大的情况下,基金公司上市后的发展空间将很有想象力。无论从成长性还是价值而言,未来上市的基金公司股票,其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不会比券商股、银行股逊色。”
也有人对基金公司上市持怀疑态度。认为随着基金发行加速,供求关系会发生变化,基金行业旱涝保收的幸福时光不久会结束,今后一定会有经营不善或违规运作的基金公司出现亏损乃至被清盘。
如同任何一项投资一样,参股基金公司同样存在一定风险。但是,风险本就是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开放的金融市场是不能缺乏上市基金公司身影的。
基金公司的收入来源
基金公司业绩与基金产品业绩是不同的。基金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管理基金资产所产生的管理费收入所得。因此,旗下基金越多,管理规模越大,基金公司的收入也就越多。由于基金公司投资股票等风险产品,使得其业绩并不稳定,若遇到行情低迷,基金公司自身经营便成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