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就是创造财富更多的人
《新财经》:有一种观点认为重新认识富人也是一种思想解放,对此,您怎么看?
茅于轼:我不反对。你要知道,一个社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创造的财富会变成他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不是按劳分配,而是按创造的财富分配。你给社会创造了多少财富,你就拿回多少钱,这是市场分配的结果,这是很公平的。
比如姚明,他拍一个广告,赚好几十万、上百万。这个一百万是哪里来的?是姚明拍广告后,消费者冲着他买那个商品创造了财富,然后分配给他的,可以说这个消费价值是姚明创造的。
为什么说要重新认识富人?富人就是创造财富更多的人。当然,我这里没有指贪污腐化、走私贩毒的。我们过去没有企业家,所以,财富创造得很少。现在大部分的财富是企业家创造的,所以,企业家一个月可以赚上几万,他创造得多,挣得也就多。
相对来说富人纳的税少
《新财经》:有人指出,穷人和富人在纳税数额上是有区别的,穷人纳的税少,富人纳的税多。因此,所谓“高校低收费是穷人在补贴富人”的说法不成立。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茅于轼:从绝对数量来讲,富人纳的税多,可从相对数来讲,富人纳的税少。相对数是什么意思?就是纳税占你收入的比例,这个比例富人很低,穷人很高。
《新财经》: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茅于轼:因为我们收的税是跟消费有关系的,跟储蓄没关系。如果你收入1万元,你都放在抽屉里的话,你不用纳一分钱的税。但是,你把这些钱拿来打电话了,马上就收你的税了;点电灯了,就收你的税了。穷人没有多少钱存,都花掉了,都交税了;富人的钱也花掉了,但是富人存钱多,有更多的钱是放在抽屉里或者存在银行了,那个钱政府收不到税,所以,他缴的比例也低。
私有化是一条路子
《新财经》:我们应当如何认识富人呢?
茅于轼:过去人们总觉得富人是剥削者,这个思想不对、需要解放,富人是创造财富的人,不是剥削者。
改革开始的时候,中国大陆没有一辆私人小汽车,这个大家都知道,不是因为没有富人,是财产都收归公有了,把资本家给变成“穷人”了。
《新财经》:现在宪法对私人财产有保护了。
茅于轼:现在变了。不仅有车,也有房产了。
《新财经》:可是房产权最长也只有70年啊?
茅于轼:是啊,真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比如有些房子,早就买下来了,但土地是国家的,我们只有使用权。等到期满之后,使用权已经不属于你了,可是房子还好好的,到时候该怎么办?
《新财经》:您说这种制度会改变吗?
茅于轼:我觉得它很不合理,恐怕要变。慢慢土地也要私有化,私有化肯定是一条路子。
《新财经》:这个进程会有多长?
茅于轼:要看我们摆脱公有制的迷信有多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