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网上期刊>期刊名称>期刊内容> 正文

环境问题说到底是个经济话题

2008-5-13 15:18 《新财经》·崔晓红 【 】【打印】【我要纠错

  是开着奔驰喝污水,还是走路喝干净的水?是愿意被“饿死”,还是愿意被“呛死”?这样的选择题并不好作答。

  无论是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还是澳大利亚退出再进入,无不是利益博弈的结果。在全世界迄今提出的20多种排放权交易方案背后,是各种利益的纠葛。没有单纯的环境问题,环保话题是个国际话题,说到底也是一个经济话题。

  美国为什么退出《京都议定书》

  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京都议定书》要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需要至少55个国家和地区批准,而且这些成员排放的气体总量要达到所有发达国家1990年总量的55%.与全球贸易谈判相比,气候谈判的难度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因为,贸易谈判对于参与者而言,往往有明确的即期利益可供追索,但气候谈判对所有参与者而言,是看不到任何短期利益的。相反,要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就意味着要减少煤炭、石油等传统化石类能源的使用,或者采用成本更加高昂的节能技术等。这需要即期的巨大投入。

  历经“八年抗战”,2005年2月16日,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陆续批准后,《京都议定书》才终于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中国于1998年5月签署并于2002年8月核准了该议定书。

  但是,美国和澳大利亚先后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美国当年也是《京都议定书》的发起国,但2001年布什上台后,却宣布退出。美国的突然变脸差点让《京都议定书》流产,幸好后来俄罗斯加盟,才使得《京都议定书》得以顺利通过。

  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当然不是布什一时兴起。美国立场的改变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和经济原因。美国占世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4以上,《京都议定书》为美国规定的减排数字是7%,美国当时答应了。可1997年之后美国经济开始起飞,能源消耗增长很快,如果按照这个数字减排,美国将多花很多钱,于是布什不干了。布什认为议定书规定的要求太高,会损害美国的经济。

  澳大利亚退出的原因与美国大同小异。当时,霍华德任总理,他说:“批准《京都议定书》不符合澳大利亚的利益。”霍华德表示,批准《京都议定书》将会提高澳大利亚的劳动成本,损害澳大利亚的工业发展。因此,澳大利亚政府反对批准《京都议定书》。

  直到2007年12月,澳大利亚新任总理陆克文正式宣誓就职后,才在有关批准《京都议定书》的文件上签了字。至此,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签署这个文件的国家。

  向发展中国家发难

  《京都议定书》没有对发展中国家规定减排任务。但近两年来,中国和印度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众矢之的。一是这两个国家将是未来几年国际碳交易市场最大的卖家,将会有大批商人拿着钱排队买碳。二是中印两国是世界上碳排放增长幅度最大的国家,中国的总排放量甚至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二位。由此看来,虽然在第一阶段的《京都议定书》中没有为中国设定任何排放额度,但2012年之后这种优待很可能会取消。

  布什说:“世界第二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是中国,但是中国却被排除在《京都议定书》的限制之外。这是一个需要全世界付出100%努力的问题。美国还要在对付气候变化的问题中担任领导地位,但不愿意被这一有缺陷条约所束缚。”

  此外,美国、日本、韩国开始抱怨,说它们国家的大气污染都是从中国飘来的。

  当然,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也有申诉的理由:发达国家发展了几百年,环境该破坏的,你们都破坏了,我们刚一发展,你就喊治理,要求减排。虽然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较大,但人均排放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奢侈型人均排放水平,还属于基本需求型排放。

  退一步讲,中国人口居世界首位,实现13亿人基本生存权利,中国能源消费总量、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排名世界第一恐怕也是无可厚非的。

  中国的难处

  对外,我们当然可以辩解。但回头看国内,2007年太湖蓝藻发难,老百姓喝不上水,恐慌情绪四处蔓延。除了太湖,还有松花江、巢湖等,连连告急,一档接一档,惊心动魄。中国已经进入环境事故高发期。环保部每两天就接到一起环境污染事故报告。经过三十年高速发展,环境问题一下子就爆发出来了。

  我们不妨看一组数据:2005年SO2排放2549万吨,COD排放1414万吨,在当时都是全世界排名第一。温室气体排放在2001年的时候还是28亿吨,2005年就达到53亿吨。如果不加以控制,不搞节能减排,专家预测,煤炭产量到2010年将超过30亿吨,那时,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2006年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600多个城市中,还有200多个没有污水处理厂,还有1/3的城市是直排。

  环保形势是严峻的,但另外一组数据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目前,我国年收入683元/人以下被认定为绝对贫困标准,相对贫困标准为年收入958元/人以下。据此标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调研显示,到2006年底,全国农村绝对和低收入贫困人口总数是5700万。

  如果采用国际上每人每天消费1美元的贫困标准,据测算,我国在此标准下的贫困人口是1.35亿,其中农村人口1.26亿。

  勒紧腰带喊节能减排,显然是天方夜谭。话再说回来,建污水厂,上节能设备,哪一样不需要经济投入?排污权交易之所以能在太湖流域先行试点,首先得益于江浙地区的经济发展。

  环保和发展的两难选择

  有经济学家认为,环保和发展是一个选择问题。是先发展再治理,还是先治理再发展,还是一边治理一边发展,在发达国家也是比较难的选择。

  发达国家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从历史来看,无论是欧洲还是北美,包括日本在内,他们在上世纪50、60年代,经历了经济的高速发展期,曾面临与我们相类似的问题,严重的大气污染,严重的江河湖泊污染。他们曾经面临的窘境比我们现在有过之而无不及。随着经济的发展,他们有钱了,治理环境的效率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将重污染产业向外转移或者升级换代,再加上环境法规标准严格化,人们的环境意识不断提高,环境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目前,污染严重与一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密切相关。我国现在仍是粗放经济模式,高消费、高投入、低效益。国外把中国叫做世界工厂或者制造基地,环境保护遇到这种增长方式就产生很大矛盾,这个冲突一时难以解决。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环境污染已很难避免。由于经济高速成长的内在驱动,环境保护大大滞后于经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环境为发展经济付出了高昂的代价。问题是,这种代价的付出应该有一个度,需要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是开着奔驰喝污水,还是走路喝干净的水?是愿意被“饿死”,还是愿意被“呛死”?这样的选择不好作答,但却事关子孙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