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国税发[2004]38号
颁布时间:2004-03-30 00:00:00.000 发文单位:四川省国家税务局
各市、州国家税务局:
现将《进一步加强全省国税系统基础工作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进一步加强全省国税系统基础工作的意见
为进一步强基固本,规范管理,现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全省国税系统基础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
(一)基本思路。树立基础工作新理念,以创新税收征管模式为载体,构建以纳税人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的基础工作新价值体系,夯实人才基础、管理基础、信息基础和国税文化基础,为四川国税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总体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机构、业务流程重组和制度改造为保障,推进税收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达到基本职能清晰,岗责体系完善;基本流程简化,办事快捷高效;基本制度健全,各项管理有序;基础税源清楚,管理监控到位;基本数据准确,信息运用有效;基本技能达标,人员素质过硬;基本考核规范,绩效管理到位。
二、加强人才管理基础,提高队伍素质
(三)实施能力培训工程。将干部教育由学历教育为主向以学历教育和能力培训并重、以能力培训为主转变。省局根据全系统干部职工能力综合情况,制定中长期计划,着重全面提高基层干部职工整体业务素质;市州局制定短期计划,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的原则,着重提高税务人员处理实际征管问题、运用现代征管科技手段的能力。实行培训责任制,把培训任务具体分解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形成分级负责、归口管理、全员参与的格局。每五年对全体税务人员轮训一遍。省局在2007年前培训计算机、稽查、法律、外语、文秘、政工各类骨干3000人,市州局培训各类骨干9000人。全系统领导干部能力培训实行“一二三”培训机制,即市州局“一把手”、副职和县市区国税局长分别每一、二、三年培训一次。强化岗位练兵,创建学习型组织,形成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的良性互动氛围。发挥网络优势,开展网络教育培训。
(四)推行能力等级认证。根据全省国税系统人员岗位能力等级管理办法,以岗位能力标准为导向,明确能力等级认证资格条件和能力等级认证程序,实行以考试加考核的办法确定岗位能级。把岗位能力等级与奖金分配、提拔任用、岗位选择结合, 激励约束并举,促进全体税务人员能力的真正提高。
(五)加强人才资源管理。各级国税机关要根据工作需要分别建立干部职工教育培训档案、建立人才信息库,及时掌握税务人员的技能水平和人才结构层次动态变化情况。全省统一建立专门技术应用人才库、税收业务骨干人才库和领导人才库。拓宽选用人才的范围和渠道,打破地域、身份限制,大力引进系统急需的紧缺人才,从源头上解决高学历人才和专业性人才短缺的问题,解决税收事业快速发展与专业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矛盾。
三、加强数据管理基础,规范信息监控
(六)强化税源监控。严格税务登记管理制度,推广应用工商税务信息交换系统,建立工商税务登记信息交换机制,强化税源控管户籍管理,减少漏征漏管户。按照“抓大控小,突出重点”的原则,建立重点税源、重点行业、中小企业分类管理的工作机制和征管措施。直接从事税收征管的国税机关要建立健全纳税评估机制,在信息化支持下对所辖税源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监控,及时全面地掌握纳税人生产经营、财务核算情况,对纳税人纳税申报情况进行动态评估,做到有的放矢,有效管理。加强征管基础资料管理,本着合法、实用、有效的原则,对各类征管进行规范统一,建立统一的征管资料管理制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推行征管基础资料的“一户式”管理。
(七)规范数据采集管理。对现有税收征管业务信息、人事行政管理信息、外部信息各类存量数据尤其是征管数据进行全面清理和核实,确保已采集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统一数据采集操作规范,明确数据采集渠道, 全面掌握各种税收征管信息资料;建立与地税、工商等相关单位的外部信息交换与共享系统,搜集、利用好总局和当地党政各类信息数据。充分利用行政管理系统,加强对经费、财产、债权、债务等管理,统一规范机关行政管理信息的采集、应用和管理,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八)推进数据集中共享。全省税收信息化建设要由原来以设备配置、网络建设、软件开发为主向以数据集中共享、加工分析、整合应用为主转移。抓好省、市、县三级征管信息特别是县级局税收征收、管理、稽查三线信息互通, 共享共用。通过税收征管监控系统的深化应用, 构建省局和市州局两级基础数据库,实现重要税收数据省、市州局的集中管理;建立数据信息利用分析监控模型,强化对内部执法行为和经济税源的监控。市、县国税机关要落实具体工作部门和专门人员,进行数据的汇总、分析、应用、存储和安全维护。
(九)整合软硬件资源。针对目前应用软件按条块分割开发、推广的现状,省局要研究制定对各类应用软件整合的措施, 各市州局要整合自行开发应用的各种软件,消除“信息孤岛”。从严控制各类辅助软件开发,凡不具有广泛通用性和技术先进性的软件一律不予立项。按照分散管理、统一调度、合理使用的原则,对软硬件资源进行调控,使有限的、分散的资源形成合力,实现其效用的最大化,降低税收管理成本和信息化建设成本。
四、加强制度管理基础,规范岗责流程
(十)规范机构设置。根据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和建立完善“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税收征管模式的要求,按照省局关于分类构建征管工作格局的部署,在市州城区实行税收征管板块化和在县市区国税局实行机关基层一体化工作格局,进一步调整、规范机构设置。各市州局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推进税收征管规范化。
(十一)合理界定职责。按照总局的统一规定和要求,本着便于管理、利于监控、方便纳税人的原则,简化审批程序。省局要明确各系列的基本职能,市州局要合理界定征收、管理、稽查三个系列的工作职责,明确各环节之间的衔接与协调和征管机构边缘职责和岗位间连续性工作责任以及日常检查的范围。在征管过程中,对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日常性检查及处理由基层征收管理机构负责,税收违法案件的查处由稽查局负责,专项检查部署由稽查局负责牵头统一组织,搞好日常检查与专项、专案稽查的衔接,强化税源监控管理。
(十二)健全岗责体系。合理设置工作岗位,细化工作标准,确保国税组织体系协调、高效运行。岗责体系由基本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工作运行规则(工作流程和工作规程)和工作质量要求四个要素构成,主要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分工、标准、操作、权限、程序、考核、评价等事项,解决各环节、各岗位做什么、怎么做、何时做等问题。省局要根据分类构建征管格局和行政管理需要,结合金税三期总体要求,制定市、县(区)局的岗责体系大纲,各地结合实际建立本级岗责体系并具体实施。
(十三)完善工作规程。市州局要在明确界定机构职责,理顺工作关系基础上,进一步统一和完善工作规程,强化过程控制,确保各项具体工作和各岗位行使职权、履行义务有章可循。统一、完善工作规程要坚持精简、效能原则,结合实际减少非增值工作环节,力求工作流程简化、效率提高。
(十四)再造业务流程。以信息流为核心、以业务流为导向、以部门岗位为载体,在实现信息共享和对现行工作制度进行清理整合的基础上,对税收业务的相同工作以及相同环节进行归并,提取出主要工作节点,确定主流程。并根据主流程的节点,优化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实现权力通过流程分解、执法通过流程控制、机构通过流程衔接、任务通过流程分配,效率通过流程提高,建立全新的工作机制。有条件的市州局可积极稳妥地进行业务流程再造试点,取得经验再全面推行。
(十五)健全管理制度。按照省局《关于加强制度建设的意见》,加强对现有制度的清理、整合,构建行政管理、业务管理两大系列和基本工作制度、延伸辅助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三级框架的制度体系。严格执行全省国税系统制度建设规范,严格制度制定的权限,规范制度草拟、修改、审议、审核、发布等各环节工作程序。建立有效的制度执行机制,将制度执行与目标管理、基层岗责体系相结合,从实时监控、绩效评估、责任追究等方面对制度运行进行全程控管,确保制度的贯彻落实。进一步简并审批程序,对制度实行动态管理,适时进行调整和完善,促进税务管理规范化运作。
(十六)完善绩效考核。根据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以定量为主,共性指标与个性指标相结合以个性指标为主的原则,按照层级和分工主线,设定工作标准,建立考核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全系统目标考核责任制,使其更客观真实有效。各市州局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细化,充实内容,把税收征收、管理、稽查、政策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和其他行政管理等重点全部纳入考核内容。创新考核方式,从2004年度起,省局对各地的各种考核一般通过税收征管监控系统采取网络抽取数据与实地核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坚持“公平、公正、客观”原则,做到标准执行统一、数据来源统一、尺度掌握一致、考核细致逗硬。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实行考核责任制,将绩效评价激励机制和干部人事机制相结合,推行执法、行政过错追究制,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下达督办整改。
五、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十七)加强国税系统基础工作是一项动态的、长期的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各级国税机关根据本单位基础工作现状,制定全面加强基础工作规划,分别落实具体项目、进度。坚持创新,抓好试点,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建立抓基础工作的长效机制。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基础工作方面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区分轻重缓急,及早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对新的工作经验要及时总结和推广。省局各处室对相关基础工作结合职责提出规划和具体措施,结合落实联系基层工作制度,加强检查指导,指导市州局整顿基础工作中不规范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各项基础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