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工字1991年第227号
颁布时间:1991-08-19 00:00:00.000 发文单位:商务部
一、制定商办工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依据(略)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三)发展重点
粮油工业——继续贯彻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产品纯度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出品率,减少粮油损失的加工政策。面粉厂要适当延长粉路,发展等级粉生产;碾米厂要发展多级出白,加强白米整理工序;油厂要推广连续精炼,通过深加工、精加工逐步向食品和油脂化工产品方向延伸;要积极生产市场需要的各种专用粉、专用油和粮油食品,重视杂交稻谷和杂粮加工,搞好粗粮细作;要继续搞好米糠和玉米胚榨油;积极开展糠麸、米粞、油脚、皮壳等副产品综合利用,尤其是要重视蛋白资源的开发利用。
棉麻加工——要分期分批地用现代技术和成套设备装备大型棉花加工骨干企业,大力发展综合利用和深加工产品及棉短绒生产,积极发展苎麻深加工。
肉禽蛋加工——要以肉联厂为龙头,推行畜禽产销一体化,以市场为导向,坚持“由粗到精,改大为小,变生为熟,变废为宝”的产品结构改革方向。要积极研制开发新产品和多风味、小包装、系列化的肉禽蛋食品,搞好综合利用。
生化制药——要在上等级、上水平、上规模方面有较大发展,在提高现有产品质量,改进技术和装备的基础上,积极采用生物工程技术,广开门路充分利用动物脏器和其它各种医药资源,开发新的生化药品、食品、饲料添加剂和医疗保健化妆品等,跟踪国际生化制药发展方向。
果品加工——要发展传统的水果和山野果的加工及残次果、落地果的加工利用,发展优质水果罐头的生产;积极研制开发果、蔬原汁、低糖果脯等新产品,重点支持出口创汇产品生产,鼓励在巩固提高名、特、优产品的基础上改革、创新,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改进包装装璜。
茶叶加工——要积极发展速溶茶、优质红碎茶和小包装出口茶等深度加工,并向茶叶食品延伸,搞好茶果综合利用,提高附加值。同时,还要保证少数民族饮用的紧压茶生产。
调味品和豆制品——要继续抓好传统工艺的改造,开发风味调料、复合调味料、花样豆制品,使产品多样化,要注意增加中、高档品生产,提高产品档次,改善包装装璜,提高包装产品的比重。
干菜、调料及食用菌加工——要继续发展具有地方风味的传统产品(如榨菜、冬菜、大头菜等);大力开发八角、桂皮、花椒等天然食用调料的深加工产品;进一步扩大食用菌产品的开发利用,改进包装,增加品种,提高市场竞争力。
糖果糕点和乳品生产——要以调整、优化产品结构为主,研制开发各类低糖、低脂肪产品、儿童食品、老年食品、营养食品和适销对路的小食品,增加糕点主食化食品,提高包装装璜水平。
饮料工业——要发展果、蔬汁饮料、发酵饮料、复合营养型饮料、旅游饮料和蜂产品饮料的生产,在开拓国际市场,满足大城市对高档饮料需要的同时,鼓励面向中、小城市、集镇和广大农村,生产中、低档质优价廉的产品,适当控制国外引进饮料的生产。
酿酒工业——要有计划地发展名优(部优、省优以上)白酒、啤酒、黄酒、果酒生产,增加低度白酒生产,严格控制一般白酒生产和新建酒厂;要搞好糟、渣的综合利用,抓好节约用粮。
服装鞋帽工业——要继续发挥“老字号”的优势,增加各种名牌产品的生产;利用各种新面料,提高设计制造水平,开发新款式,增加中老年和儿童服装、鞋帽的生产;搞好出口创汇拳头产品的生产。
畜产品加工——要在羊毛集中产地发展洗毛、毛条等初级加工,重点支持出口创汇的羊绒、猪鬃、肠衣的加工生产,在裘皮、皮革加工中采用先进技术,发展羽绒服装的出口和其他羽绒制品的生产,搞好畜禽羽绒下脚的综合利用。
农副土特产品加工——要进一步搞好蜂胶、蜂蜡、鲜王浆、花粉等深度加工及综合利用,重视植物香料、水溶性植物胶、天然色素等开发利用,积极发展市场需要的竹木制品等日用杂品生产,增加品种,提高质量,扩大出口竹、柳、棕、藤草编制品和其他土特加工产品的生产。
饲料工业——要进一步发挥粮食部门饲料生产的主体作用,加速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发展饲料—饲养—加工联合企业;要注重配方的研制添加剂的生产、使用,确保产品质量,搞好系列服务;要研究开发全价配方,科学喂养,提高饲料转化率;要积极开发饲料资源,利用食品工业的下脚料、废液以及糟渣等生产植物蛋白饲料,利用价廉有效的代用品,降低成本,节约饲料用粮。
废旧物资加工——发展废钢铁打包、压块、剪切、废贵稀金属、废有色金属提炼和废橡胶、废旧纤维、废塑料、废纸、废玻璃等资源的再生利用。
商办机械工业——消化吸收产品要尽快形成生产能力,提高国产化水平,力争达到工业发达国家八十年代初的生产技术水平;要重点发展成套设备,基础零部件和出口创汇产品、替代进口产品的生产;要把产品质量放在首位,健全和完善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和手段;发展机电一体化产品生产。
三、政策与措施
(一)狠抓政策落实,调整商办工业产品结构。认真贯彻落实国发〔1984〕104号文件〔1990〕商工联字8号文件和国税发〔1991〕008号、009号文件精神,切实用足用好用活政策,最大限度调动商办工业战线职工的积极性,贯彻《国务院进一步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的通知》精神,充分发挥商办工业大中型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商办工业发展。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商办工业细化目录》,结合人民生活从温饱向小康过渡中消费结构变化的需要,调整商办工业产品结构,充分利用科技优惠政策,如新产品免税政策等。发展技术含量高,成本低,适销对路,竞争力强的产品,压缩长线产品,增加名、特、优、新产品;发挥商办工业科研、教育、信息、生产、经营、销售、使用等部门的整体优势,鼓励和推进商办工业按照规模经济的要求开展行业内和行业间的横向联合,对生产批量小,成本高,效益差的企业进行调整,通过专业化分工与联合,实现规模效益。
(二)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商办工业。科技进步是商办工业发展的先导。企业要加强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联合,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先进实用的科技成果,加快科研成果转变为生产力的步伐。要下功夫开发研制新产品,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增加产品品种,改进产品质量,做到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制一代,构思一代,促进产品不断升级,适应不同消费层次的需要,要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科技人员,大搞技术革新,加速科研、生产发展。对现有的科研机构要加强扶持,创造条件,加速科研与生产的结合。要大力提倡企业办科研,大、中型企业要成立科研所、其它有条件的企业起码要成立科研组及质量控制组,结合生产中的关键和难题,开展科技攻关,努力提高科研、生产水平。
(三)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素质和行业整体水平。要切实克服产品经济模式的束缚,真正按工业办法管理商办工业,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管理基础工作;要围绕抓管理、上等级,加强企业管理指挥体系,严格实行责任制度,搞好班组建设和职工业务技术培训,全面提高企业素质;要积极推行现代管理方法,搞好现场管理,实现安全文明生产;要加强宏观指导,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做好协调、调控、监督、服务工作。
(四)深化改革,完善企业内部经营机制。要在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坚持和稳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搞好企业内部的配套改革,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机制,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认真贯彻“企业法”,执行好三个“条例”,处理好承包人的中心地位与职工的主人翁地位的关系,强化党组织监督保证作用。要防止和克服重眼前、轻长远、重效益、轻管理,忽视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的短期行为和急功近利现象。要充分发挥职代会作用,发挥工人群众的创造性,实行民主管理,科学决策。
(五)深入开展“双增双节”活动,挖掘企业内部潜力。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发扬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鼓励职工提合理化建议,增加生产,厉行节约。加强财务管理,充分利用资源,搞好综合利用和节能降耗,努力降低成本,压缩费用开支,减少损失,杜绝浪费。抓好亏损企业的扭亏增盈工作,保证全行业稳定提高经济效益。
(六)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产品出口。要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扩展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交流。要积极发展出口商品生产,按照内外销兼顾的原则,调整好出口产品结构,积极增加机电产品等工业制成品以及深度加工和高技术产品出口。要积极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办好“三资企业”和“三来一补”企业。要注重国外市场信息和商情,恪守信誉,提高创汇水平。要注意培养懂技术、善经营的外向型经济人才,促使商办工业产品出口和外向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搞好两文明建设。要树立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核心地位,理顺党政关系,党政密切配合,坚持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加强职工的思想教育,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建设一支思想过硬、作风过硬、技术过硬的商办工业职工队伍。
(八)加强对商办工业的领导,搞好商办工业的自身建设。抓好商办工业理论和舆论建设。重视对商办工业重要地位、作用及突出贡献和成功经验的宣传,搞好商办工业发展战略等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振奋精神,做好工作。各级商业、粮食部门和供销社要把发展商办工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抓好商办工业的生产、管理和商办工业的自身建设。要加强商办工业自身管理机构,充实工作人员,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要重视对政策的研究,及时了解情况,向当地政府汇报,求得支持。要加强统计、信息工作,充分发挥其为生产服务,为决策服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