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科综函[2006]65号
颁布时间:2006-04-29 13:33:21.000 发文单位:建设部科学技术司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及有关部门,计划单列市建委(建设局)及有关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部直属有关单位,国务院国资委直属有关单位,有关行业学(协)会,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工作,推进建设领域技术推广工作的管理创新,根据《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管理规定》(建设部第109号令),我部“十五”期间发布了“十五期间重点实施技术领域”,公告了《建设部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建设部公告第218号,以下简称《218号技术公告》)。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真组织实施,发挥了“重点实施技术领域”和《218号技术公告》的技术导向作用,促进了建设领域各行业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
为了进一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村庄整治等建设领域的重点工作,我部决定在“十一五”期间继续加强发布重点实施技术领域和技术公告工作,加大工作力度,深入开展推广应用建设领域新技术、限制禁止使用不适用技术工作,支撑建设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今后重点实施技术领域全称改为“建设部重点推广技术领域”,《建设部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公告的全称改为“建设部技术公告”,并同时按照建设事业五年发展规划时间序列编制发布。现将编制《建设部“十一五”重点推广技术领域》和《建设部“十一五”技术公告》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关于重点推广技术领域的编制
(一)编制内容要求
重点推广技术领域应以支撑建设事业重点工作为目标,具体内容应从技术发展与推广应用的角度,提出该技术领域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十一五”期间的技术发展目标、任务与工作措施。
(二)工作分工
编制重点推广技术领域的工作,由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建设部建筑节能中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城市建设研究院及相关行业学(协)会等分别负责相应领域的编写工作。
工作分工、编写提纲及具体要求详见“建设部‘十一五’重点推广技术领域内容撰写要求”(附件1)。
请编制单位于2006年5月13日前将初稿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到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
二、关于技术公告的编制
(一)提案内容
提案是指单位或个人提出的建议推广技术、限禁技术的建议案,是编制技术公告的基础,采取面向全社会征集的方式进行。提案分为新增提案、修订提案、不再列入提案三种类型。
新增提案是指所提技术已达到发布要求,但在《218号技术公告》(见建设部网站www.cin.gov.cn “建设科技”栏目)中尚未列入的提案;修订提案是指在《218号技术公告》中所提技术已经公告,但需修订其中内容的提案;不再列入提案是指在《218号技术公告》中所提技术已经公告,但在拟发布的公告中不需再公告的提案。
新增提案如为推广技术,应是符合重点推广技术领域要求,且技术先进、成熟、辐射性强,适合在全国或较大范围内推广应用的技术;如为限制、禁止使用技术,则应是已无法满足工程建设、城市建设、村镇建设等领域使用要求的技术。
修订提案请在提案表中注明《218号技术公告》相关技术编号、公告类型、技术名称、技术领域、需修订的内容及修订理由等。
不再列入提案请在提案表中注明《218号技术公告》相关技术编号、公告类型、技术名称及不再列入的理由。
本次征集的技术公告提案内容涉及范围请参考“《建设部”十一五“技术公告》技术分类框架”(附件2,以建设部网站www.cin.gov.cn“建设科技”栏目中发布的为准)。超出分类框架范围的提案请同时对分类框架提出补充修改意见。
(二)提案方式
提案将在全社会广泛征集,无论单位(地方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学(协)会,事业单位,企业)、个人均可提出提案。单位提出的提案请加盖单位公章,个人提出的提案需署真实姓名。
提出提案需填写“《建设部”十一五“技术公告》提案表”(附件3),并同时提交书面材料和电子文档。
提案工作由各有关单位、学协会协助组织(分工建议见附件4)。
(三)截止时间
提案表请于2006年5月31日前报送到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
三、联系方式
(一)建设部科学技术司
联系人:朱乐、倪江波
电 话:010-58933282、58933823 传真:010-58934530
地 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 邮编:100835
e-mail:zhule@cein.gov.cn
(二)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
联系人:1、重点推广技术领域:毕既华、许利峰
2、技术公告:孔祥娟、丁洪涛
电 话:010-58934249、68343894 传真:010-68310297
地 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 邮编:100835
e-mail:stdpc@vip.163.com
附件:1、建设部“十一五”重点推广技术领域内容撰写要求
2、《建设部“十一五”技术公告》技术分类框架
3、《建设部“十一五”技术公告》提案表
4、技术负责单位分工建议表
建设部科学技术司
二○○六年四月二十九日
附件1:
建设部“十一五”重点推广技术领域内容撰写要求
围绕建设部“十一五”期间科技推广工作的重点,在已发布并实施五年的《“十五”建设部重点实施技术领域》基础上进行调整,形成了《建设部“十一五”重点推广技术领域》。为了正确引导建设行业各新技术领域工作的开展,了解各技术领域国内外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未来五年的工作目标、任务,把握新技术发展方向,更好地做好技术推广工作,拟请有关单位从技术发展与推广应用的角度,提出“十一五”期间技术发展目标规划、任务与工作措施,组织编写各技术领域详细内容,具体要求如下:
一、工作分工
(一)建筑节能技术——建设部建筑节能中心
(二)节地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技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三)节水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城市建设研究院
(四)节材及新型建材技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五)环境友好技术——城市建设研究院
(六)新农村建设适用技术——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
(七)安全生产、综合防灾与应急管理技术——中国建筑业协会
(八)信息化技术——建设部信息中心
(九)城市公共交通技术——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
二、编制提纲
(一)该领域技术现状和主要存在问题
1、技术现状
2、国内外技术水平比较与发展趋势
3、存在问题
(二)发展目标与任务
1、发展目标
2、任务
(三)工作对策与措施建议
1、工作对策
2、措施建议
要求: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措施有力,文字力求精练。
三、篇幅
以能简明扼要阐述清楚需要表达的内容,说清问题为原则。发展目标与任务应尽可能具体,技术对策与保障措施应易于实施。篇幅一般在2000字左右,内容较多的(如建筑节能和信息化)以不超过3000字为宜。
附件2:
《建设部"十一五"技术公告》技术分类框架(草稿)
推广应用技术部分
第一项 建筑节能技术领域
一、 外围护结构与新型节能结构技术
(一) 墙体节能技术
(二) 屋面节能技术
(三) 地面节能技术
二、 建筑门窗和幕墙节能技术
(一) 建筑门窗节能技术
(二) 建筑幕墙节能技术
(三) 建筑遮阳节能技术
三、 供热采暖与空调制冷节能技术
(一) 新型散热器
(二) 输配管网
(三) 热源
(四) 温度控制计量
(五) 空调制冷节能技术
四、 城市与建筑绿色照明技术
五、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
(一) 太阳能能源利用技术
1、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
2、 太阳能采暖技术
3、 光伏发电与照明技术
4、 太阳能空调制冷技术
5、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
(二) 地能能源利用技术
1、 土壤热源利用技术
2、 地下水热源利用技术
3、 地下热水热源利用技术
(三) 风能与其他生物制能技术
六、 节能检测与节能管理技术
七、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
第二项 节地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技术
一、 合理规划建筑用地技术
(一) 合理利用荒地、坡地和优化建设用地等技术
(二) 规划设计技术及相关软件技术
二、 省地型新型建筑结构成套技术
(一) 高层钢结构建筑技术
(二) 新型砌体结构技术
(三) 轻型钢结构建筑技术
(四) 大开间楼盖结构建筑技术
(五) 大跨度空间网架结构建筑技术
(六) 新型建筑配套技术
三、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技术
(一) 地下交通工程技术
(二) 地下商业、仓储空间开发利用工程技术
(三) 地下能源、通讯、管线等敷设技术
(四) 共同沟技术
(五) 人防工程开发利用技术
(六) 地下工程照明、通风、环境等配套技术
四、 城市立体停车技术
第三项 节水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
一、 节水技术
(一) 节水器具及设备
(二) 水计量技术
(三) 城市给排水管道技术及管网的检漏和防渗技术
(四) 市政环境节水技术
1、 工程节水技术
2、 绿化节水技术
3、 生物节水技术
(五) 机动车洗车节水技术
1、 洗车用水循环利用技术
2、 洗车节水作业技术
3、 无水洗车技术。
(六) 免冲洗环保公厕设施和其他节水型公厕技术。
二、 水的循环利用技术
(一) 城市污水处理再生利用技术污泥再生利用技术
(二) 建筑中水处理再生利用技术
(三) 居住小区生活污水处理再生利用技术
(四) 景观用水循环利用技术
(五) 建筑空调的循环冷却技术
三、 非传统水源开发利用技术
(一) 人工降雨及城区雨水收集、利用技术
(二) 海水利用及淡化技术
(三) 苦咸水利用及淡化技术
四、 节水管理技术
(一) 分质梯级供水技术
(二) 长距离、跨流域调水技术
第四项 节材与绿色建材技术
一、 混凝土工程节材技术
(一) 高强及超高强混凝土与轻质混凝土
(二) 高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预拌自密实混凝土、清水混凝土
(三) 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有粘结、无粘结)
(四) 再生混凝土骨料工程应用技术
(五) 预拌砂浆工程应用技术
二、 化学建材技术
(一) 塑料、塑钢复合门窗
(二) 塑料管道
(三) 新型建筑防水材料及工程应用技术
(四) 新型建筑涂料及配套材料
(五) 新型建筑粘接剂
三、 新型复合建材与绿色建材技术
(一) 高强轻质建筑材料技术
(二) 新型复合建筑材料
(三) 新型轻质围护结构材料及部品
(四) 利用植物纤维生产建材新技术
四、 施工节材新技术
(一) 新型模板与脚手架施工技术
(二) 建筑装修装饰施工节材新技术
(三) 高强钢筋与新型钢筋连接节材技术
(四) 木材代用技术
五、 建筑材料部品、预制成品的生产应用技术
(一) 混凝土预制构件
(二) 围护结构材料及部品
(三) 其他建筑材料部品、预制成品
六、 建筑垃圾及部品的回收与工程应用技术
(一) 废弃混凝土及废弃砖瓦再生利用技术
(二) 废旧防水卷材再生利用技术
(三) 废旧建筑塑料再生利用技术
七、 其它节材技术
(一) 钢结构构件及建筑钢筋的工厂化生产技术
(二) 管道阴极保护技术
(三) 其它可循环利用的新型建材技术
八、 既有建筑改造、修缮技术
第五项 环境治理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一、 居住区环境技术
(一) 小区绿化技术
(二) 城市噪音污染降低与防治技术
(三) 光污染防治技术
(四) 热岛效应降低技术
(五) 交通环境改善技术
(六) 水环境保护技术
(七) 空气环境保护技术
(八) 屋顶绿化技术
(九) 城市园林绿化技术
二、 室内环境技术
(一) 提高室内环境质量技术
1. 室内通风换气与空气质量保障技术
2. 室内隔声和减噪技术
3. 室内湿度监控及调控技术
4. 室内温度监控及调控技术
(二) 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技术
1. 室内装饰污染控制技术-工艺、设计
2.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污染控制技术
3. 室内环境污染监测技术
4. 室内环境净化治理技术
5. 室内环境绿化技术
6. 地漏技术
(三) 其它室内环境技术
三、 城市生活垃圾、粪便处理技术
(一)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技术(分类收集主要是宣传和公众参与,本身的技术含量较低,建议删除)
(二) 城市生活垃圾中转、运输技术
(三)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技术
(四)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技术
(五)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
(六) 城市生活垃圾生物预处理技术
(七) 粪便的收集、运输和处理技术
(八) 城市生活垃圾、粪便资源化利用技术
(九) 环卫机械设备应用技术
四、 粉煤灰与工业废料再利用技术
(一) 粉煤灰工程再利用技术
(二) 工业废石膏建筑再利用技术
(三) 工业矿渣建筑再利用技术
(四) 其他废料再利用技术
五、 水系、湿地利用和保障工程技术
六、 污水处理技术
(一) 污水物化处理技术
(二) 污水生化处理技术
(三) 污泥处理技术
(四) 消毒技术
第六项 新农村建设适用技术
一、 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
(一) 村庄供水及节水技术
1、 饮用水简易消毒净化技术
2、 村庄供水技术
3、 雨水收集、净化与回用技术
4、 干旱村庄雨水渗透补充地下水配套技术
(二) 排水沟渠建设技术
(三) 污水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四) 生活垃圾粪便的收集与堆肥处理技术
(五) 村庄道路建设适用技术与材料
(六) 村庄公共消防通道及设施适用技术及材料
二、 村镇能源利用技术
(一) 太阳能利用技术
(二) 沼气利用技术
(三) 村庄秸秆生物质能技术
(四) 高效节能炉灶技术
三、 农村房屋建设技术
(一) 新型农房建设技术
(二) 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
(三) 村庄住宅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四) 农村住宅节能门窗技术
(五) 采暖与降温技术
(六) 室内环境技术
第七项 安全生产、综合防灾与应急管理技术
一、 建设行业安全生产技术
(一)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设施
(二) 工程质量安全技术
(三) 城市设施运营安全技术
二、 城市建设综合防灾技术
(一) 城镇与工程防火耐火技术
(二) 城镇与工程抗震减灾技术
(三) 城镇与工程抗洪减灾技术
(四) 城镇与工程抗风雪雷技术
(五) 城镇与工程抗地质灾害技术
(六) 城镇与工程综合防灾技术
三、 城市应急管理技术
(一) 城市地铁应急管理技术
(二) 城市建设工程应急管理技术
(三) 城市桥梁应急管理技术
(四) 城市供水应急管理技术
(五) 城市供气应急管理技术
(六) 地震应急管理技术
第八项 城镇信息化技术
一、地理空间信息技术
1、 城市地理空间基础设施共享与服务技术
2、 城市全数字化空间规划应用技术
3、 城市和风景区动态遥感监测技术
二、建造与管理信息技术
1、 城镇工程全生命周期可视化建造、施工与管理技术
2、 城镇地下管线可视化建造与优化运营管理技术
3、 城市网格化综合监管技术
4、 风景区数字化保护、运营、管理与服务技术
三、监督与服务信息技术
1、 城市工程质量、安全和交易服务技术
2、 城市建筑企业信用管理与服务技术
3、 城市小区智能化技术
四、小城镇信息技术
1、 小城镇和乡村建设动态遥感监测技术
2、 小城镇和乡村规划与建设服务信息化平台技术
第九项 公共交通与快速交通技术
一、 公共交通规划建设技术
1. 公共汽(电)车线网规划技术
2.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技术
3. 公共交通枢纽规划技术
二、 公共交通建设技术
1. 公共交通枢纽建设技术
2. 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技术与装备
3. 公共汽车专用道铺装材料与施工装备
三、 公共交通运营技术
1. 公共交通信息服务与发布
2. 公共交通智能调度
3. 公共交通自动售检票
4. 公共交通应急救援
四、 公共交通管理技术
1. 公共汽车专用道管理设施
2. 公共汽车优先通行信号控制系统
3. 公共交通设备维护保养信息系统
五、 公共交通车辆技术
1. 快速公共汽车系统车辆
2. 低地板城市公共汽车
3. 低污染代用燃料公共汽车
4. 电动公共汽车
5. 公共汽(电)车车载智能控制装置
限制禁止使用技术部分
请对应推广应用技术部分提出对应需要限制、禁止技术
附《218号技术公告》中限制、禁止使用技术名称目录,请参考,具体内容请查阅《218号技术公告》。
一、 限制使用技术部分
1、 平流式沉砂池
2、 螺旋板式换热器
3、 平口、企口混凝土排水管(≤500mm)
4、 灰口铸铁管材、管件
5、 桥面沥青弹塑体填充式伸缩缝
6、 桥面连续构造处橡胶片隔离层材料
7、 地板高度900mm以上的城市客车
8、 客车折叠门
9、 实心粘土砖
10、 螺旋升降式铸铁水嘴
11、 坐便器(>9L)
12、 冷镀锌钢管
13、 砂模铸造铸铁排水管
14、 外墙内保温浆体材料
15、 无预热功能焊机制作的塑料门窗
16、 非中空玻璃单框双玻门窗
17、 框厚50(含50)mm以下单腔结构型材的塑料平开窗
18、 非断热金属型材制作的单玻窗
19、 32系列实腹钢窗
20、 25系列、35系列空腹钢窗
21、 非滚动轴承式滑轮
22、 内腔粘砂灰铸铁散热器
23、 钢制闭式串片散热器
24、 人工挖孔桩
25、 低碳冷拔钢丝的应用
26、 混凝土现场拌制
27、 尿素型混凝土抗冻外加剂
28、 石油沥青纸胎油毡
29、 沥青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
30、 聚乙烯膜层厚度在0.5mm以下的聚乙烯丙纶等复合防水卷材
31、 S型聚氯乙烯防水卷材
32、 仿瓷内墙涂料(以聚氯乙烯醇为基料掺入灰钙粉、大白粉、滑石粉等)
33、 矿物纤维防火喷涂材料和高含量苯类溶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34、 聚乙烯醇缩甲醛类胶粘剂
二、 禁止使用技术部分
1、 非标准壁厚取土器
2、 手工机具制作的塑料门窗
3、 非硅化密封毛条
4、 高填充PVC密封胶条
5、 灰铸铁长翼型散热器
6、 QT60/80塔式起重机
7、 井架式塔式起重机
8、 采用二次加热复合成型工艺生产的聚乙烯丙纶等复合防水卷材
9、 焦油型聚氨酯防水涂料
10、 水性聚氯乙烯焦油防水涂料
11、 焦油型聚氯乙烯建筑防水接缝材料
12、 聚乙烯醇水玻璃内墙涂料(106内墙涂料)
13、 聚乙烯醇缩甲醛内墙涂料(107、803内墙涂料)
14、 多彩内墙涂料(树脂以硝化纤维素为主,溶剂以二甲苯为主的O/W型涂料)
15、 聚乙烯醇缩甲醛类外墙涂料
16、 聚醋酸乙烯乳液类(含EVA乳液)外墙涂料
17、 氯乙烯-偏氯乙烯共聚乳液类外墙涂料
附件3:
《建设部“十一五”技术公告》提案表
提案单位 |
|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传真 |
手机 |
通讯地址(邮编) | ||
|
|
|
|
| ||
技术依托单位 |
联系人 |
电话(传真) |
通讯地址(邮编) | |||
1、 |
|
|
| |||
2、 |
|
|
| |||
3、 |
|
|
| |||
提案类型 |
新增 |
|
修订 |
|
不再列入 |
|
新增提案是指已符合发布要求且尚未列入218号公告中新增的提案;修订提案是指已列入218号公告中,现阶段需要对其中部分内容进行调整的提案;不再列入提案是指已列入218号公告中,现阶段不需继续公告的提案。 如提案类型为新增提案则以下各项除项目编号以外均须填写;如提案类型为修订提案则画*的项目为必填项,其他项目可根据提案实际情况填写(但须将该项原有内容和提案变更内容分别用不同字体列出);如提案类型为不再列入,请注明提案理由。 | ||||||
*项目编号 |
| |||||
*公告类型 |
推广 |
|
限制 |
|
禁止 |
|
*技术名称 |
| |||||
*技术领域 |
| |||||
技术简述 |
简述技术原理及简要技术介绍 | |||||
主要技术性能 |
能体现该技术特点及其控制性性能指标 | |||||
技术特点 |
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所具有的独创性、先进性 | |||||
适用范围 |
请写明适用地域、工程类型、工程部位 | |||||
起始时间 |
此栏推广技术不填 | |||||
涉及的标准、规范、技术规程及是否需要修订内容(条款)或废止 |
1、 2、 3、 | |||||
*提案理由: (专家签字或单位盖章) |
附件4:
技术负责单位分工建议表
单 位 名 称 |
分 工 建 议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 节地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技术 节材与新型建材技术 |
城市建设研究院 | 节水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 环境治理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新农村建设适用技术 |
建设部建筑节能中心 | 建筑节能技术 |
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 | 新农村建设适用技术 |
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 | 节材与新型建材技术 |
建设部信息中心 | 城镇信息化技术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节地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技术 |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 节材与新型建材技术 |
建设部城市交通工程技术中心 | 城市公共交通与快速交通技术 |
中国建筑业协会 | 节材与新型建材技术 安全生产、综合防灾与应急管理技术 |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 | 建筑节能技术 节材与新型建材技术 |
中国建筑防水材料工业协会 | 节材与新型建材技术 |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 | 环境治理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
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 | 环境治理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新农村建设适用技术 |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 | 节材与新型建材技术 环境治理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
中国建材工业协会砼外加剂协会 | 节材与新型建材技术 |
中国绝热隔音材料协会 | 建筑节能技术 |
中国建筑砌块协会 | 节材与新型建材技术 |
中国城市燃气协会 | 建筑节能技术 |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 | 城市公共交通与快速交通技术 |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 建筑节能技术 节材与新型建材技术 节地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技术 节水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 环境治理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 节地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技术 |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 环境治理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 | 节材与新型建材技术 节水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 环境治理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
中国物业管理协会 | 城镇信息化技术 |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 | 节地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技术 |
中国安装协会 | 节材与新型建材技术 |
中国市政工程协会 | 建筑节能技术 节材与新型建材技术 |
中国城镇供热协会 | 建筑节能技术 |
中国城镇供水协会 | 节水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 |
中国太阳能热利用协会 | 建筑节能技术 |
中国钢结构协会 | 节地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技术 |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 | 节材与新型建材技术 |
中国玻璃钢工业协会 | 节材与新型建材技术 |
中国菱镁协会 | 节材与新型建材技术 |
中国膜工业协会 | 节水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 |
中国粉煤灰利用协会 | 环境治理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