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库

关于对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试点站)进行评估认证的通知

国科基函[2006]19号

颁布时间:2006-06-14 16:10:13.000 发文单位:科学技术部

教育部科技司、农业部科技司、中国科学院计划局、中国气象局科技司、中国地震局人事教育科技司、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国家海洋局科技司、国家测绘局国土测绘司、湖北省科技厅,国家生态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专家组、国家地球物理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专家组: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国家野外站”)是国家研究实验基地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1999- 2001年,我部分3批从有关部门遴选了35个野外站进行试点工作(附件1),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工作于 2004年正式展开,实现了规范化和专业化管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为全面总结野外站试点期各方面的工作,规范国家野外站的管理,我部拟于今年组织专家对试点站进行评估认证,把符合国家野外站标准的试点站正式纳入国家野外站序列进行管理和支持,对不符合国家野外站标准的试点站实行淘汰。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整体安排

  先期启动生态环境、特殊环境和大气本底三个领域29个试点站的评估工作;地球物理领域6个试点站的评估工作安排另行通知。

  评估工作将分别请国家生态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专家组和国家地球物理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专家组组织实施。

  二、评估内容

  对试点站在试点期间的建设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管理运行、科研工作、数据监测和管理、示范工作和经济社会效益、发展态势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评估,具体内容详见附件2的内容提纲。

  三、工作程序

  1.提交评估申请报告

  自本通知之日起,请你们组织各个试点站认真总结试点以来的各方面情况并编制评估申请报告(格式请参考附件2),经依托单位和主管部门审核后向我部提出申请并报送有关材料。

  评估申请报告用A4纸、仿宋4号字打印装订(勿用塑料封皮),一式25份,并加盖依托单位和主管部门公章。截止日期(以收到时间为准)为2006年7月30日,逾期和不符合条件的申请报告将不予受理。

  2.提交长期观测研究数据

  请各试点站按照国家野外站数据标准格式提交试点以来的历年长期观测研究数据,并接受数据审核和评估(数据具体格式将另行通知)。同时,考虑到各部门对所属试点站监测工作的要求不同,请各主管部门提供本部门试点站开展长期监测或观测工作的指标体系及其相关标准和规范,以作为数据审核和评估的依据。

  3.现场评估

  即日起至7月30日,国家生态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专家组将分赴各个试点站进行现场评估,请各试点站提前做好准备,具体日程安排另行通知。

  4.集中评估

  现场评估结束后将开展集中评估,由各个试点站向国家生态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专家组全面汇报试点站各方面的工作情况,接受专家组的质疑和评估。集中会议时间预定于8月上旬,具体日程安排将另行通知。

  5.发布认证结果

  我部将根据专家组的评估结果,把符合国家野外站标准的试点站正式纳入国家野外站序列,对不符合国家野外站标准的试点站实行淘汰。

  四、联系方式1.科技部基础研究司联系人:高鲁鹏、陈文君

  联系电话:010-58881556

  2.请主管部门将评估材料交至: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5号(100862)

  联系人:朱庆平,杨晓秋

  电 话:010-68576533,68576534,68576536(Fax)

  E-mail:pmlab@chinalab.gov.cn

  3.本通知同时在网上公布,并将及时发布有关评估认证工作安排,网址为和www.chinalab.gov.cn。

二OO六年六月十四日

  附件1:

35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试点站)名单

序号

台站名称

依托单位

主管部门

生态环境(24个)

1

安塞水土保持试验站

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2

热带海洋生物实验站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3

沙坡头沙漠试验站

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4

长白山森林生态站

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5

鼎湖山森林生态站

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6

禹城农业综合试验站

中科院北京地理资源和环境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7

太湖湖泊生态研究站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8

阜康荒漠生态试验站

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9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研究站

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

10

珠江口海域渔业生态环境野外观测工作站

水科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农业部

11

南方红黄壤地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试验站

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农业部

12

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野外观测研究圃网

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农业部

13

全国农业土壤肥力效益野外研究站网络

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农业部

14

帽儿山森林生态站

东北林业大学

国家林业局

15

尖峰岭热带林生态站

热带林业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

16

会同杉木林生态站

中南林学院

国家林业局

17

大岗山森林生态站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

18

祁连山水源林生态站

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

国家林业局

19

贡嘎山高山生态站

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20

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

中科院南京土壤所

中国科学院

21

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

中科院长沙农业现代化所

中国科学院

22

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站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23

东湖湖泊生态试验站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24

火地塘森林生态站

西北农林大学

国家林业局、教育部

特殊环境(4个)

1

长江三峡滑坡观测站

湖北省岩崩滑坡研究所

湖北科技厅

2

极地长城考察站

中国极地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

3

东川泥石流观测站

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4

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

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大气本底(1个)

1

青海大气本底观测站

中国气象科学院

中国气象局

地球物理(6个)

1

长白山天池火山观测试验站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

2

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

3

房山人卫激光站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国家测绘局

4

羊八井宇宙线观测站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5

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中国气象局

6

引力与固体潮野外观测台站

华中科技大学物理系、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教育部、中国地震局

  附件2: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试点站)

评估申请报告

(1999/2000/2001―――2005年)

台站名称: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             

主管部门:             

站     长:             

联 系 人: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传     真:             

手     机:             

电子邮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二〇〇六年制

内容提纲

  一、试点站的基本情况

  (1)试点站中英文名称,依托单位,所处地理位置、经纬度及地域特色,平面示意图(注明经纬度,在平面图上标注主要的基础设施和试验观测场地);

  (2)试点站的发展历史,依托单位的学科发展定位,试点站在依托单位学科发展和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二、试点站的研究方向和观测内容

  (1)国内外该学科(领域)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2)试点站的研究方向和观测内容。

  三、科技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情况

  (1)试点站站长、学术带头人的简介及其代表性成果;

  (2)试点台站现有固定人员情况,科研和技术支撑人员的配置;

  (3)科研和技术支撑人员的培养和工资保障及在年度考核/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的特殊政策或措施;

  (4)试点台站研究生培养情况。

  四、试点站的建设发展情况

  (1)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直接支持的科研项目和经费;

  (2)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在试验研究仪器设备、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通讯和生活设施方面的投入。

  五、试点站业务工作

  (1)监测任务完成情况和数据质量;

  (2)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及数据资源积累与整编;

  (3)历史资料和档案资料的整编及样品(标本)保存;

  (4)台站观测研究数据的对外开放和服务。

  六、试点站运行管理情况

  (1)试点站的日常运行管理情况;

  (2)监测、研究和示范工作的管理制度与管理办法;

  (3)研究团队合作情况、研究与技术支撑人员的合作;

  (4)仪器设备和公共服务平台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5)对外开放合作情况。

  七、试点站科研工作成绩

  1.科研工作

  (1)承担国家、部门和地方的研究任务与到位经费;

  (2)依托台站的论文和论著发表情况及科技奖励;

  (3)科学贡献(提供基于试点站长期定位观测研究工作的代表性成果若干项)。

  2.示范工作和社会效益

  (1)承担当地各级政府委托的生产或生态环境保护类科研项目情况;

  (2)在当地的生产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的作用;

  (3)试点站的科学研究基地作用和对外开放情况。

  八、试点站的发展态势

  1.试点站的定位与未来5年的发展规划;

  2.未来5年的监测、研究和示范工作计划和预期成果;

  3.依托单位对长期试验地、定位样地、大型试验设施的使用与建设规划及经费落实情况;

  4.依托单位对试点站研究项目的支持计划及其经费落实情况;

  5.依托单位对试点站研究与技术队伍的配置计划、保障政策和措施及其落实情况。

  九、依托单位意见

  十、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附件1:试点站固定人员名单(列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或专业等主要信息;研究、技术和管理人员分别排列)

  附件2:试点站现有主要仪器设备清单

  附件3:试点站承担的重要科研项目清单(含经费)

  附件4:试点站重要获奖清单

  附件5:试点站重要专著、论文、专利等科研成果清单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