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府办[2005]30号
颁布时间:2005-03-24 00:00:00.000 发文单位: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责任事项和各单位2005年工作要点按单位逐项分解下达,并就做好有关落实工作通知如下:
一、各市、县政府,各有关单位要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任务和目标,结合本单位今年的工作重点,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将任务细化、量化,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工作岗位,明确任务完成的时间、步骤和责任人,并建立相应的督办制度,确保工作任务的落实。
二、各牵头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要对牵头落实的事项负总责,积极主动的与有关单位沟通联系,做好具体落实工作。各有关单位要通力合作,协调配合、抓紧实施,务求实效。各牵头单位每半年要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总结,及时反馈信息。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要及时报告省委、省政府,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和措施。完不成任务的将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三、省政府办公厅有关处室对牵头单位要跟踪督办,随时掌握进展情况。各部门也要明确督办任务和督办人员,跟踪督办,形成层级督办网络和制度,切实加强重点工作和责任事项督办落实工作。
四、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要配合省政府直属各单位全面抓好《政府工作报告》责任事项和2005年工作要点的落实工作。
二00五年三月二十四日
附件:各单位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责任事项和2005年工作要点
一、围绕省委、省政府“全省投资环境建设年”的总体目标,开展投资环境建设年活动,制订投资环境评价体系,建立投资环境社会考评制度。年底,通过媒体、问卷、座谈等方式,组织社会和企业对政府各部门投资环境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强化全体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系海南建设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从落实社会评议制度、行政首长问责制入手,建立健全优化投资环境的长效机制,努力营造亲商、扶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
二、继续强化执行文化,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强化督促检查职能,全面负责督促检查政府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加强执行意识,提高执行能力,结合“政府工作规则”、“问责制度”和“评价制度”等机制,对省政府的各项工作进行分解、细化和量化,制定目标,明确责任,确保政府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认真做好信访工作,贯彻、宣传、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条例》,积极探讨创建信访工作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基层信访工作的指导,健全基层信访机构和网络,落实基层领导干部信访工作责任制,做好超前预测和排查工作,加强督查督办工作,发挥信访专员作用,提高信访案件的办结率和办案质量,化解矛盾,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
省发展与改革厅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责任事项和2005年工作要点一、天然气与天然气化工工程。加快建设东方气田二期,启动乐东气田开发。以东方化工城为依托,开发化肥、甲醇等天然气化工产业链。支持年产60万吨甲醇、12万吨三聚氰胺项目建设,筹备新建120万吨甲醇项目。
二、石油加工与石油化工工程。加快800万吨炼油项目建设,争取明年上半年投产,尽快投产16万吨瓶级聚脂切片项目,积极推动60万吨对二苯(PX)、60万吨精对聚二甲苯(PTA)等石油化工项目,启动90万吨乙烯等一批相关项目的规划和机会研究工作。
三、汽车制造及配件工程。尽快实现海马年整车产销15万辆和销售收入150亿元的目标。今年要启动一汽海马年产15万台发动机项目,抓好一批汽车配件项目建设。
四、石英砂与玻璃制造工程。进一步完善码头及道路配套设施,科学规划和建设玻璃工业园区。引进比利时矽比科公司建设100万吨石英砂生产基地,引进福耀集团投资建设年产70万吨优质浮法玻璃生产线,积极推动玻璃相关延伸产业发展。
五、电力工程。加快华能海口电厂“以大代小”工程建设,力争完成审批;依托南方电网公司,争取早日铺设海底电缆,实现与大陆联网供电,提高海南电网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今年力争完成审批工作;加快改变海南电网线路老化、回路单一的现状;降低全省电价。
六、海口“药谷”工程。抓紧高标准规划海口“药谷”核心区一期工程,引进更多的制药项目落户,培育优势品牌群。筹划上马“药谷”二期工程。
七、认真抓好“珠洽会”、“海洽会”签约项目的落实,建立签约项目跟踪落实责任制。
八、继续抓好经济运行工作,确保全省经济运行平稳。加强监测分析,完善信息引导,每个季度对全省经济运行进行全面分析,准确把握经济运行的动态。加强煤电油运的综合协调,特别是电煤的综合协调。
九、加强对重点建设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落实项目责任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十、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预期调控目标为4%。
十一、认真做好“十五”计划完成情况总结,完成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的编制。
省国资委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责任事项和2005年工作要点一、国资、国企改革要有新突破。尽快完成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的组建,加快整合琼北三港资源;以海南水利电力发展有限公司为业主,继续整合我省水电资源,统筹水电开发;以新组建的海南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龙头,整合我省文化领域的优质国有资产;积极探索国有旅游资产整合办法,促进我省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二、完成八所港和洋浦电厂等国有股权转让,实现国有资本滚动增值。完成中海油对八所港的重组,加快实施化学品码头建设,促进东方化工城的建设,4月底以前签订重组协议,5月底前完成八所港分离学校、医院的后续工作。4月底前签署洋浦电厂股权转让协议。
三、10月份开工建设大广坝水利水电二期工程,下半年开工海口港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加快八所港化学危险品专用码头建设。
四、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要利用国家开发银行的授信平台,在国有企业重组、项目孵化和产业发展中发挥引导投资作用。筹集资金,重组洋浦土发公司,转变开发模式,实现政府控制土地资源和主导开发区建设的目标,加快我省重点项目建设;论证重组省燃化总公司的方案,融资建设LNG项目和全省天然气管网项目;对深度催化裂解装置及配套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发挥国有资本在我省石化产业发展中促进和带动作用。
五、着力抓好海钢、海南汽运总公司和省属行业总公司改革和改制。争取海南钢铁公司、省汽运总公司等企业的重组改制进入实质性运作,通过重组改制为上市奠定基础,争取三季度完成方案论证。以省属行业总公司整体改制为重点,推进一批国有中小企业改制为非国有企业和一批劣势国有企业退出市场。全面完成省属粮食企业的改制、关闭、破产工作。创造条件实施省二轻、医药、纺织等总公司整体改制,或对大部分所属企业实施改制、关闭、破产。
六、以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为核心。在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全面推行预算管理和资产经营责任制。1月布置预算编制工作;5月完成预算审核;6月完成基本薪酬标准的调整。全面实施国有产权登记;规范国有资产产权交易行为,全省国有产权交易全部进场交易。4月健全海南产权交易所法人治理结构;6月完成产权登记年检。
七、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重组。除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重组。
省教育厅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责任事项和2005年工作要点一、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在全国率先实行对全省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全部免收杂费,让全省所有的贫困家庭子女都能上学。
二、力争3年内达到每个建制镇至少有1所设施齐全、标准较高的初级中学,每个市县至少有1所标准较高的高级中学。
三、加快海南大学三亚学院建设进度,争取今年秋季招生。
四、规划建设海南桂林洋教育园区。支持海南大学进入“211”工程。
五、积极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行中小学校校长竞争上岗、教师资格准入和全员聘用制度。
六、鼓励民营企业兴办优质高中、职业教育,发展高等教育。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扶持、帮助珠江源汽车工程学校、海南旅游经济贸易学校和海南旅游酒店管理学校等民办职业学校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使三所民办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各达到1000人。
七、力争3年内把市县有条件的职业高中、职校建成为打工经济服务的职业教育中心。重点抓好18所独立设置的市县中等职业学校或职业教育中心的建设。
八、总结并继续推进陵水县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九、积极推进农垦教育与地方教育的资源整合试点工作。
省科技厅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责任事项和2005年工作要点
一、围绕建设“十项工程”,以企业为主体,利用好国内外科技资源。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抓好中国三亚农业科学城建设,落实中国三亚农业科学城项目业主,完善项目总体规划;抓好儋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园区建设,争取通过国家验收。实施十大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工程。启动“海南—东南亚热带生物技术网”(ETB),加快构建海南与东盟科技合作平台。加强对全省科技招商的统筹组织、动态分析和跟踪落实,推进科技招商。
二、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组建区域性专业农技推广中心,加快建设农业科技服务“110”,规范和新建服务站40个,争取全省服务站点达到300个,使其覆盖面达到全省农村2/3以上。开展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县创建活动,争取全省有6个市县通过全国科技进步考核。
三、新建重点实验室2家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争取“国家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科技部立项。建设海南虚拟科技馆,完成植物馆、海洋馆、生物馆和动物馆开业。组织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举办1200场科技大集,赠送技术资料10万册(份),培训农民15万人次。
四、发挥好省政府科技顾问委员会智力资源优势,组织科技顾问对我省重大项目做战略发展研究。争取在我省举办中国专利发明人峰会,邀请全国各地专利发明人汇聚海南,开展交流、转让和招商等活动。
省民族宗教事务厅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责任事项和2005年工作要点一、筹备召开海南民族工作会议暨第四次全省民族团结表彰大会,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争取出台新修订的《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若干规定》。
二、继续开展民房改造工作,力争全年完成8000户的民房改造任务。
三、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进一步贯彻落实2004年全国宗教工作座谈会和2004年全省宗教工作会议精神,举办全省统战部长、民宗局长学习贯彻《宗教事务条例》培训班和全省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学习贯彻《宗教事务条例》培训班。
省公安厅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责任事项和2005年工作要点一、继续深入开展打击“两抢一盗”、禁赌等专项行动,使“两抢一盗”犯罪和赌博活动得到有效遏制;对毒品问题严重的地区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法轮功”等非法组织,确保实现“防恶性反动宣传案件、防电视插播、防规模性聚集、防极端事件”的“四防”工作目标。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
二、继续加大投入,改善公安基层单位工作条件,解决全省基层派出所无房办公问题。确保2005年底前完成新建无办公用房派出所88个,完成派出所危房改造28个。
三、推进无毒岛建设,创建2至3个“无毒市县”、10个“无毒社区”。建成省安康医院并投入使用,收戒病残吸毒人员。
四、认真落实《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预防和及时处置突发社会安全事件。
五、完成金盾工程一期建设。全面建成公安信息通信三级主干网络和八大信息资源库。
六、建立健全反恐怖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加大反恐怖工作力度。全年最少组织一次跨部门、多警种反恐怖合成演练。
省民政厅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责任事项和2005年工作要点一、初步建立和完善以城市低保、农村五保、特困户救助制度为基础,临时社会救济为补充,专项救助相配套,各项优惠政策相衔接的社会救助体系。
二、财政预算安排1000万元资金,在全省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三、继续搞好行政区划调整规划和海南省政区层次的调研工作。
四、积极实施“三院合一”(福利院、敬老院、光荣院)建设,计划用3年时间,总投资3326.6万元,建设“三院合一”项目18个。
五、加强福利彩票的发行管理工作,计划2005年福利彩票销售额达到1.5亿元。
六、搞好海南省政区层次和行政区划调整规划的调研工作和省委、省政府交办的行政区划调整任务。
省司法厅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责任事项和2005年工作要点一、以宣传宪法为核心,大力开展以维护社会稳定为目标的法制宣传教育。
二、大力开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制宣传教育,促进市场经济法律秩序的建立。
三、大力开展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守法和依法办事的意识。
四、继续抓好县乡两级领导干部、农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在校学生等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编辑普法宣传资料、挂图、光盘等25000多份赠发全省各市县。不断完善党委理论中心组学法制度、重大决策前的法律咨询制度、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档案制度等。
五、开展“四五普法”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者法律知识考试;扎实推进青少年法制教育示范基地创建工作。
六、以律师队伍建设为中心,以规范律师事务所管理为重点,进一步创新管理机制,完善制度建设,强化监督制约,提高管理能力与水平,为创建和谐海南、平安海南、法治海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七、组织开展对“四五”普法规划的检查验收和查漏补缺工作,积极开展“五五”普法规划的研究论证。加大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的力度,继续开展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和“法律进社区”活动,推动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省财政厅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责任事项和2005年工作要点一、免征农业税。全省免征农业税,农民减负约5000万元,农民年人均减负10.77元,农民农业生产实现零税负。
二、继续实行和完善良种补贴、渔民造大船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安排111万元用于良种补贴;安排200万元用于农机具购置补贴;安排省农业厅1000万元、省海洋与渔业厅500万元未指定具体用途的农业产业化资金。
三、增加中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配套资金,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农业标准化体系等项目的投入。省级财政预算安排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配套资金4200万元;安排150万元用于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拨付农业基本建设资金550万元,水利基本建设资金10710万元;安排基本建设资金1.5亿元。
四、落实今年市县工资调标工作。省政府决定在第四季度提前实现市县工资上浮70%的目标,争取提前实现上浮70%的目标。
五、推行“乡财县管”改革试点工作,创新县乡财政管理体制。
六、清理厅、局预算外资金和收入,为调整省直公务员补贴作好准备。
省人事劳动保障厅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责任事项和2005年工作要点
一、进一步落实人才强省战略,健全完善人才管理体系。认真落实《海南省515人才工程实施方案》,组织实施“515”人才工程的选拔和培训工作,完成首批人选32人的选拔,其中第一层次10人,第二层次22人。
全面推进事业单位聘用改革。扩大试点单位范围,省试点由现有的8家增加到20多家,各市县选择2—3个单位进行试点。在总结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分批分阶段全面推行事业单位聘用制。
完善公务员职级工资制度、规范津贴补贴发放。一是出台政策,进一步规范津贴补贴发放的程序,建立新建津贴补贴项目审批制度;二是开展市县和省直机关、事业单位现行制度外津补贴项目有关情况调研,摸清项目的名称、标准、具体内容、资金来源等底数;三是与省财政厅配合,提出规范津贴补贴项目的具体意见、措施和办法。
二、大力发展打工经济。实现新增有组织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万人次,其中新增省内转移就业1万人次以上、新增输出到省外就业2万人次以上。
三、努力扩大就业再就业,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实现新增就业岗位8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4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98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制定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办法,全省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实现100%。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达到87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0万人,工伤保险参保职工达到68万人,生育保险参保职工达到34万元,失业保险参保职工达到59万人。
将农垦167932名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纳入省级统筹,并争取于今年6月底前,实现农垦基本养老金100%社会化发放。
继续落实好企业军转干部解困政策。6月底前完成企业军转干部“三拖欠”后期清理工作,保持生活补贴兑现率100%:“三拖欠”清欠率100%;基本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参保率100%,配套资金到位率100%,争取再就业率达98%。
五、2005年4月至8月,配合省政府办公厅、省监察厅、省法制办等部门对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事项进行综合调研,提出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的建议。2005年9月至12月,促进发展与改革、建设、国土环境资源等部门行政审批方式转变,试行集中、联合、统一审批方式。
六、参与各厅局资产、产权、预算外收入调查,制订省直财政供养人员补贴方案。研究制定省直财政供养人员补贴方案。在认真调研测算的基础上,形成省直机关岗位补贴制度的具体方案。
省国土环境资源厅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责任事项和2005年工作要点一、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健全省、市县、乡镇各级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度。抓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占一补一工作,确保耕地占补平衡。推进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制定符合我省实际的地方规章。全面排查清理农村土地权属纠纷案件,加大调处力度,解决案件总宗数60%以上。
二、推进生态省建设。认真实施《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按照“三圈一区”和八大体系基本框架,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力度。配合建设、发展与改革等部门制定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污染防治规划与政策,推进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推动BOT方式支持和帮助解决海口、三亚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建设。
三、坚持最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把好建设项目环保审查关,抓好新上项目的环保设施建设,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大中型项目“三同时”执行率达100%。严格执行国家和我省有关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禁止兴办生产工艺落后、高能耗、高水耗、重污染等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五小企业”,不接受落后产业转移。积极推行清洁生产。
四、加强规模化禽畜养殖业的污染监控,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及污染防治先进技术,落实禽畜养殖废水处理防治措施,大力推动资源综合利用。
五、加强矿产资源监督管理,深入开展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治理整顿,严厉打击非法采矿。全面实施矿山土地复垦和生态环境保护恢复保证金制度,加强矿山土地复垦和生态环境保护恢复工作。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力度,重点提高我省紧缺矿产和优势矿产资源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保障程度。挖掘矿产资源深加工潜力,大力扶持集约型、深加工重点项目上马,发展矿业经济,提高矿业对我省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建设厅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责任事项和2005年工作要点一、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帮助海口、三亚加快发展,进一步提高南北两个城市的品位;帮助琼海、儋州等城市加快发展为中等城市。继续加强“百镇建设计划”工作。重点将省政府安排的资金加大对20个小城镇的镇区基础设施建设、绿化美化、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力度;申请专项资金,拟先期建设完成3个标准垃圾处理场建设,摸索我省小城镇垃圾处理的新路子。
二、加快完成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修编、报批等各项工作。确保《海南城乡总体规划》6月底完成规划送审成果。
三、进一步强化城乡规划对城乡建设的综合指导和调控作用,促进城乡健康协调发展。
四、继续以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进一步提高城镇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今年重点研究解决海口、三亚的污水和垃圾处理。
五、创建“第二理想居住地”。加大开拓岛外市场力度,力争岛外人士购房达到销售建筑面积的40%。
六、加快处置积压房地产进度。争取到2005年12月底,全省批准处置停缓建工程方案涉及原报建的建设面积达90%,计1467.9万平方米,积压商品房销售的建筑面积达90%,计410.18万平方米。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
七、抓好清理拖欠工程款工作。计划在2005年底前,清偿拖欠工程款3.4亿元,占拖欠总额的80%。在2006年9月底之前,基本偿清拖欠工程款。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务院和海南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政策措施。
八、加快对海口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等园区整合,把老城开发区规划成琼北经济圈的工业载体。
省交通厅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责任事项和2005年工作要点一、利用“三港合一”资源,加快全省港口规划和建设主枢纽海口港马村港区扩建一期、二期工程,2005年开工建设海口秀英港区二期工程、八所港化工危险码头和海口马村电厂“大代小”项目煤专用泊位工程,加快建设洋浦实华炼油厂专用码头工程和金海浆纸厂专用码头工程建设。
二、服务“三农”,加快县乡公路建设。投资10亿元,建设县际及农村公路1000公里;投资1.8亿元实施“通达工程”,使80个不通公路的行政村通车。实现乡乡通硬化公路、市(县)际之间有一条沥青或水泥公路的目标。
三、加快同三国道主干线海口绕城公路和东线高速公路万宁至陵水段及大茅洞隧道右幅整治工程建设。
省农业厅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责任事项和2005年工作要点一、继续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引进大型牧工商公司,建设一批上规模的养殖场。大力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运销龙头企业,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国家和省已有的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各项政策,研究制定新的政策措施。培育1至3家资本运营的现代加工企业或外贸集团,发展一批稳定联结农户的骨干龙头企业。发展畜禽养殖专业大户,突出抓好直供香港的畜禽产品基地建设,提高畜牧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搞好龙头企业的评审和申报工作,组织申报27家省级农业重点龙头企业,对9个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49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运营情况进行监测。加强对龙头企业的动态管理。今年办好全省农业产业化座谈会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座谈会,以推动农业产业化。
二、大力扶持发展农民新型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和扶持“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组建海南省西瓜协会、海南省槟榔协会等2家省级农产品行业协会,使省级农产品行业协会达到15家。总结推广文昌西瓜协会、香蕉合作社的经验和做法,搞好2个农村型合作经济组织的试点工作,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
三、推广“沼气+养猪”模式,新建沼气池3万个。
四、继续推进“无疫区”建设。抓紧建设省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和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进一步完善防疫体系。强化动物免疫工作,加大产地检疫力度,确保全省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免疫密度和免疫挂标建档率达到100%,确保产地检疫率达100%。实施“百头万户、万只千户”工程,新增年出栏200头以上养猪大户1500户、年出栏禽3000只以上养禽大户4000户。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以企业和专业户为主体,建设一批祖代场、父母代场和商品代场。创新养殖模式,推广林下养鸡、果园养畜、种草养畜等饲养模式,建立50个养殖小区,鼓励种养户双向联结,促进良性循环。
五、提高种植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继续落实良种补贴政策,扩大超级稻试种示范面积,建立18个超级稻示范片(点)。推广高产优质品种,特籼占25、Ⅱ优128、博Ⅱ优15三个主推品种面积达350万亩。改革水稻耕作制度,大力推广塑盘育秧、抛秧等节本增效技术。发挥南繁优势,扩大南繁育种基地建设和保护的规模,力争全省水稻制种面积达12万亩。实施“沃土工程”,着力提高耕地质量,较大幅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率。加快建设以三亚、乐东、东方、昌江等市县为区域的35万亩优质香蕉基地,以三亚、乐东、陵水、保亭等市县为区域的50万亩优质芒果基地,以及以琼中为中心的15万亩绿橙基地。继续抓好现有180万亩无公害瓜果菜基地和以橡胶、槟榔、胡椒为重点的热带作物基地建设。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瓜菜品种结构和植期,推出适销对路的名特优品种,积极推广瓜菜设施栽培和淡季栽培技术。
六、建立健全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建设。制定海南省地方农业标准15项,力争优势农产品生产标准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销售农产品质量安全达标率达到95%以上。扶持建设8个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0个瓜果菜出口原料基地和60个无公害瓜果菜生产基地。指导琼海、澄迈、乐东创办热作、畜牧、香蕉等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站,协同科技部门建立农业科技110服务网络。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1000户。实施“动植物保护工程”,严格动植物检疫,防止病源性生物入侵。加强农业物质装备能力建设,推广一批先进实用的农机具。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年内完成转移培训2万名劳动力的任务。
省海洋与渔业厅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责任事项和2005年工作要点一、编制完成《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海南海洋经济的决定”,今年上半年召开全省第一次海洋经济工作会议。
二、大力发展海洋渔业。推进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综合基地建设,新增深水网箱养殖30组,120口网箱,今年深水网箱养殖总数达60组,240口,产量3600吨。升降式网箱每组补助20万元,浮式补助10万元,共900万元。扩大罗非鱼养殖,今年新增罗非鱼养殖面积2万亩,产量2万吨。引导渔民和企业更新改造渔船,今年计划建造大船200艘,其中渔民建造100艘,企业建造100艘。继续实行财政贴息补贴造大船政策。与企业合作,建造4艘补给船,建议安排省工业发展基金1000万元,用于扶持建造外海、远洋渔业补给船。发展水产加工出口业,今年新增水产品出口加工能力2至3万吨,出口额达1.5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切实做好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三、加快渔港建设。认真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建立省级项目负责人、市县项目负责人和渔港建设项目法定代表人三方共管机制,加强对渔港建设资金的监管,加快东方八所、琼海潭门、陵水新村、三亚六道湾等4个中心渔港和昌江海尾一级渔港建设。
四、加强海洋管理和环境保护。积极推进海域使用管理性和海岛管理地方性法规建设,试行海岛使用权招标拍卖出让工作。继续实施海洋生态监控区和赤潮监控区工作。严禁挖采、加工和销售珊瑚礁及其制品。进一步强化对陆源排污口附近海域的环境监测管理。会同省有关部门加强对高位池养殖环境的监督管理。成立省海监总队,与省渔监总队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五、切实抓好渔业安全生产。杜绝重、特大人为事故发生,死亡人数控制在30人以下,受伤人员控制在15人以下。
省商务厅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责任事项和2005年工作要点一、着力培育和发展新兴服务业。选择6个重点市县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从2005年开始,力争用三年时间,在试点区域内培育出100家左右“农家店”,形成以成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逐步缩小城乡消费差距。
二、认真抓好“珠洽会”、“海洽会”签约项目的落实,组织参与区域经济技术合作,策划办好一批针对性强的专题招商会,做好“以侨引侨”和港、澳、台招商工作,力争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一是以“9+2”区域合作为重点,加强与粤港的经贸交流与合作,策划和组织“2005年琼粤经贸合作项目推介会”、“广东省党政代表团访琼活动”和“第二届‘珠洽会’”三项重点活动。二是参加四川成都举办的第二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洽谈会的相关准备工作。我省会展摊位为60个,占地面积680平方米。三是参加商务部在厦门举办的“厦交会”和深圳的“高交会”。
三、鼓励扩大特色名优地方产品出口,促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
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一是继续开展食品药品放心工程,深入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在28大类食品中全面推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二是打击制售假劣药品和医疗器械违法活动,严厉查处无证生产经营行为。三是在海口组织举办汽车展活动,参展经销商110多家;组织海口、三亚等市的各大餐饮业名店,举办“美食节”活动,大力宣传海南质量、营养、特色风味美食;组织举办“消费节”活动,扩大消费需求,宣传“质量兴省”,保护消费者权益。
五、要努力创造条件,下大力气抓紧解决一批反映强烈的投资历史遗留问题。树立政府诚信,取信于投资者。
六、建立投资环境评价体系。
七、继续做好琼港合作中对港专项推介与招商活动的促进联络,琼港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对接与合作的统筹与协调,琼港高层之间互访的前期策划与联络。
省文体厅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责任事项和2005年工作要点一、抓好省重点文体设施建设。省图书馆建成交付使用,省博物馆、省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年内开工建设。全力配合国家完成“海南有线数字电视项目”年度建设任务,完成海口、三亚市各两个有线数字电视示范小区建设,发放10万户数字电视机顶盒。争取落实省体育中心规划用地,落实省全民健身中心运动场看台规划设计和建设资金,力争今年内建成投入使用。
二、搞好农村文化服务和文化文物保护工作。完成全省300个通电村庄通广播电视,建设MMDS系统,为广大农村免费提供6~8套电视节目。文化下乡送戏800场、送电影1000场、送书200万册。重点抓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1个国家级试点项目和9个省级试点项目。争取国家支持实施南海华光礁沉船发掘项目。
三、继续实施特色文化精品战略。创造条件组织实施琼剧《鉴真大和尚》修改加工并参评“五个一工程”奖。力争有1至2部中、长篇影视剧获国家级大奖,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自办精品栏目、节目达到5至6个。组织上一批重点反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图书选题。参加全国十运会“争金夺银,总分突破”。
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探索我省出版企业联合集团化试点,引进资金重组省演出公司。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和外资投资广播影视制作业、电影放映业、出版物分销业和印刷复制业。进一步优化整合全省有线电视网络。培育和发展有海南特色的商业、会展、节庆演出,以及体育与文艺、旅游、商业结合效益显著的项目。争取再建成2~3个国家级体育训练基地,特别抓好特色品牌体育赛事和高尔夫球产业。
五、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化省直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三项制度改革,实行新的事业体制;推进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海南广播电视台、海南出版社等党报、党刊、党台、党社经营性部分剥离出来实行市场化运作;完成省演出公司、省电影公司、省新华书店、南方音像出版社、省教材出版中心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积极引导国办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等。
省卫生厅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责任事项和2005年工作要点一、按既定计划推进19个疾病控制项目和18个传染病院(区)建设,完成省突发公共卫生紧急救援指挥中心、2个紧急救援中心和3个急救中心建设任务。
二、用3年时间完成全省乡镇卫生院改造任务。做好规划,在海口、三亚各建1至2个设备先进、医疗水平高、服务质量好的大医院,在东西两翼和中部山区各建1个高档次中心医院。
三、在巩固2004年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成效的基础上,新增三亚市,使试点市县达到5个,新增参合农民15万人,使全省参合人数达到70万人以上。
四、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资金和高级医疗人才发展高水平医疗和疗养产业,尽快提升我省医疗卫生水平。
五、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新增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8万人;农村改水改厕5000户。
六、开展卫生下乡活动,免费诊疗农民10000人次以上。
七、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人员、业务、经费上划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工作。
八、抓好医疗市场整顿工作,建立和完善医疗机构管理长效机制。
省审计厅2005年工作要点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依法审计能力。自觉地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善于从我省宏观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来考虑审计工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不断加大审计力度。
二、把“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审计方针切实贯彻到审计工作的全过程,贯彻到各级审计机关领导和每一名审计人员的思想和行动上,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今年确定审计项目81个,其中审计署统一组织项目5个,全省统一组织项目6个,自行安排项目46个,组织部门提请经济责任审计项目24个。
三、开展“严谨细致,提高质量”年活动。认真分析我省审计工作现状,对照各项审计工作规范和审计质量控制措施,查找我们工作中在严谨细致、审计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改进;抓好“人、法、技”建设。
省监察厅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责任事项和2005年工作要点一、推进制度建设,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力度。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财政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干部人事制度“四项改革”,完善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和政府采购“四项制度”,深化政务、厂务和村务“三公开”工作。
二、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征收征用土地、城镇房屋拆迁、企业违法排污、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损害群众利益,以及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严格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坚决纠正教育乱收费;继续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严格规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坚决纠正面向农民的各种乱收费,继续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
三、加大办案力度。严肃查办利用审批权、人事权、司法权违纪违法的案件,严肃查办金融、土地管理、物资采购、重大工程项目、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的违纪违法案件;严肃查办领导干部、执法人员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案件和基层干部以权谋私、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
四、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严肃处理:违反规定收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跑官要官”;对“跑官要官”制止不力造成用人严重失察失误;放任、纵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用领导干部职权和职务影响经商办企业或从事中介活动谋取非法利益;利用婚丧嫁娶等事宜收钱敛财;参与赌博,特别是到国(境)外赌博等。
五、实行行政首长问责制。一是根据省长批示,对市县政府和省政府所属部门行政首长决策失误、违法行政、执行不力和效能低下、疏于管理和处置不当等行为,在60日内完成调查核实工作,形成调查报告。二是对行政机关副职或者工作人员,追究造成行政首长被问责的责任。三是对于负责办理问责事项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行为,依照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四是对《海南省行政首长问责暂行规定》具体应用中的问题进行解释。
六、建立投资环境社会考评制度。我们拟对省政府有关部门在执行法令、工作落实、依法行政、机关风气、改革发展等五个方面的情况,采取调查问卷、无记名投票、社会评议等方式开展企业、社会评议政府活动。
省外事侨务办公室2005年工作要点一、创新办会体制。制定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服务保障工作方案,将每年定期举办的论坛年会筹备工作按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固定下来,便于有关部门执行和操作。
二、高质量地安排省领导出访活动,注重实质性的内容和效果,今年计划安排13批省领导出访。
三、加强对外交往。充分利用使领馆、友城和国外侨务工作渠道,促进我省对外往来。推进礼宾改革工作,强化因公出国(境)审批事项的管理与服务,积极引导我省企业“走出去”开展商贸活动。
四、发挥引智示范基地的品牌效应,扩大示范基地的影响。加强引智调研,重点做好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引智工作,年内实施琼中县绿橙标准化和白沙县南药种植2个项目。努力探索“二次引智”工作的途径。
五、充分利用去年第八届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在琼召开的契机,广泛开展海外联谊活动,拓宽国外侨务工作新领域。12月举办“世界海南青年论坛”和第六届世界海南青少年冬令营。
六、检查督促有关市县侨房落实工作,按时完成任务;抓紧华侨农场改革进程。
七、做好中国南海研究院机构设置和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抓紧南海研究培训基地、“数字南海”项目建设,完成11项课题研究。
八、继续加强外事侨务业务人才队伍建设。今年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4名,国内培训5名、国外工作学习1名。
省农垦总局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责任事项和2005年工作要点
一、完成橡胶、畜牧、旅游、木业、热作、药业、茶叶、神泉集团等八家专业集团股份公司的组建。
二、进一步完善国有开割胶园职工家庭长期承包经营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三、积极推进和完善农垦内部政企、社企分开,并由地方政府授权,规范农垦社区管理,待时机成熟时,成建制移交地方政府管理。
四、继续做大做强天然橡胶产业。今年要新种植橡胶面积4万亩,更新定植面积5万亩。强化胶园管理,加强对中南部100万亩超龄低产胶园和70万亩橡胶中小苗进行增肥改造,使今年垦区干胶亩产达到78公斤。继续推进橡胶加工布局调整,争取2006年垦区实现集中加工的目标。今年干胶总产确保23.5万吨,力争24万吨。
五、扩大开放做好招商引资工作。集中精力抓好重大项目、关键性项目、高端项目的招商引资,抓好支柱产业的延伸性招商;继续组织垦区企业参加各类境内外博览会、展销会,策划农产品加工、旅游产业和医药产业招商会,力争今年垦区对外招商引资额超百亿元;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和港澳等地区的交往和区域经贸合作,组织和支持垦区大型企业赴境外搞农业开发。
省地税局2005年工作要点一、继续完善三项工作。全面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全面使用计算机开票征收税款、发票管理改革是去年三项重点工作。今年,深入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对税收执法责任制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在有条件的直属局开展执法责任制电子版的试点工作。建立基层税务法制员制度。加强评议考核,严格过错追究。巩固取消手工开票、全面使用计算机开票征收税款工作,堵塞税收漏洞。完善地税发票管理改革工作,扩大发票改革范围,将纳税人自印发票纳入改革范围,保证新版发票使用的一致性。
二、切实加强各税种管理。加强营业税征收管理特别是交通运输、建筑安装、房地产、服务等行业的税收管理。围绕“管好税基、完善汇缴、加强评估、分类管理”的要求,加强企业所得税征管。按照“四一三”工作思路强化全员全额管理、重点纳税人管理和税源管理,提高个人所得税征管水平。建立健全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税源资料库,强化车船使用税、印花税、资源税的税源控管和代征工作。加强耕地占用税和契税的征管。
三、大力加强税源管理。实施个体税收分类管理和定税公开制度,建立和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推行税源管理责任制。扩大重点税源的监控范围,将年纳税额50万元以上的企业列入监控范围。加强与工商、国税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健全协税护税网络。
四、加快信息化建设。认真贯彻落实“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合资源、讲求实效,加强管理、保证安全”的原则和“管理、业务、技术、应用”一体化的要求,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统一全省地税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全省三级网建设。建立实施纳税人信息资料“一户式”储存,做好各类信息的采集、接收和储存工作,实行动态管理,不断提高信息应用水平。建立以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办公服务体系,进一步做好全省地税系统《公文处理软件》推广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五、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在全省地税系统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以学习为基础、以创新为核心、以愿景为灵魂,造就一支以税收事业目标为共同愿景,善于学习,勇于创新,追求超越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地税干部队伍,努力开创地税工作新局面,进一步推进海南地税事业的发展。
六、开展“优化纳税服务年”活动,不断改进纳税服务。结合我省“投资环境建设年”,开展“优化纳税服务年”活动,以优化纳税环境和提高纳税遵从度为目标,进一步改进纳税服务。创新省地方税务局网站,完善服务功能和内容;创新申报缴款方式,简并税务文书;规范办税服务,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推行首问责任制,严格执行限时承诺服务制;加强纳税咨询辅导,规范12366纳税服务热线。
省工商局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责任事项和2005年工作要点一、出台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新措施。为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今年3月份出台《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50条措施》,创新工商服务方式,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准入,扶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引导商标广告行业发展,实现监管与服务并举。
二、继续抓好系统工作目标管理。一是优化投资环境,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力争办理登记注册各类企业9000户,个体工商户30000户。二是全面推行以食品为主要内容的商品市场准入制度。海口、三亚不少于150种重点商品,其他市县城区不少于100种重点商品,乡镇以下不少于50种重点商品。三是积极引导商标注册,力争申报商标注册1200件、认定著名商标25件、申报驰名商标5件。四是对重点企业实行优先服务制度。在原来发放优先服务证的基础上,今年再发放省级和市县级重点企业优先服务证100个,通过采取指定专办员、主动和预约上门服务等方式,为重点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五是指导个私协会政策性扶持就业2万人,举办人才招聘会2至3次;为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发放医疗优惠卡3000张,协调小额贷款2000万元,提供法律援助500件。六是加强信息化建设,9月底使全省直属局政务信息和企业信息初步联网。七是投入1997.1万元,大力改善基层单位办公条件。新建5个直属局办公楼;续建和装修3个局办公楼;新建18个工商所,装修26个工商所。
三、继续抓好市场经济秩序整顿。以食品安全为主要内容,落实“六查六看”;以完善经济户口管理为基础,改进市场监管方式,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实行市场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四、努力抓好法规制度落实。对《行政许可法》、《海南经济特区促进私营个体经济发展条例》以及工商常用的法律、法规、主要工作制度进行全面检查,大抓落实,以此推动依法行政和规范化建设。
省旅游局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责任事项和2005年工作要点一、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提升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2005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526万人次,比去年增长9%;实现旅游收入122亿元,比去年增长10%;全面完成我省旅游业“十五”规划提出的预期目标。
二、提高旅游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按照“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着力打造精品旅游度假区20家和旅游景区30家。加快推动盈滨半岛、海棠湾、棋子湾的整体开发,加快招商引资工作,争取今年上半年确定投资商,启动开发神州半岛、石梅湾等2个高档次项目,高水平规划、开发中部五指山、吊罗山、尖峰岭、霸王岭等4个森林旅游项目。
三、积极参与泛珠三角“无障碍旅游圈”建设,跟踪和推动8个区域合作项目的落实,扩大旅游区域合作。引进国际国内著名旅行社10家、酒店集团2家重组兼并我省旅游企业。抓住机遇,创造条件,把海南打造成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主要目的地之一。
四、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寻求建立政府主导,属地管理,各方分工负责,行业自律管理体制。重点开展对旅行社、导游、1800多辆旅游车、旅游购物点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参观点的清理整顿,严厉查处对外承包经营、非法变相和转让经营权、低于成本价竞争、敲诈游客的行为。争取今年年底,我省旅游市场混乱状况有明显的好转。加快实施旅游诚信工程,今年争取推出100家诚信旅游企业。
五、积极发挥旅游业对房地产、金融服务业、餐饮零售业、信息服务和会议产业的推动作用,使海南逐步形成与国际旅游休闲度假胜地相适应的服务体系。
省信息产业局2005年工作要点
一、推进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建设。年底前建成满足业务需要的最小化数据共享平台;完成“网上联合审批大厅”和“网上便民服务”系统(一期)建设,并实现运行。
二、指导完善全省电子公文交换处理系统。完善全省电子公文交换处理系统,推进各部门(重点是省政府办公厅)OA系统建设和文件归档管理。
三、跟踪推进重点信息化项目建设,扶持企业信息化建设。推动以三星光通信项目为主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迈上新的台阶;推动海南省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示范工程(延续课题)、“校校通”工程、旅游电子商务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年底举办1次“海南省企业信息化成果展”。
四、扩大对外交流,促进招商引资。筹划1次省领导出访北欧活动;组织1批次我省IT企业赴省外发达地区考察;继续跟踪推动历年招商签约项目的落实情况。
五、加快推进信息化规划和立法工作。9月份完成编制海南省信息化“十一五”规划初稿;重点推进《海南省信息化建设条例》和《海南省无线电管理条例》。立法工作:组织编制《海南省电子政务发展规划》,出台《海南省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海南省信息化工程管理办法》。
六、分层次开展信息化培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举办满足个性化要求的省级领导电子政务知识培训;联合省委组织部举办全省领导干部赴芬兰“电子政务”境外培训;组织1期机关网络管理、维护人员培训:举办1期网络管理员、维护员技术系列培训;举办1期CIO项目管理培训班;举办2期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培训和考核。
七、组织各类基金申报和项目监管验收。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投资项目、国家倍增计划,并认真完成国家基金支持项目的管理和年度验收工作。
八、开展海南省信息产业质量振兴工作。结合省政府提出的质量兴省工作方案,联合相关部门,组织开展1次全省信息市场(含产品、服务、正版软件)综合检查。
九、加强无线电监管,维护空中电波秩序。加大和相邻省份的频率协调,定期召开协调会,减少民航飞机的航路干扰,保证空中和海上的无线电通信畅通;加强与相关单位协作,防范法轮功邪教组织和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保障社会安全稳定。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05年工作要点
一、质量管理与认证工作。指导各部门按照《海南省质量兴省工作方案》的要求,编制部门质量兴省工作方案。编印《海南省质量兴省工作手册》;在海口、三亚、文昌、琼海、澄迈、定安等市县开展质量兴市县活动,今年全省完成6个市县开展质量兴市(县)工作;编制《海南省质量兴省工作目标》及其考核办法;建立全省百户企业质量跟踪数据库,每季度末向百户企业发出质量指标信息;建立企业质量档案;全年新增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50家,新增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HACCP食品安全控制体系认证企业5家,年内完成3家质检机构的资格认可工作(换证);认真办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申请受理与工厂审查工作;完成海南省名牌产品的申报、现场认定评审工作,评价认定10个省级名牌产品;完成海南省人民政府质量奖申报、现场评审认定工作;年内争创1个中国名牌产品。
二、标准化工作。包括农业标准化、标准化知识培训和标准化宣传、服务标准化、采用国际标准、企业标准化等工作。指导第四批琼中绿橙、文昌鸡、屯昌荔枝等6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区和保亭红毛丹、陵水无公害蔬菜等2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工作转入实施相关农业标准阶段,对示范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实施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做好实施满3年的万宁市南美白对虾农业标准化区考核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今年下达由我省承担的11个第五批农业标准示范区项目的建设工作,制定50项农业地方标准,重点抓好2至3个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做好已备案食品企业标准的清理工作;继续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促使富岛、海汽、椰树等3家国家级试点企业,按国家标准委的进度要求通过社会确认,取得4A或3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证书。
三、计量工作。完成至少5个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的目标和8家技术所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工作,规范全省强制检定工作,督促1~2家重点企业按ISO10012建立并完善计量检测体系;完成10家中小企业的计量合格确认工作;帮助所有企业具备保证产品质量和贸易结算的计量手段;完成1~2家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C标志工作。3~5月集中加强加油机计量监管,确保加油机受检率达到100%,合格率达到98%。6月前完成1次全国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监督抽查工作,合格率达到70%;完成1次全省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监督抽查工作,合格率达到70%;年末开展粮食收购市场计量监督检查,重点监督粮食收购市场所需计量器具的配备情况、在用计量器具的使用和管理情况,以及收购中的计量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强检计量器具受检率达到100%,合格率达到90%。
四、执法与监督工作。全年加强全省重点产品监督抽查,确保食品、农资、建材、橡胶等18大类产品质量安全,提高产品质量水平。上半年完成肉制品等新10类食品的市场准入审查发证工作,并查处无证生产;启动糖果制品等13类食品市场准入工作。开展各项专项市场整治工作。
五、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摸清气瓶底数,做到气瓶安全有人负责,逐瓶建档登记注册,杜绝超期未检气瓶流通使用。进行压力管道普查,制定压力管道检验计划,开展压力管道安全检验,提高定期检验率,及时发现隐患并做出处理。
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局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责任事项和2005年工作要点一、认真做好我省各市县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优惠政策的兑现工作和国家对我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约8000多户)的奖励扶助试点工作。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好、政府帮养老”的政策效应,激发群众自觉参与计划生育的积极性。
二、围绕降低生育水平和优化出生人口结构这一任务,全面推进“关爱女孩行动”,确保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18以下。
三、强化优质服务,提升服务能力。继续深入开展计划生育巡回服务活动,强化“查环查孕查病”工作,确保孕情服务和孕前管理工作到位。
四、以省定的25个重点管理乡镇为主要攻坚目标,采取有力措施,力促其落后面貌的转变。
省统计局2005年工作要点
一、做好经济普查、1%人口抽样调查、城镇劳动力抽样调查、统计执法检查和非公经济人才调查等工作。
二、建立大型的统计综合宏观数据库,整理、加载、存储、更新、开发利用海南省各行各业各个发展时期社会经济的历史统计资料。
三、每季度严把数据质量关,确保市县GDP核算数据客观反映实现情况,并统一对外发布使用。
四、开展旅游业相关行业重点调查,核算旅游增加值,以及贸易、餐饮业抽样调查、全省宾馆酒店住宿情况调查,建立绿色GDP核算制度。
五、市县、乡镇网上信息采集系统。今年完成组建国家统计局、省统计局和市县统计局的三级网络线路专网联接,实现全省80%以上的乡镇统计部门与市县统计部门的点对点网络联接。
省水务局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责任事项和2005年工作要点一、加快大隆水库建设,加强质量监督和施工管理,力争今年实现大坝合拢;加快毛拉洞水库建设进度,争取今年8月份竣工验收,投入使用并发挥效益。
二、加快灌区的继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争取全年完成渠道防渗800公里,节水灌溉面积10万亩,建成管喷、喷滴灌等高标准节水工程面积2.5万亩,全省渠系水利用系数率均提高0.5%,节约水量700万方以上。
三、加快推进大广坝二期(灌区)工程前期工作,确保年内动工兴建。
四、加快中小型水利水电建设。出台《海南省水能资源开发建设与管理若干政策的规定》,鼓励民营企业投资兴办水利水电等基础设施工程。将琼中、保亭、白沙、五指山四个水能资源较丰富的市县列入省中部水电强县建设范围,结合水利部的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建设,加快我省山区水电开发,促进中部山区经济发展。
五、启动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程,解决11.8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六、认真做好抗旱防汛工作,确保供水安全和防洪安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大中型和重点小(1)型水库不垮坝;确保小型水库设计标准内不垮坝;确保城乡人民群众生活用水,统筹兼顾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用水。
省林业局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责任事项和2005年工作要点一、加快浆纸林基地建设,完善100万吨纸浆项目,启动160万吨造纸项目,开发纸制品生产项目。
二、加强城边防护林建设。全省新造城边林2万亩,其中海口12000亩、三亚5000亩、琼海3000亩。
三、森林火灾受害率坚决控制在国家规定的0.3‰之内。
四、强化椰心叶甲防治工作。疫情扩散得到有力遏制,争取用3至5年时间消除椰心叶甲虫害的威胁,防治率达到92%以上。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5年工作要点一、建立食品安全长效机制,突出抓好食品安全四条保障线。以制度规范和指导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合理整合和利用各部门食品监管资源,突出抓好农业、工商、质监与食品药品监管四条食品安全保障线,努力实现食品监管的统一、协调、有效,确保人民饮食安全。
二、稳步推进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加强农村药品配送网和农村药品质量监督网建设,完成临高、昌江和白沙的农村药品配送中心的建设,并在原有9个已经初步组建农村药品质量监督网的市、县基础上,继续扩大监管网覆盖面,努力将其延伸至全省各市县乃至其辖区内所有的乡镇,今年年底未建立监督网的市县均要初步建立一支协管队伍。
三、筹建药品保健品研发基地项目。充分认识各省在医药保健品研发方面实力都不是很强的有利情况,引导协调建立高科技、高智力密集、产与研一体化的医药保健品研发基地,加大我省研发力度,强化我省研发实力,积极推进我省医药保健品产业发展。
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5年工作要点
一、贯彻落实《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强化各级政府安全生产工作责任。要与全省市县政府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努力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各项安全生产控制指标要求,力争使全省伤亡事故死亡人数比2004年下降3%,其中,工矿商贸企业死亡人数下降5%。全省重大事故起数下降5%,特大事故不超过3起。
二、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和完善企业安全生产自我约束机制。落实企业法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的责任,健全和完善以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包括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计划、安全生产奖惩和事故调查处理等内容的安全生产工作体系。通过法律规范、行政监督、政策指导、经济制约等手段,逐步建立企业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三、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认真组织开展对道路交通、水上交通、危险化学品、渔业生产、矿山、建筑施工安装、旅游、烟花爆竹和民爆器材及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其中,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在去年安全评估的基础上,对全省8家经评估为A级和121家B级的非煤矿山进行发放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工作,同时,对128家评估为C级的非煤矿山进行重点整治,对57家评估为D级的非煤矿山进行停产整顿,经整顿仍未达到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将依法予以关闭。
四、认真实施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完成100%的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和加油加气站经营许可证的发放工作,完成80%的加油站经营许可证的发放工作。上半年要完成烟花爆竹接管工作,并对其进行调查摸底,下半年对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进行审核,完成80%的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的发放。建立和完善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监督、整改制度和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制度以及坚持和完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
五、加快全省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建立预警救援机制。研究开展我省生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工作,增强处置突发性事故灾难的抢险救援能力。
六、坚持依法行政,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工作。认真组织开展立法调研工作,根据我省具体情况,研究制订《海南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规规章。加强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年内完成《海南省安全生产条例》的起草和审核工作,并报政府常务会审定。
七、大力推进全省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乡镇、村四级安全生产监管网络,解决基层安全生产工作无人管的问题。成立乡镇、街道(办事处)安全生产委员会并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各行政村要配有专(兼)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
省扶贫办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责任事项和2005年工作要点一、继续推行扶贫“三集中”新机制,实施“整村推进”扶贫规划。按照扶贫“三集中”的要求,集中90%以上的财政扶贫资金,重点投入国家、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市县,实施“整村推进”扶贫规划。2005年扶贫项目计划扶持修建贫困村道路180公里,建桥25座,建涵洞120个,解决建饮水工程38宗,打井38口,解决6万人饮水难、8万人交通难问题;扶持1.7万户8.5万人种植、管理橡胶、槟榔、芒果、绿橙等经济作物8万亩,抓好2个种猪场建设,提供3.6万头猪苗扶持1.8万户配套文明生态村沼气池建设养猪。
二、强化基础教育与培训工作,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和科技扶贫含量。安排各级各类扶贫资金3500万元,用于支持民族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2005年在贫困地区计划举办橡胶管理与新割制技术、果树换冠、瓜菜栽培、水果套袋以及农副产品包装、销售等实用技术培训班375期,培训农民30000人(次)。会同省教育厅在11个国家、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市县的贫困村招收“小康”班贫困学生400名、民族青年技术骨干专修班学生60名等。2005年计划举办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班学员7200人次。
三、抓好联手扶贫工作,加大社会帮扶力度。继续组织134个省直单位和海口、琼海等市在39个贫困乡镇开展“四帮”为主要内容的联手扶贫活动,计划选派300名处级干部常年驻在贫困乡镇开展帮扶工作,多渠道筹措、引进资金2000万元,年底作一次全面检查评比活动,确保定点帮扶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
洋浦经济开发区管理局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责任事项和2005年工作要点一、完成洋浦土地开发公司重组,以此为契机,进一步研究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措施,真正把洋浦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我省对外开放的品牌。
二、做好洋浦港扩建搬迁安置工作,维持扩建工程秩序,加快洋浦港扩建工程,增强对全省经济的支撑服务功能。
三、做好石油加工与石油化工和木桨纸一体化等重大项目服务工作。与企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探讨大项目发展大计,确定责任单位对项目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建立三级联防责任制,及时解决企业建设与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保证大项目建设工地的治安稳定,改善投资环境。
省精神文明办落实《政府工作报告》
责任事项和2005年工作要点
一、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继续深入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题教育活动,积极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
二、深入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创建500个文明生态村。
三、深化文明安全社区、文明规范行业、文明高效机关、文明诚信企业创建活动。
四、按照把海南建成国际旅游休闲度假胜地的要求,提高公民文明素质。
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责任事项和2005年工作要点
一、加快建立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争取国家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的支持。积极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实施“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瓶颈项目”,鼓励市县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搭建信用和信贷平台,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重点扶持中小企业和特色产业发展。
二、加强和改进中央银行“窗口”指导,重点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进一步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及时为有市场、有效益、增加就业的中小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
三、协调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改进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项目建设,加大对再就业等方面的信贷支持。
四、推动建立政银企长效合作机制,实施企业项目推介会制度,不断拓宽合作领域。
五、推动建立金融债权保护机制,促进中小企业规范发展。
六、进一步完善信贷征信体系,推进“信用海南”建设,使信用真正成为海南优质的社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