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府办发[2004]70号
颁布时间:2004-07-19 00:00:00.000 发文单位:贵州省安顺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安顺军分区,市人民政府有关工作部门:
市卫生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共同编制的《安顺市区域卫生规划(2001年—2010年)》已经第65次市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O四年七月十九日
安顺市区域卫生规划(2001年—2010年)
市卫生局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市财政局
为了加强安顺市区域卫生的宏观管理,合理配置和利用卫生资源,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等部门关于农村卫生改革和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务院批转的《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及《贵州省区域卫生规划指导意见》、《贵州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结合安顺市实际,特制定本区域卫生规划。
一、安顺市卫生的形势与现状
(一)社会经济状况
安顺市地处贵州省中部,东和贵阳相连,西与六盘水接壤,南与黔西南州交界,北面毗邻毕节地区。辖西秀区、平坝县、普定县及镇宁、关岭、紫云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内蒙古自治区7个乡镇、办事处,1911个行政村(含居委会),11611个村民小组。国土总面积9264平方公里,农村人口占74.12%,布依、苗、回、仡佬等少数民族人口占38.43%.“九五”末统计国内生产总值584571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3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60元,人均医药费7.50元。
(二)居民健康状况
2000年统计全市人口出生玄率20.79%,死亡率7.38%,自然增长率13.41%.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测算,全市男性平均期望寿命65.8岁,女性68.79岁;婴儿死亡率为68.2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82.82‰,孕产妇死亡率114.08/10万;平均两周患病率为92.70%,两周患病门诊率为69.09%,住院率为2.02%,两周患病率农村高于城市,门诊和住院率则城市高于农村。据统计,全市县及县以上医院出院死亡的前六位死因为:①中毒、操作伤等意外伤害;②循环系统疾病;③传染病、寄生虫病;④消化系统疾病;⑤呼吸系统;⑥肿瘤。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民文化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全市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从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的61.45岁以上老年人口双重上升了0.94个百分点。人口老年化的进程加快,老年疾病也随之增加。
随着工业和旅游业的发展,职责病、职业中毒、传染性疾病和意外伤害等仍然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县(区)、乡、村级传染病发病率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传染病及寄生虫病死亡率仍占据我市死因前三位。慢性病、地方病仍有较高的发病率。孕产妇及婴幼儿死亡率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卫生资源现状
1、卫生机构
2000年统计,全市有卫生机构164个(基保有医院38个、卫生院81个、门诊部1个,卫生防疫机构借故个,妇幼保健机构7个,中心血站1个)。村卫生室1218个,个体诊所306个,乡村医疗点覆盖率65.2%.有医学教育机构4所,其中卫校体制改革,职业卫校3所(含中医职业技术学校1所)。有病床4766张,其中城市3794张,农村972张,千人口医院床1.94张,城市10.17张,农村0.47张。有卫技人员3人,其中医生2685人,护师911人,护士585人,个体开业卫生人员519人。卫技人员中城市3653人,农村1630人;千人口卫技人员2.25人,其中城市9.79人,农村0.78人。2000年统计,县及县以上医院年病床使用率50.98%,病床周转次数17.88,病人平均住院天数9.43天;乡镇卫生院年病床使用率为37.05%,病床周转次数48.91,病人平均住院天数2.64天;卫生资源城市明显高于农村,浪费与不足并存。
全市卫生机构建筑房屋建筑面积共362338m,其中业务用房165917m, 各型各类大型设备共86台(件)。
2000年全市卫生事业费(含市、县区)4828万元,占全市财政总支出的5.57%,人均卫生事业费19.7元。
2、医疗卫生保健服务情况
计划免疫工作,2000年“四苗”检查接种率为:卡介苗94.19%,脊灰苗糖丸85.19%,百白破疫苗89.35%,麻疹疫苗87.50%,四苗全程覆盖率为79.17%.
妇幼保健工作,孕产妇系统管理率65.6%,孕妇住院分娩率28.5%,儿童系统管理率14.18%.
无偿献血工作,2000年全市采血145万余毫升,向临床提供全血用量459840ml血浆用量351850ml,成分用血量4305单位。全市临床用备已实现100ml无偿献血。
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各县(区)已达初保合格或基本合格的目标。
改水改厕工作,农村33.21%受益人口饮水条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其中饮用自来水人口占28.77%,饮用其它改水形式的卫生水人口占4.44%,农村卫生厕所占3.32%.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政投入不足。2000年全市卫生事业费(主要是市、县的人员工资)共4828万元,占全市财政总支出的5.57%,人均卫生事业费19.7元。卫生投入不足影响了我市卫生事业的发展。
2、防病治病任务重。伤寒、麻诊、肝炎等传染病在一些地区时有爆发流行,结核病发病率、死亡率近年呈上升趋势,性病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地方病、寄生虫病的危害较大,恶性肿溜、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百传染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也在上升,一些农民群众的卫生观念和健康意识淡薄,不良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构成了危害健康的巨大潜在威胁。
3、卫生资源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卫生资源城市明显高于农村,城市小而全的综合医院比较密集,缺乏专科医院,无功能齐全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所集中于城市,而农村卫生资源严重不足,基层乡镇卫生院房屋陈旧、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服务设施不健全,“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不健全,广大农民群众得不到基本的医疗服务。
4、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业务素质较低。据调查统计,县、乡、村卫生人员中大专及上学历占10.07%,中专学历占38.95%,无学历占50.08%,尤其是乡镇、村无学历所占比例更大。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专业结构与农村卫生服务需求、医学模式转变不相适应,人员不配套,设备简陋,医疗服务水平低。
5、常规设备投入不足,大型设备重复购置,造成有限资源的闲置浪费。
6、卫生行业管理体制不完善。多头办医、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使宏观调控难予进行,很难对区域内的卫生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利用。卫生监督体系不完善,卫生监督执法薄弱,依法行政得不到有效实施。
二、安顺市区域卫生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代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贯彻执行“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积极推进全市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不断深入卫生改革,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从整体上提高全市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水平,为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二)指导原则
从安顺市情和现有基础出发,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为导向,发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中心,突出农村卫生、预防保健、中医药三个战略重点,按照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强化基本卫生服务,确保人民群众最基本的医疗保健需求,改革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和重大疫情信息报告网络货物布局和功能,走内涵发展不主,内涵与外延相结合的发展的道路,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和卫生服务的综合效益。
1、坚持统筹兼顾原则。充分体现区域卫生规划综合性和全方位的特点,协调卫生服务的各个领域,统筹兼顾各类卫生资源的增量配置和存量结构调整。
2、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区域卫生发展必肱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3、坚持讲求效益原则。对卫生服务各领域按其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采取排序投入和保证重点优先投入的方针,采取适宜技术、设备和提倡资源共享,充分提高卫生资源的使用率,避免重复、低效益投入和浪费行为。
4、坚持全行业管理原则,把着眼点放在面向区域内的全全居民和农村,打破部门分管、条曜与地区分割的格局,发挥中心城市和农村卫生工作的作用,对本地区域各种隶属关系的卫生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由卫生行政部门实行全行业管理。
5、坚持超前意识和动态原则。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人口疾病等前瞻性预测,以及卫生需求变化的规律与趋势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同时根据对执行情况的评估分析进行调整与修订。
三、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一)总体目标
根据市政府提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奋斗目标,我市1001——2010年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经增进人民健康为中心,满足居民卫生需求为导向,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改革、发展和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和预防保健以及卫生执法监督体制。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和提高卫生整体综合服务能力。力争经过1—2个规划同期的努力(区域卫生规划每五年为一个周期),逐步建立起具有安顺市特色的,与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保障、预防保健、卫生执法监督”三大体系。使全市人民获得与安顺市国居民健康水平,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国家对西部地我规定的目标。
1、第一阶段(2001—2005年)
建立健全“一个中心、三大”,一个中习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三大体系即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健康保健体系和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加快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对区域内所有卫生资源总量实行全行业管理,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在宏观控制卫生资源总量的基础上,现存卫生资源存量进行结构性调整。促进医疗卫生服务供需平衡。到2005年,初步建立起符合国家要求、适应安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基本需求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健全农村“三级”防保网,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2、第二阶段(2006—2010)
引导卫生事业人民健康需求为导向,走注重质量和效益,以内涵建设不主的发展道路,实现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依靠科学技术的强大动力,引导卫生资源向预防保健、社区和农村流动。到2010年,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和人民]群众健康南非求的、比较完善的卫生体系,形成区域医疗、预防、保健、教学、科研配套、技术力量和设备比较先进的卫生服务需求,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网络完善、服务便捷、设施先进、技术高超、层次分明、管理科学、发展协调的新的卫生服务体系和管理体制。
(二)具体目标
1、平均期望寿命
到2005年,男性提高到7.86岁,女性提高到71.63岁。
到2010年,男性提高到70.44岁,女性提高到75.18岁。
2、妇幼保健
到2005年,基本普及妇女和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提供安全有效的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孕产妇系统管理率提高到80%以上,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65%以上,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提高到35%,孕产妇死亡率降至91.26/10万,婴儿死亡率降至52.23‰以下。
到2010年,孕产妇系统管理率提高到90%,儿童系统管理率达80%,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提高到40%,孕产妇死亡率降至85.56/10万,婴儿死亡率降至50.23‰。
3、农村卫生工作
以初级卫生保健为基础,不同层次,布局合理,建立健全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加强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建设,使村卫生室覆盖率到2005年达75%,提高其服务能力,农民群众能就近获得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2010年,村卫生室覆盖率达80%,并有掌握适宜技术的职业专业人才。农村初级卫生室保健以乡为单位,基本实现合格目标,初保工作达到小康型标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全市农业人口。中心卫生院实现“一无五配套”(无危房,人员、设备、房屋、技术、管理配套)。卫生知识基本普及,城乡居民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2005年,农村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94%,农村改水受益人口达到45%,农村自来水普及达40%,农村饮用卫生水人口达2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5%.2010年,农村健康教育覆盖率达97%,农村改水受益人口达6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65%,农村饮用卫生水人口达3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25%左右。
4、疾病预防与控制
传染病的总发病率明显下降,严格控制暴发流行。
2005年,主要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比2000年下降3%,计划免疫接种率达85%,四苗全程覆盖率为85%,食品卫生合格率达70%,公共场所卫生合格率达60%,劳动卫生监督合格率达50%,主要慢性病管理率达30/10万。
2010年,主要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比2005年下降5%,计划免疫接种率达90%,食品卫生合格率达80%,公共场所卫生合格率达70%,劳动卫生监督合格率达60%,主要慢性病管理率达60/10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民兵、疾病谱的改变,除继续加强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外,对慢性非传染病疾病危险因素进行综合预防,显著提高心脑血管、亚性肿瘤早期诊断、治疗率,降低死亡率,控制高血压的患病。消灭碘缺乏病、降低地方性氟中毒的患病率。
5、医疗卫生服务
搞好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到2005年,全市具备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3%县级以上医院通过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评审,20%中心乡镇卫生买空卖空达一级甲等医院。
6、中医工作
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加快市级中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步伐。
到2005年,完成一所市级中医院建设,20%乡镇卫生院开设中医科,同时充分发挥县级中医院的优势和特色,充分挖掘、整理和推广我市传统的中医药技术,坚持中西医并重,共同发展,互相补充,增减一批具有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以上的中医骨干,特别是农村的中医骨干,为人民群众提供“简、便、效、廉”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
7、医学教育及科研工作
大力发展医学教育,引进先进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技术,注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素质的提高。
到2005年,80%以上的乡村医师达到中专及以上水平。
到2010年,县及县经上医院(中医院)95%临床医生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90%乡革医生达到中专及以上水平。
8、卫生监督工作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下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卫生部《关于卫生监督体制改革意见》的要]求,加大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力度,调整、归并、集中各项卫生监督职能,组建市、县卫生监督所及中心乡镇卫生监督派出机构,承担综合卫生执法监督职能。
9、推进城乡医疗保障制度
2005年,在城市逐步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推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在农村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抓好磨损型农村合格医疗试点工作。
2005年,全市城乡医疗保障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四、区域卫生发展的对策措施(包括区域卫生资源的配置规划和其他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一) 卫生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
1、实行全行业统一规划和管理。
2、卫生资源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相适应。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边规划、边调整。
3、规划总量,调整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质量,公平与效率兼顾,加强内涵建设,提高科技含量,推进现代管理,注重成本效益,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服务质量。
4、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加强农村卫生、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妇幼卫生工作,重视和发挥中医药在卫生服务中的作用。
5、积极创造条件,推进基层卫生、计生资源整合,达到优势互补,更地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卫生技术服务。
6、发挥政府的市场两个方面的作用,规划调控与市场配置相结合,严格执行医疗机构、比业人员、医疗应用技术、大型卫生队伍,取缔非法行医。
(二) 区域卫生资源的配置规划和其他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根据职责明确、功能互补、能级清晰、布局合理、方便群众的原则,按城乡卫生服务需要设置。根据安顺市各县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为满足区域内人群对医疗卫生保健的不同需求,将安顺市划分为三个区域(见附件二),对卫生资源采用不同的配置标准。
各区域应严格按配置标准执行(配置标准见附件三、四、五)。
1、卫生机构配置
控制综合医院的数量,发展专科医院,以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为重点,合理布局医疗机构。
市城区综合医院3所(市第一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市级中医院1所,市级传染病(区)院1所,医疗急救中心1所,疾病控制中心1所,妇幼保健院1所,卫生监督所1所,中心血站1所,具有增减大专以上学历的医学教育机构1所,每个规划社区设置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若干社区卫生服务站。全市设置民营医疗机构250家。
根据城市划分的社区范围,服务人口的我少设相应数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难于有效覆盖的区域,设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补充,可择优鼓励现有基层医疗机构经过规模较小的综合医院可根据自身特色优势向专科医院转型。设置的专科医院为妇幼保健、急救、传染、皮肤泌尿、口腔、烧伤、血栓病、康复、护理、肿瘤、心血管、精神病等专科医院。对向社会开放准入条件的门诊(所)、个体诊所进行清理整顿,符合社区卫生服务准入条件的门诊部(所)及个体诊所可纳入社区卫生服务管理。
五县城区各设综合医院1所,传染病(区)院1所,疾病控制中心1所,妇功保健站(所)1个,卫生执法机构1所。平坝县、普定县、镇宁自治县设中医院各1所,关岭自治县、紫云自治县“十五”期间可在加强综合医院内中医科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多渠道引进或自办中医院1所。县城内不设卫生院,设相应数量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黄果树名胜风景区设卫生综合防治机构1所(含医疗急救、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功能)。
全市设中心乡镇卫生院32所,重点发展成为区域医疗、保健、疾病预防控制指导中心,设一般卫生院50所,主要保证基本医疗服务、疾控、保健任务的完成,除卫生院所在村不设村卫生室外,其余行政村可设1个卫生室。
2、卫生人力资源配置
以执业医师和执业护士为重点,以居民卫生服务需求量和医师标准工作量为依据,充分考虑服务人口、经济状况、自然条件等因素配置。
2005年,执业医师发展在2200人以内,一类地区每千人口0.9名,二类地区每千人口0.82,三类地区每千人口0.61.执业护士发展在2200以内,执业护士平均每千人口0.82名(配置标准见附件二)。
疾病控制机构人员每万人口1.5—1.9(即406—524人),妇幼保健机构人员每万人口0.4—0.6(即108—162人)。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按城区辖区内每万人口配备2名全科医生标准配置。
每个村卫生室配置乡村医生1名,计生员1名。
其他各类医技人员和行政工勤人员配置标准由有关部门按照国家规定和工作需要配置。
3、床位配置
我市各类地区2001—2005年床位配置数量标准(见附件二、三)。
全市医疗机构总床位数发展在4400张以内,其中一类地区每千人口床位2张,总数发展在2449张以内;二类地区每千人口床位数1.6张,总数发展在1306张以内;三类地区每千人口床位数0.9张,总数发展在622张以内。非营利性]医院可按核定床位数数的10%—20%适量设置特需床位数。
4、大型医用设备配置
一类地区X—CT4台,磁共振1台,医用直线加速器1台,彩色超声波诊断议3台;二类地区X—CT2台,彩色超声波诊断议2台;三类地区彩色超声波诊断议1台(见附件四)。
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应根据卫生部关于《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应用管理暂行》,由卫生部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两级管理。实行《大型医用设备许可证》、《大型医用设备应用许可证》、《大型医用设备上岗合格证》的管理制度。
(三)区域卫生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1、改革和完善卫生体系,推动全市公共卫生事业全面发展
(1)改革和完善卫生体系,推动医疗服务体系。建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合理分工的医疗服务模式,我市医疗服务体系和调整与建设,要坚持“合理控制综合医院数量和规模,坚持提高质量 ,适当发展专科医院,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组织,整顿规范个体办医”的方针。根据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增加投入,改善综合医院的基本条件,驾驶内涵建设,提高诊治水平。根据疾病谱的变化和区域居民需求,通过对现有医疗机构的结构调整,加强专科医院建设,发展和完善医疗体系,对现有卫生资源进行调整,通过转变服务模式、调整服务功能,使城区及区以下医疗机构向集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和常见病、多发病、诊数明确的慢性病的治疗和康复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在农村卫生改革工作中,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等部门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务院发[2001]39号)精神,全面落实补级卫生保健工作,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改革卫生管理体制,健全卫生服务网络和市、县、乡、村村民组五级信息网络建设,建立适应农村经济体制要求和社会发展状况,具有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功能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2)改革预防保健体系,组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防疫保健工作的需要,遵循“区域覆盖”和“就近服务”原则,对现有防疫机构进行合理调整,组建各级疾病控制中心,履行综合性疾病预防控制职能。建立健全妇幼保健机构,强化妇女生育保健、儿童健康保健服务工作。
(3)改革卫生监督体系,组建卫生监督所,建立健全卫生执法监督体系。按照卫生部《关于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意见》(卫办发[2000]16号)的要求,根据依法行政、正事分开和综合管理的原则,将各项卫生监督职能集中,组建各级卫生执法监督所,行使卫生执法监督职能。
2、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建议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和规定,完善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网络报告系统,实现县级以上医疗卫生单位以国家、省、市疾控机构网络的联网,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指挥系统和市、县两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队伍。建立完善市、县(区)传染病区,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加大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力度。按照“就近、安全、迅速、有效”的原则,建立以“120”特服务号为主体的院前急救网络,健全紧急救援网络体系的运行机制。
3、深化卫生资源增量配置
完善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医疗技术应用、大型医用设备等医疗服务要素准入制度。
4、调整卫生资源厚量
(1)大力推进现有医疗资源的调整,对医疗服务量长期不足,难以正常运转的医疗机构,要根据区域内居民医疗服务需求变化和自身特点,对其资源进行重组。对床位使用率长期低下的科室,要予以指导合并、转型。
(2)对向社会开放的门诊(所)特别是个体论据进行清理整顿和规范,非法的坚决取缔,会合准入条件和标准的予以鼓励,对多次教育、指导和帮助仍不符合条件的予撒销,不符合规划的调整合并,转型型社区卫生服务空白点,对符合社区卫生服务准入条件的门诊部(所)及个体行医可纳入社区卫生服务管理。
(3)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合理配置卫生人力资源。要按照中组部、人事部、卫生部《关于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人发[2000]31号)要求,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医疗机构不断深化内部运行机制改革。
5、改革和完善配套政策
(1)落实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政策。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13号文件,政府对卫生投入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
(2)按照财政部、国家计委、卫生部《关于卫生事业补助政策的的意见》(财社[2000]17号)要求,规范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范围和方式,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要优先向农村卫生、公共卫生、社区卫生和中医药事业倾斜。乡镇卫生机构上划到县级人民政府管理,经费预算指标相应上划到县级财政。
将市、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突出性公共卫生事件和改善乡、村级医疗卫生条件及卫生执法监督机构履行卫生管理和监督职责的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逐年有所增加,形成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稳定增长的保障机制。
疾病控制和妇幼保健等化共卫生事业机构向社会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预算和单位上缴的预算外资金统筹安排。
政府举办的县及县以上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以定项补助为主,由同级财政予以安排。
(2)完善卫和服务人格政策。各级物价、卫生部门要按照国家计委、卫生部《关于改革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的意见》(计价格[2000]962号)要求,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形式,对医疗服务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调整不合理的医疗服务价格,适当提高医疗服务技术性收费标准,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费。社区卫生服务收费,应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3)建立分级监测和评估制度。将实施区域卫生规划有关统计指标纳入政府统计和卫生专业统计调查范畴,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区域卫生规划实施情况,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市政府有关部门包括卫生局、财政局、环保局、物价局、药品监督局、统计局等部门对区域卫生规划的实施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监测评估。
6、建立区域卫生规划的监督与指导制度
各级政府,特别是卫生行政部门要主动向人大、政协汇报并接受其对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监督和建议,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团体、新闻媒体、社会舆论和人民群众对区域卫生规划实施中的监督作用。
五、区域卫生规划的实施评价
1、评价目的其主要目的:(1)全面了解规划制定与实施各个阶段的各项活动的进展及其有关信息形成共识;(2)增强规划管理者、实施者的规划意识,学习掌握规划管理技术与方法,指导规划实践;(3)使规划决策者在进行各项规划活动的决策中避免盲目性,提高科学性,在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做出抉择;(4)保障规划在既定的方向下推进的可持续性,加速规划制定与实施的进程。
2、评价内容:包括区域卫生规划的适合性、确切性、进度、效率、效果、影响及卫生资源分配与利用的公平性等7个方面。适合程度与确切程度评价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阶段进行;进度和效率的评价则每年进行一次;对效果的评价间隔应长一些,才能反映出规划的成效;对影响的评价则至少在规划实施5年以后。
(二)区域卫生规划的评价指标
区域卫生规划评价指标与标准在区域卫生评价过程中,指标和标准是评价工作的依据和工具。要获得预期的评价工作成效,必须选择和使用一等比例相互关联的指标,并确定相应的标准。区域卫生规划目标的确定是为了明确和规定要达到的目的与方向。区域卫生规划目标的确定是为检查规划目标的实现程度与进度。通过动用指标和标准,直观、客观地评价规划的完成情况,发现问题与差距,以利于有的放矢地纠正与调整规划活动。
在选择指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有效性原则:即确实能恰当地反映所要衡量的变化。(2)灵敏性原则:指标的灵敏性是指能够及时、准确地对变化作出反应,即灵敏度高。例如在对社会经济及卫生状况的评价指标中,婴儿死亡率被认为是最具灵敏性的指标 .(3)特异性原则:即特异的标识某地确定方面的变化。(4)可靠性原则:指不同人在不同时间和地点进行测量的结果应是一致。(5)可得性原则:指标所需要的数据和资料是易惧到的。(6)可操作性原则:即评价指标数据的惧与分析在技术上是可操作的,所花费的成本是可支付的。
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对区域规划评价的指标体系可分为三大类:投入指标、过程指标和产出指标,投入指标反映规划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的投入数量与规模。过程指标也知名人士工作指标,反映利用各类资源的投入在实施规划中的进展及变化,包括资源的利用和服务的提供两方面,它与投入指标的比较可用以评价资源利用的效率。产出指标反映了规划实施后的成效与结果,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的比较分析可反映规划的成本效益。具体实施中又分以下四类:
1)资源投入指标:①卫生事业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②防保经费占卫生事业经费比生;③科教经费占卫生事业经费比重;④人均卫生总费用;⑤人均卫生事业经费。
2)资源占用指标:①人均卫生全行业固定资产占用额;②千人口卫技人员数;③千人口防保人员数;④千人口医院病床数。
3)资源利用指标:①公费、劳保医疗覆盖率;②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③计划免疫四苗覆盖率;④孕产妇系统管理覆盖率;⑤村了生室覆盖率;⑥医疗机构每一职工实现的平均综合工作量;⑦县及县以上医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⑧乡镇卫生院病床平均利用率。
4)资源利用效果(居民健康水平)指标:①婴儿死亡率;②幼儿(1—4岁)死亡率;③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④孕产妇死亡率;⑤平均期望寿命。
附件三 2005年安顺市各县(区)床位、执业医师、执业护士配置标准
附件四 2005年安顺市各县(区)床位,执业医师、执业护士配置标准(千人口计)
附件一:
测 算 说 明
一、以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年末人口数为测算基年人口数。
二、按照省委八届五次全会提出的“十五”期间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0.5个百分点的要求,结合全市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工作力度的加强,考虑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幅度。
三、一般地、死亡率相对稳定,而随着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的逐步改善,在一定程度上会使人口死亡率(特别是新生儿和孕产妇死亡率)略有降低,但全市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加也会在一这一程度增加死亡率概率,据此考虑人口死亡率的降幅。
四、政策生育率系按《贵州省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的生育政策和全市农业人口比重,少数民族农业人口比重及城镇人口毕生进行测算。
五、结合全市经济文化发展带来的的生育观念的转变和城镇化加快,使非农业人口比重逐渐增加的实际,考虑政策生育率的降幅。
六、从第四次人口普查至第五次十年间,全市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计算全市2005年、2010年、2020年的人口总量,用以检验方案测算人数和平均增长率。
七、依据上述原则:
1、以市委、政府确定的2003年人口出生率和计划生育率指标为控制变量,测算出方案(1),末考虑政策生育率和机械变动。
2、不考虑机械变动,以政策生育率和市委、政府确定的2003年计划生育率指标为控制变量,测算出方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