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法规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乡企局关于加快全省乡镇企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

黑政办发[2000]60号

颁布时间:2000-12-13 00:00:00.000 发文单位: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各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直属单位: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省乡企局《关于加快全省乡镇企业结构调整的意见》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00年12月13日

  关于加快全省乡镇企业结构调整的意见

  (省乡镇企业管理局 2000年11月27日)

  经过20年的发展,我省乡镇企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逐步改变和调整了农村传统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就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对全省经济结构特别是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99年全省共有乡镇企业24.1万户,实现增加值254.9亿元,同比增长16.1%,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8.8%,占全省农村社会增加值的40%。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产业结构有所优化,乡镇工业占乡镇企业总量比重已由90年代初的50%提高到73.5%,乡镇企业中工业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工业内部结构趋向合理,轻工业比重已达44.6%,乡镇企业在立足当地资源开发的同时,已开始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领域拓展。产品品种多样化,精深加工产品逐渐增多。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省乡镇企业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一是在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1999年第三产业占乡镇企业总量比重仅为14.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5个百分点;二是在工业结构中,轻工业的比重比全国低8.8个百分点,乡镇工业仍以当地资源加工为主,加工深度、加工层次不高,工业结构趋同性严重,尚未形成各自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三是从布局结构看,乡镇企业规模较小、过于分散的情况仍较严重;四是从产品结构看,我省乡镇企业初加工产品多,名牌产品少,产品质量不高,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开发不足。面对这些矛盾和问题,如不加快结构调整,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将影响到我省乡镇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加快乡镇企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促进乡镇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

  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国家产业政策为依据,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我省的资源优势,突出农业产业化、第三产业等发展重点,依靠科技创新改造传统产业,通过加快改造,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工艺水平、装备水平。在保持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促进乡镇企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的优化。

  二、结构调整的原则

  (一)坚持发展与提高并重的原则。我省乡镇企业地区间发展不够平衡,结构调整应有所区别。即大中城市郊区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加速提高企业素质、产品档次、竞争能力和管理水平为重点,发展规模企业;其他地区应立足资源,以发展为主,尽快形成群体优势。

  (二)坚持突出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要依靠黑龙江农业资源、生态资源的优势,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别是发展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多数地区和企业要把工作重点入在与大企业协作上,放到适宜小规模经营、具有专业化分工优势的产品和服务上,放到劳动密集且为消费者提供便捷服务和旅游等第三产业上。

  (三)坚持扶优扶强,发展规模经济的原则。对于已确定的和有潜力的不同层次的骨干企业,要重点扶持,促其尽快调整结构,确立自身的主导产业、主导产品,发挥优势,带动整体发展。

  (四)坚持科技先导的原则。坚持高标准起步,新建和改造企业都要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新产品放在首位,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走内涵发展的道路。

  (五)坚持布局相对集中的原则。要充分发挥大中城市周边、小城镇、工业小区的载体作用,引导乡镇企业向这类地区集中,发挥聚集效应,以促进农村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

  三、结构调整的目标

  通过5年的努力,进一步增加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中所占比重。乡镇企业增加值从1999年占全省农村社会增加值的40%上升到2005年的50%,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占全省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从1999年的16.5%上升到2005年的20%,农村人均收入中乡镇企业的比重由1999年的450元(占农村人均收入的20.8%)上升到2005年的673元左右(占农村人均收入的24.2%)。同时,乡镇企业各产业、行业之间要实现优化调整。主要是:乡镇企业一、二、三产业比重由目前的1.8:83.4:14.8调整为1.5:75:23.5.工业结构中轻重工业比重达到55:45.利用高新技术,资源精深加工的比重增加,整体素质提高。外向型经济占总量的比重明确提高。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由1999年的2个增加至5个,全国东西合作示范区由1999年的18个增加至20个,大幅度提高乡镇企业的聚集度,乡镇企业营业收入的30%来自各类乡镇工业小区和小城镇。

  四、结构调整的方向

  第一产业调整方向:充分发挥我省生态环境良好和资源丰富的优势,重点发展观赏型、休闲型、旅游型农业;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突出发展绿色产业,为市场提供名优新特的农副产品,尤其是利用我省地缘优势,发展外向型农业。

  第二产业调整方向:工业以提高技术、工艺、设备水平和加工程度为主。一要强化现有优势,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改造传统产业,加快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主导产品的升级换代。二要挖掘潜在优势,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围绕农业产业化推进,搞好农副产品的延伸加工和大规模、集约化生产,要以生产绿色食品为重点,开发新资源、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三要调整布局结构,引导企业向工业小区、小城镇和大中城市郊区相对集中,解决乡镇企业布局分散、重复建设、污染难于治理等问题,发挥其聚集效应,节约土地和资源,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今后新建企业原则上要在工业小区和小城镇兴办。制定优惠政策,引导有条件的老企业向小区集中。四要尽快提高工业企业的工艺、技术、装备等水平,加快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大多数乡镇企业的工艺装备设备水平要达到国内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骨干企业的设备水平达到国内90年代末和当前国际先进水平。五要鼓励骨干龙头企业加快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尽快加入互联网,共享国内外信息2资源,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增强与外界的联系。建筑业以提档升级,发展规模企业为主。要提高企业资质水平、更新设备、充实技术人员、组建各种类型企业集团,围绕工业小区、小城镇建设的需要,逐步发展壮大。

  第三产业调整方向:依托我省地缘和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和饮食业;围绕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大力发展交通运输、商品流通、文化娱乐等行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保鲜、仓贮、运输业。努力培育为企业和农民提供信息服务的各类组织。

  五、推进结构调整的主要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力推进结构调整。各级政府要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本地实际、特色突出的乡镇企业结构调整规划,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为结构调整创造宽松环境。要明确工作职责,主要领导负责,定期研究这项工作,分阶段组织推进,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为乡镇企业结构调整提供信息、服务和指导,及时向乡镇企业宣传国家和省的产业政策、调整方向,使乡镇企业结构调整符合市场变化的要求,避免盲目性。

  (二)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抓好技术创新。逐步建立健全乡镇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改变乡镇企业产业层次低、产品科技含量低、管理和科技人员素质偏低的局面,把乡镇企业结构调整逐步引导到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的轨道上来。鼓励乡镇企业与科研部门、国有企业加强合作,提高乡镇企业吸收、运用和自主开发新技术的能力。

  (三)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搞好机制创新。要积极推进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个体私营企业规范管理为重点的多种形式的改革,进一步明晰产权、拓宽投融资渠道,促进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和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引导骨干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组建企业集团,形成规模经济优势;大力发展个体私营企业,鼓励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要充分调动投资者、经营者和职工的积极性,不断完善企业分配、用人、监督、积累等方面的经营机制。各级乡镇企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规范、完善改革的内容、方法和步骤,提出配套措施,以改革推动结构调整。

  (四)加快乡镇工业小区建设,引导乡镇企业相对集中发展。各地要加大对乡镇工业小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制定优惠政策,优化其软、硬环境,增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要解决好小区的用地和户籍问题,解决好其他乡、村进小区办厂统计分账等问题,使乡镇企业逐步向工业小区和小城镇集中,优化乡镇企业的布局结构。

  (五)加强企业管理和各类人才的培养,提高企业整体素质。要加强企业管理,向管理要效益,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通过各类教育和培训,提高企业家和管理人员的经营管理能力,提高科技人员的现代知识水平。要制定积极的人才政策,引进、培养各类人才,实施能人带动策略,充分调动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积极性,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