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法规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亚市质量兴市工作方案的通知

颁布时间:2005-05-30 00:00:00.000 发文单位: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各镇人民政府,各区管委会,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三亚市质量兴市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00五年五月三十日

  三亚市质量兴市工作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切实落实国务院发布的《质量振兴纲要》(1996年——2010年)的要求,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质量监控社会管理长效机制,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增强全民质量意识,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升经济竞争实力,大力推动“一省两地”产业发展战略和生态省建设,实现我市“一市两都三中心”的发展战略,从而达到质量立市、质量兴市和质量强市,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省质量兴省工作方案的通知》(琼府〔2004〕66号)和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三亚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三亚市质量振兴实施计划的通知》(三府办〔2002〕163号)的要求,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振兴三亚经济为目标,以提高质量和产业素质为重点,坚持政府引导、部门协作、企业自主、社会参与,大力实施以质取胜战略,把质量兴市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的系统工程,与“一市两都三中心”、科教兴市、生态市建设、依法治市等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作方略,促进三亚经济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二、组织领导

  市政府成立三亚市质量兴市工作协调小组,负责质量兴市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宣传教育、考核检查等工作。组长由市政府市长担任,副组长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各分管副市长担任,负责协调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副秘书长和三亚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担任总协调,成员由市发展和改革局、市科学技术与信息产业局、市农业局、市建设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境保护局、市交通局、市海洋与渔业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局、市旅游产业发展局、三亚质量技术监督局、三亚工商行政管理局、三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三亚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负责人组成(具体名单见附件)。

  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三亚质量技术监督局,由该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协调和推进质量兴市工作。

  各区、镇和各部门应成立本单位质量兴市工作的领导机构,按照市质量兴市协调小组的统一部署,结合本单位的职责及实际,组织抓好质量兴市各项工作的落实。

  三、主要目标

  从现在起,经过6年的努力,到2010年我市质量水平达到以下目标:

  (一)总体质量目标

  建立基本满足本市市场需求的检验检测体系,生产加工企业消灭无标生产并按标准组织生产;计量器具强制检验合格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全市企业基本建立质量管理体系,120家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培育1个中国名牌产品,1个国家免检产品、20个省名牌产品和5个省政府质量奖企业;较大型商业企业和主要旅游窗口单位服务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竣工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在全市范围内消除行业性、区域性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现象;通过质量兴市工作,从根本上提高我市主要产业的整体素质和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使我市的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跨入全省先进行列。

  1、产品质量目标。普遍推行产品质量认证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40家企业通过有关质量认证;主要工业产品有85%以上按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市场商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0%以上,重点工业产品可比性跟踪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100%,培育10个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

  2、工程质量目标。竣工工程质量和安全、卫生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竣工工程质量必须100%合格并通过竣工验收备案,其中工程优良率达到50%以上。

  3、服务质量目标。铁路、交通、民航、邮电、商业、旅游、医疗卫生,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等服务行业,服务质量均基本达到国际标准;针对各种服务行业,相应制定地方标准并贯彻实施;重点服务行业积极贯彻实施GB/T19004标准,建立有效运行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80家以上服务企业(旅游服务景点100%)通过国际质量认证。

  (二)重点行业质量目标

  1、热带高效农业。制订具有三亚地方特色又有国际品位的农产品地方标准15个以上,全面实施国家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卫生强制性标准。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92%以上;建立健全主要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2008年以前建成一个琼南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技术力量最强的无公害检测中心,通过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认证后投入使用,并面向社会提供检测服务,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数据。加强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工作,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工作,主要农产品通过质量认证,使上市的农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标准,推广使用无公害农产品专用标志,出口农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标准和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建设5个国家级或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培育10个以上在国内外市场认知度较高的三亚市名牌农产品。农产品质量居国内先进水平,部分热带农作物产品和热带水果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休闲度假旅游业。全面推行旅游行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推进三亚市旅游业与国际接轨。在旅游规划管理方面,推行《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和《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在旅游区(点)管理方面,推行《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在旅游饭店管理方面,推行《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4308-2003);在旅游质量管理方面,推行《旅行社出境旅游服务质量》和《旅行社国内旅游服务质量要求》行业标准,推行《导游服务质量》(GB/T15971-1995);在旅游汽车管理方面,推行《旅游汽车服务质量》行业标准。全市宾馆酒店的星级评定率达85%以上,所有四星级以上宾馆酒店、重点景区、机场、车站、码头及其他重点旅游服务企业通过ISO9000或ISO14000族标准体系认证。建设全市旅游质量管理体系和旅游服务投诉网络,开展游客满意度测评和服务质量跟踪活动。用优质服务全力打造三亚诚信旅游品牌,把我市的旅游产业做大做强,把我市建设成为国际旅游优秀城市。

  3、商业服务行业。制订各种服务地方标准10个以上,推行服务行业国家标准;实行产品质量负责制,建立健全商品进货把关制度,做好商品质量索证验收工作,商场基本杜绝销售假冒伪劣商品。重点服务行业贯彻实施GB/T19004《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重点商场、饭店、银行、邮电、医院、社区等窗口服务单位,采用先进管理方式,服务质量达到国际标准,有15家以上企业通过相关质量认证。

  4、食品行业。全面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让消费者吃上放心食品;重点企业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HACCP食品安全控制体系认证,食品质量安全、卫生指标达到国家强制性标准;培育2个以上省名牌产品,使我市相关产品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5、水产品加工业。消灭无标生产现象,建立水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检测监控体系,较大型企业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HACCP食品安全控制体系认证,上市水产品质量符合质量安全卫生国家标准,出口水产品质量符合出口国国家标准,水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6、建材行业。建材行业整体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水泥、人造板、混凝土等产品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组织生产,产品质量达到省内先进水平。较大型企业通过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产品通过质量认证。

  三、实施步骤

  (一)第一阶段(2005年至2006年):全面启动质量兴市工作。建立质量监管长效机制,并开始运转。完成对全市生产企业的质量状况调查,分类建立完善的企业质量档案。扶持和培育5个省级名牌产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和监管力度。确保在全市范围内不出现量大面广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活动。加强标准化技术基础工作,完善本市工业、农业、服务业标准体系,确保生产企业按标准生产,督促重点行业的主要工业产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加强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提高质量监管和服务的技术能力;加强计量技术基础工作,做好强检计量器具的备案,确保强检计量器具的检定率达到90%以上;加强市场准入和认证认可工作,大力推行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积极开展相关质量认证工作,有35家企业通过相关质量认证。

  (二)第二阶段(2007年至2008年):大力提高全社会质量意识,企业普遍树立以质取胜的生产经营理念;完善质量兴市的各项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和工作内容,确保质量监管长效机制有效运转;加强检验检测、标准化、计量、认证工作,建立起适用于我市经济发展的质量技术基础;通过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工作,推动我市优势产业、支柱产业、重点企业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树立一批以质取胜的典型企业和产品,培育名牌产品12个,通过认证的企业85家。

  (三)第三阶段(2009年至2010年):普遍推行产品质量认证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有120家以上企业通过相关认证;优势农产品、主要工业产品和旅游服务业质量基本达到省内乃至国内先进水平,培育20个省级以上名牌产品。企业全部按标准组织生产,重点产品合格率达到100%,市场商品抽检合格率达90%以上;质量监管长效机制有效地发挥作用;检验检测体系以及标准化、计量、认证工作符合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要求;我市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跨入全省先进行列。

  四、主要措施

  (一)建立质量兴市长效机制

  1、建立质量兴市目标责任制。市质量兴市协调小组办公室根据各区、镇和各部门制定的质量兴市目标计划,编制相应目标责任,确定考核项目、内容与方法,按年度逐项考评质量兴市目标落实情况。检查考评结果报市政府,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市政府将对年度考核不达标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连续两年不达标的给予黄牌警告,限期整改。

  2、建立健全质量工作规章制度。各区、镇和各部门根据质量兴市工作的分工,研究制定各区、镇和各部门质量工作规章制度,切实加强本地产(商)品的质量监管,把工作重点从注重具体事务管理、具体项目审批转移到宏观管理、研究制定规划和政策、加强日常质量监管上来,从集中专项整治行动转移到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管理上来。

  3、建立质量管理应急预案制度。为了正确、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种突发性质量事故,力争将各种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各区、镇和各部门应组织制定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紧急预案。

  4、建立质量工作问责制度。严厉查处因工作失职、渎职造成重大质量事故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员。

  (二)政策引导,扶优治劣

  1、实施名牌发展战略,促进我市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一市两都三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努力开发“三高”产品及旅游产品;加强对实施名牌发展战略的指导,坚持“扶优扶强”的原则,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名牌产品生产企业流动。鼓励并支持企业加强联合,把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企业申请省级以上质量奖、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的评定评价工作,多方面保护名牌企业、名牌产品的合法权益。

  2、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全面提升我市企业和产品的信用水平。以政府引导、市场推进、企业为主、社会评价为原则,加快制订企业等级的评价方法与标准,把依法注册、依法纳税、公平买卖、财务管理、债务管理、资产管理、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质量认证和规章制度等作为评价指标,构建企业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促进企业增强纳税意识,提高企业的纳税信用水平。发挥信用中介机构的作用,重点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推动企业信用等级的评定工作,完善对企业财务失信、质量失信、债务失信行为的通报和惩罚机制。

  3、完善质量兴市服务体系。积极发展质量公证和咨询等中介机构,为社会提供检验测试、产品认证、质量体系认证、信用评价、工程和设备监理等方面的服务。

  4、建立质量兴市奖励制度。市政府专门安排一定的奖励资金,对取得名牌产品、著名商标、质量奖的企业进行奖励,每年评选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对质量兴市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守信用的单位、优良工程及文明服务单位给予一定的奖励。并设立专项资金,开展质量兴市的各项具体工作,比如:制定农业标准和服务标准并推广普及,鼓励企业进行质量认证,建立并完善质量检测体系,开展质量兴市年度考核等。

  (三)突出主体,加强自律。

  企业是质量兴市的主体。引导广大企业按照质量兴市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行业自律要求,以市场为导向,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和“质量是企业生命”的经营理念,实施名牌战略,增强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和法制意识,积极研究、开拓市场,主动接受用户(顾客)、社会和政府的监督;积极开展转机制、抓管理、练内功、增效益和质量兴业等活动,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进效益,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

  1、面向市场,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引导企业面向市场,以满足用户和消费者的需要为目标,确保检验检测设备经费的投入,对新产品开发投产实施严格的质量评审和质量跟踪,积极采用国际先进标准,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现有产品质量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发展目标,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将质量工作纳入企业业绩考核体系,完善企业内部质量考核制度。

  2、加强技术管理,提高质量水平。要严格执行相关产品、服务标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建立健全企业标准化体系;加强计量检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计量在提高质量、节能降耗、提高效益方面的作用;大力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深入开展质量改进、质量攻关、降废减损等活动,并积极开展认证工作,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不断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四)加强宣传,全民参与。

  1、强化质量意识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采取多种形式,在全社会普及质量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分层次抓好各类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一是抓好各级领导的质量意识教育。每年由市质量兴市协调小组组织举办培训班,对各级领导和企业法定代表人集中进行1~2次质量法律、法规知识的教育。二是抓好职工的质量意识教育。企业应把质量意识教育列入职工教育的重要内容,并有计划、分阶段地开展,年度质量意识教育不得少于4次。三是抓好人民群众的质量意识教育。每年结合开展“质量月”、“质量万里行”、“3˙15保护消费者权益日”、“百城万店无假货”等活动,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质量法律、法规知识。通过教育,使各级领导、企业法定代表人和公民了解质量法律、法规对其责任、义务的规定和要求,增强质量法制观念,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投身质量兴市事业,形成全社会重视质量、人人为质量兴市做贡献的氛围。

  2、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对质量兴市工作的导向作用。市内新闻媒体应对质量兴市工作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报道,引导全社会重视质量,支持质量工作。对国家、省政府和市政府表彰的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和个人,名牌产品生产企业,以及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长期保持稳定的企业,进行大力宣传,及时总结、推广企业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

  附件:1.三亚市质量兴市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名单2.各区镇及市有关部门工作职责(略)

  3.三亚市质量兴市工作年度考核细则(略)

  附1:三亚市质量兴市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陆志远(市政府代市长)

  副组长:

  张 琦(市政府常务副市长)

  郑佩琪(市政府副市长)

  陈家忠(市政府副市长)

  方中里(市政府副市长)

  成 员:

  张 可(市政府副秘书长)

  符以雄(三亚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

  石 福(市科学技术与信息产业局局长)

  孙鸿彪(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

  陈 阵(市农业局副局长)

  钟勇保(市建设局副局长)

  崔海龙(市交通局副局长)

  陈福利(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

  李建军(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

  邢 川(市商务局副局长)

  韦迪雄(市卫生局副局长)

  张振更(市海洋与渔业局助理调研员)

  陈明纠(三亚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

  赵 卫(三亚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

  陈百川(三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王裕雄(市旅游产业发展局副局长)

  陈世雄(三亚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