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政[2006]26号
颁布时间:2006-02-20 14:10:57.000 发文单位:西宁市人民政府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局、委、办:
《西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西宁市十三届人大七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六年二月二十日
关于西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关于纲要报告的决议
(2006年1月24日西宁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主席团第三次会议通过)
西宁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骆玉林市长所作的《关于西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审查了《西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会议充分肯定了“十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长足发展,是西宁市发展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同意“十一五”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各项措施以及今年工作的安排。会议决定批准《西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骆玉林市长所作的《关于西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
会议指出,“十一五”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纲要》面向未来,立足实际,科学全面,重点突出,符合各族群众意愿,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行动纲领。全市各族人民、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急迫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纲要》的顺利实施。
会议强调,全市各级人民政府要牢牢把握发展与和谐的主题,把已经确定的各项任务和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会议号召,全市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体会议精神,在市委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奋发进取,抓住机遇,扎实工作,为全面完成《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为把西宁建设成为山青水秀、文明开放、人民富裕、和谐稳定的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
西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时期。《西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根据中央第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省委十届七次全委会及市委十一届九次全委会关于 “十一五”发展的总体要求,对“十一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进行了总体规划。更具体的目标、任务、措施及建设项目在区域规划、专项规划、年度计划中细化和落实。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
一、“十五”回顾
“十五”时期,全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性机遇,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开拓进取,奋力拼搏,提前一年完成五年计划,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达到206.27亿元,是2000年的2.2倍,年均增速达到13.7%,高出“十五”计划2.2个百分点。2004年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2005年达到1221 美元。2005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1.79亿元,年均增长18.1%,超过“十五”计划6.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2%.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城市载体功能不断完善。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7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3倍。大力实施“扩市提位”战略,全市建成区面积达到75平方公里。南北过境公路、中心广场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工程相继建成。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森林覆盖率达2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38平方米,人均拥有水面1.5平方米,全年空气优良率达85%,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42%.
——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城市对外形象大幅提升。全力打造“中国夏都”品牌,深入开展“四创”活动,努力塑造文明、开放的城市新形象,实现了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的目标。工商企业已全部完成改制,国有资本基本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落实了第二轮土地承包政策,免征了农业税。取消了395项行政审批项目。五年新增外资企业120户,合同利用外资4.1亿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15.27亿美元,引进区外项目1133个,到位资金97亿元人民币,占西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22%.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发展。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8397元和2593 元,年均增长10.6%和11.4%,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9.2平方米。城镇低保人群全部实现了应保尽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社会化管理全面实行,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救助医疗保险制度。新建了6所中学,改造和新增中小学教学用房58.3万平方米。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电视、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
“十五”期间,我们牢牢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市步入了城市面貌变化最大、经济社会发展最快、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回顾五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的主要体会有:
一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西宁加快发展的思想基础;二是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西宁各项工作的核心任务;三是坚持推进体制创新,努力用市场化、社会化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是西宁加快发展的重要措施;四是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西宁加快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五是坚持争取上级支持和做好自身工作相结合,调动发挥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西宁加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六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团结一致,共谋发展,是西宁加快发展的坚强组织保证。
这些都为全市“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二、基础与环境
“十一五”时期,是西宁加快发展,富民强市,建设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从经济发展水平看,我市处于人均生产总值从突破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跃进的阶段,是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从市场化进程看,我市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处于继续以市场化为取向,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全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从工业化进程看,“十一五”时期,我市处于从工业化进程的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迈进的阶段,是工业加速发展、形成特色经济的阶段;从城市化发展阶段看,我市处于城市综合功能进一步配套完善,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要素从聚集向聚集与辐射扩散并重的转变阶段。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衡量,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城镇的平均水平,与西宁市作为中心城市的地位还不相称。经济总量小,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城市现代化水平与全国中心城市相比较,总体水平还不高,“市不强、民不富”仍然是基本市情。总体上看,“十一五”期间,我市仍将处于夯实基础、创造条件、突出重点、加快发展的历史阶段。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的机遇主要有:一是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战略,支持西部地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加快科技教育事业和特色产业发展,这是我市面临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机遇。特别是国家将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这为我们解决“三农”问题带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二是随着全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步伐的加快,东部沿海地区受土地、能源、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的影响,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趋势明显增强,有利于我市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加快经济发展。三是随着青藏铁路的建成和运营,我市作为连通西藏与内地的重要区域性中心城市,在资源开发、产业集聚、物流辐射等方面的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同时,藏羚羊申吉的成功,扩大了青海的影响,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的知名度,为我市加快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四是“十五”时期我市相继建成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带动作用的基础设施项目,工业园区从无到有,发展迅速,进一步夯实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同时,随着改革的深入、开放的扩大,已搭建起的“环湖自行车赛”、“青洽会”、“郁金香节”等平台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规模。五是省委、省政府对西宁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以及全市人民盼发展、求发展的强烈愿望和热情,都为我们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十一五”时期,我们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除体制、技术、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的约束外,从外部环境看,“十一五”时期,国家宏观调控将更加注重产业结构升级、控制投资规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自主创新,这对于经济主要靠投资拉动、产业发展层次比较低的我市来说,发展的压力和难度更大;国家控制高耗能产品的出口,对我市产业发展的影响将继续存在;全国市场化程度的迅速提高和资本流动受比较利益的驱动,决定吸引生产要素为我所用的地区间竞争更加激烈,“十一五”期间资本短缺仍然是制约我市发展的最主要瓶颈。从自身条件看,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自主增长能力弱。工业发展水平低,产业链条短,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经济特色不突出;农业基础薄弱,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农民增收渠道窄、难度大;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与发展需求不适应;社会事业发展不均衡,社会就业矛盾比较突出,困难群体比重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任务艰巨。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按照省委提出的完成“两大历史任务”以及实现“三个确保”的要求,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落实“五个统筹”,着眼于做强西宁、服务全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加快发展、构建和谐西宁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扩市提位、工业强市、服务业活市、科教兴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加大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的力度,加快培育和壮大特色经济,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确保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努力把西宁建成山青水秀、文明开放、人民富裕、和谐稳定的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十一五”期间我们要继续坚持“十五”以来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特别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特别要坚持以下原则:
——必须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既要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又要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不断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节约资源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紧紧围绕建设西宁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培育更具活力的创新主体,全面提升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
——必须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以加快城镇化进程为目标,坚持规划、建设、管理并重,统筹安排城市布局,完善城镇体系,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综合交通体系、能源供应体系、水资源保障体系。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提高城市综合应急减灾处理能力。进一步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切实改善人居环境,不断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人口、产业承载能力。
——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建立和形成中心城市、小城镇、农村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解决增加人民收入、扩大城乡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保障公共安全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抓住薄弱环节,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使全市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经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统筹对内对外开放,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增强在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能力。
二、发展目标
根据省委关于西宁要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上在全省起带头、带动作用;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走在全省前列,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在改革开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上为全省起到示范窗口作用;在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上为全省起到表率作用;在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上为全省起到表率作用,确保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全市“十一五”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人均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再翻一番;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综合功能进一步完善,新增建成区面积30平方公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扎实成效,城市形象大幅提升,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末降低百分之十五;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率先建立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西宁;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使西宁成为青藏高原区域内投资环境优良的创业城市,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改革开放的先行城市,内涵丰富的文化城市。具体目标为:
1、经济发展目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2010年实现人均gdp2550美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7%,累计完成9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年均涨幅控制在3%以内。进出口总额达到8亿美元。
2、社会人文发展目标:到2010年,城镇化率达到63%,工业化率达到50%.劳动人口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8人。城镇社会保障覆盖面达到9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新增城市建成区面积30平方公里,人均拥有市政道路面积达到8.5平方米。
3、人民生活发展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农村贫困人口五年累计脱贫28万人。城镇恩格尔系数降低为33%.城镇居民人均住宅使用面积达到23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平方米。
4、可持续发展目标: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到2010年全市总人口达到230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21万人。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末降低15%.森林覆盖率达到2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和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75%和90%.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
三、战略重点
“十一五”时期西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要把握全局,统筹兼顾,特别是要围绕经济总量、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翻番的目标,突出重点,切实在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特色工业、提升三产水平、完善城市功能、构建和谐西宁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突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增加农民收入新突破。充分利用西宁市的有利条件,搞好规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走在全省的前列,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通过政策扶持、市场引导、加大投入,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加快产业化步伐,创新经营模式,扩大劳务输出规模,逐步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实现增加农民收入新突破。
——突出发展工业经济,实现发展特色工业新突破。把推进工业化进程作为现阶段现代化建设的主攻方向,在加快发展特色加工业方面走在全省的前列,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全省资源开发相衔接,围绕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大力发展资源精深加工利用,发展适合自身特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建立以重化工业和高原特色资源加工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形成一批知名品牌、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实现特色工业发展新突破。
——突出做大三产总量,实现提升三产水平新突破。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繁荣城市经济、创造就业岗位的重要任务,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走在全省前列,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中心城市生产生活要素聚集的优势,坚持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方向,不断扩大第三产业总量,优化发展结构,提升产业素质,把旅游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实现提升三产水平新突破。
——突出提升城市品位,实现完善城市功能新突破。坚持以新区开发带动旧城改造,加快新城区开发建设步伐,拓展城市发展空间,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城市现代化的规划和建设,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提高西宁为全省服务的能力;深入开展“四创”活动,加快建设全国文明城市,高效能、高水平推进城市现代化的管理和经营,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在改革开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上为全省起到示范窗口作用;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环境优美舒心的人居环境,促进人口、资本、产业向城镇聚集,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为全省做出表率,实现城市功能新突破。
——突出统筹协调发展,实现构建和谐西宁新突破。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多层面、多渠道广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在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上为全省起到表率作用。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领域的改革和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改革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平安西宁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实现构建和谐西宁新突破。
第三章 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着力解决“三农”问题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揽农村工作全局,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题,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扩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产品生产规模,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农民转移和致富步伐,逐步把西宁建成全省高效农牧业生产基地和农业产业化发达的区域。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有计划地选择一部分条件成熟的农村先行搞好试点,扎实推进,全面展开,在全省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加强乡村规划、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切实整顿村容村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搞好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提高安全饮用水的普及率,“十一五”时期解决30万人饮水困难与安全问题。加快乡村公路建设,提高通达深度和等级。大力普及农村沼气、太阳能,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工程。加强广播、电视、电信“村村通”工程建设,提高农村教育、科技、卫生、文化服务水平。
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以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为主攻方向,突出特色、扩大规模、提高档次,大力发展具有高原特色的种植业,着力培育优质油菜、马铃薯、蚕豆、蔬菜四大传统主导产品,积极培育花卉、食用菌、中藏药材和优质饲草等新兴产品。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打造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和产业区,使农产品生产向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一体化经营方向迈进。到“十一五”末,优质高效农作物比重达到75%以上。市郊和三县川水地区以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和精品农业为着力点,重点发展蔬菜、蚕豆、食用菌、花卉等产业,加快农业高技术示范园区建设。三县浅脑山地区重点培育油菜籽、马铃薯、中藏药材、草业等产业,积极发展杂交油菜、脱毒马铃薯制种业,建设制种基地。
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不断扩大“西繁东育”、“自繁自育”规模,进一步优化畜牧养殖业区域布局,围绕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的需要,大力发展饲草种植业,加强集中养殖小区建设,重点建设以市郊及三县城镇周边地区为主的优质奶牛养殖基地;以三县浅脑山地区为主的优质肉牛肉羊生产基地;以三县川水及部分浅山地区为主的生猪生产基地;加快设施农业建设,新建各类牲畜暖棚3万栋。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60%.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路子,大力扶持能够促进农牧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增收的龙头企业发展,增强综合实力。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按照“公司+农村经济组织(经纪人)+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围绕高原“特色”和“绿色”产品特点,把基地建设与发展行业龙头企业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产业化经营,带动油菜籽、马铃薯、蚕豆、沙棘、乳制品、牛羊肉和羊毛等农畜产品及高原生物资源产业化发展,形成特色经济。
加强农业发展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和应用推广。加强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在进一步完善市级农业信息网络的基础上,建设县级信息平台和乡镇信息服务站,通过网络把市场、企业、基地、农户联结起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整合农业科教资源,建设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强化服务功能,提高科技推广水平。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加快良种引进、繁殖和更新步伐,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强农业标准体系、市场准入、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提高对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水平,引导农民生产优质农畜产品。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工作力度,进一步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加快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结合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加大培训力度,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农民工就业和在城镇创业的能力。加快农村劳务输出由农民个人自发式向政府引导、经纪人中介方式转变,由零散式向组团、合同式转变,由不定期向长期固定式转变,由劳力型向技能型转变,使劳务输出规模逐年扩大,人均劳务收入稳定增加。“十一五”期间力争每年输出农村劳动力30万人(次),其中长期相对固定农民工输出达到2万人。
二、加快工业化进程
紧紧围绕把西宁建成“青藏高原的工业中心,西部地区的工业重镇,全国以资源加工转换制造为基础的特色工业城市”的要求,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努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省内和周边地区的优势资源为依托,以“一区多园”和北川工业带为载体,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方向,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项目为支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产业集群,增加经济总量,实现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大力发展基础原材料工业。充分发挥电力能源优势,在加强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强化具有现实优势的载能产业和下游延伸产业的发展,构建有色金属加工产业链,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把西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新型材料产地之一。扩大电解锌、电解铅、铁合金等产品产能,积极发展电解铜、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等系列产品;以重金属、轻金属和合金材料为重点,大力发展铝、镁、铜等精深加工产品。构建延伸油气、盐湖化工产业链,积极培育油气化工、盐湖化工和煤化工等产业的精深加工产业,做大pvc、电石、氯碱、氯酸盐等产品规模,加快锂、锶、镁、钠、硼酸镁晶须等盐湖资源精深加工产品开发,大力发展煤焦化、煤间接液化清洁油等煤炭精深加工产品,拓宽化工产业发展空间。
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机械行业,积极开发和引进先进技术,改造落后的生产设备、工艺,提高制造业的生产装备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国际化和专业化分工,加快发展机床、环卫车、量具刃具、石油机械等有一定行业竞争力的产品,形成经济规模。建材行业,按照“关小建大、合理布局”的要求,依靠技术进步,开发节能环保、附加值高的产品,发展新型建筑材料产业。有色及冶金行业,立足于优化结构、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提高效益,发展西钢、西部矿业、桥头铝电等矿山与钢铁、矿山与有色金属冶炼和电力与冶炼等为一体的联合企业集团。
突出发展高原生物资源及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按照“突出优势、做大规模、作响品牌”的要求,优化高原生物资源加工产业链。围绕沙棘、菊芋、大黄、蜂产品等具有显著优势的高原生物资源,加快关键技术的研发,开发新产品,建立现代营销网络,开拓市场领域,加快生物制品产业的发展。整合现有中藏药企业,优化现代中藏药产业链,促进传统中藏药产业向现代医药发展。优化以食品(饮料)为重点的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链,把基地建设与发展行业龙头企业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发展油菜、蚕豆、马铃薯及牛羊肉制品、奶制品等特色产品的精深加工,通过产业化经营,把资源优势转换为竞争优势,形成具有特色优势的产业集群。
加快发展具有特色的轻工产品。利用我市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鼓励发展吸纳劳动力强、就业弹性大的特色轻工业,促进纺织、藏毯、皮革、包装印刷、醋等产业向高档次、精加工、多品种方向发展。做大藏毯业的生产规模,开拓国际市场,把西宁建成全球藏毯生产基地。以沙特帽等穆斯林生活日用产品开发为契机,积极发展具有民族特色、反映民风民俗的服饰、旅游纪念品和工艺美术品,把小商品做成大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产业,围绕生物医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和军工配套产品等领域,引进、开发和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品。推进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应用,提高企业生产、销售和服务的自动化、网络化水平,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降低生产、管理、交易成本,从整体上提升工业的综合素质。
三、扩大提升三产的规模和层次
围绕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城市的集聚辐射能力,继续深入实施“服务业活市”战略。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高商贸流通和餐饮服务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逐步形成机制灵活、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服务业体系,提高城市公共综合服务水平。
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优势产业。以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快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推进旅游产业市场化进程,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旅游业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中国夏都”的品牌效应。积极做好青藏铁路世界旅游带开发的配套建设工作,推进与旅游业相关联的交通、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行业的协调发展,构建食、宿、行、娱、购、游紧密结合的旅游产业链,逐步把西宁建成全国知名的高原特色生态旅游集散地和区域旅游生活娱乐服务区。加快开发和丰富西宁主城景区、湟中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诞生地塔尔寺为主体的宗教文化旅游区、湟源历史文化旅游区及大通生态休闲旅游区旅游项目。抓好大南山公园、北山寺、鲁青公园、宁湖扩建和浦宁之珠等市区旅游景点建设。结合南川河绿化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形成西宁—塔尔寺—群加旅游经济带;结合西川河绿化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形成西宁—多巴—日月山旅游经济带;结合北川河绿化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形成西宁—大通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经济带。精心打造以西宁为中心的十条旅游精品线路,形成以市区为中心,集自然与人文为一体,覆盖青海湖和贵德、循化、同仁、互助、乐都等地两小时通达的旅游辐射圈。积极开发会展资源和市场,以“环湖赛”、“青洽会”、“郁金香节”、“国际藏毯博览会”为基础平台,促进会展旅游和观光旅游的有机结合。
改造提升商贸流通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大力培育和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加快改造传统商业,优化商业网点布局,抓好专业市场建设,提高商业科技含量,实现商业运营管理的信息化,提高行业综合竞争能力。“十一五”期间,结合旧城改造,加快城市中心商务区建设,重点完成水井巷、商业巷等商业区改造。以发展连锁经营为重点,推进商贸流通业向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促进连锁经营向多行业、多专业延伸,向社区、农村延伸,不断拓展消费领域。积极吸引内外资知名批发、零售和贸易企业在我市开设直销连锁网点,建设大型购物中心,带动和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业整体水平。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结合“万村千乡”市场试点工作,健全农村商业网络,积极开拓农村市场。积极适应居民饮食消费社会化和旅游消费扩大的需要,加快富有民族特色的餐饮街(城)及具有民俗风情的农家乐和度假村建设,开发特色餐饮产品,扩大经营规模,促进餐饮业向重特色、重文化、重品牌方向发展。
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等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壮大城市商业银行,积极引进省外金融机构。规范发展信托、保险、租赁、基金、担保等非银行金融业务,开拓金融业发展空间。推进资本市场稳步发展,支持优势企业上市和发行企业债券,培育和发展证券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逐步完善个人信贷消费制度,不断扩大城乡居民买房、购车及大宗耐用消费品等方面的信贷消费规模。积极调整优化保险业险种结构,提高保险密度,充分发挥保险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稳定的作用。加快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物流园区和专业型配送中心,提高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整合朝阳物流资源,建设好以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为主的运输平台、现代通讯和信息技术为主的信息平台、规模仓储为主的存储配送平台和高效快捷的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把朝阳物流园区建设成全省现代综合物流基地。进一步加快集加工、交易、出口贸易于一体的城南国际藏毯城和保税仓储区建设。以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核心,加快信息服务业发展,全面提高政府、企业、产业、公共领域及社会的信息化水平。
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以健全服务网点,完善基础设施,增加服务功能,扩大就业规模为主要内容,推动社区服务业发展。加大社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抓好社区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建设,引导和促进文化娱乐、教育培训、体育健身、卫生保健等相关服务业的发展。按照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发展方向,扩大规模、拓展领域、提高素质,增强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加快中介服务业的发展。积极发展和完善财务与资产评估、科技、法律咨询、公证等市场中介服务体系。
加快房地产的发展。加强城市房地产业的区域布局规划,把新城区建设与旧城区改造结合起来,整体规划、分步推进、联合开发,以扩大需求、改善供给、搞活流通为重点,健全、完善房地产开发建设和服务体系,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提高一级市场调控水平,大力发展以普通住房和经济适用房为主的城镇住房供给体系,不断优化结构,满足不同层次的住房需求。进一步激活二、三级市场,完善各级房屋交易市场功能,实现住房买卖、交换、抵押、评估一条龙服务。加强房屋租赁市场管理。规范物业管理,全面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延伸房地产业消费链,强化房地产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力争“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及住宅施工面积1800万平方米。
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根据西宁市自然地貌格局与可利用的土地空间,通过区域规划逐步形成生产力逐级分布的三环功能圈,第一环为中心区,重点发展行政管理、商务办公、金融电信、贸易会展、文化娱乐等高层次服务业;第二环为产业区,主要依托工业园和卫星城镇,发展工业经济、物流仓储,发挥旅游驿站的作用;第三环为生态区,即三县纵深腹地,主要发展生态型高效农业和休闲旅游业,发挥城市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的作用。
分类指导,加快各区的发展。切实抓好城区的定位与发展,城东区以建成全省的商贸专业市场中心为目标,重点建设小商品、粮油、畜产品、副食品批发和机动车交易五大专业市场,同时依托东川工业园,发展牦牛绒、肉食精深加工工业和医药工业,加快建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城区。城中区以建成全省的商贸精品、名品消费中心为目标,大力发展中、高档商贸业、娱乐业、服务商务中心,加快建成功能齐全、三产发达、城市管理规范的现代化商贸城区。城西区以建成全市的行政、科教区为目标,重点发展生态人居环境、行政办公、文化、教育、科研、通讯、商业以及与居住相配套的餐饮、娱乐等各类服务业,加快建成人居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居住、休闲城区。城北区以建成全省最大的物流集散中心和西宁的重要工业基地为目标,重点发展以建材、陶瓷、小商品和仓储、交易为主的流通业,依托区内大企业和生物园区,实现工业强区,加快建成现代工业聚集、物流和都市农业较为发达的现代化城区。城南新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开发温泉地热资源,建成设施配套、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居住舒适的生态居住区,旅游休闲娱乐中心及“世界藏毯之都”。
因地制宜,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以强化农牧业基础地位为先导,以县域工业发展为重点,以增加县域财力为目标,突出自身特点,大通县以建成全省综合实力最强县为目标,依托北川工业带,借助一些中央、省属大中型企业相对集中的优势,建设电解铝及其精深加工、化工、建材等产业为重点产业集群;面向城市、服务城市,构建特色农牧业生产体系,促进产业化进程;加强生态治理,发挥好水源涵养地作用。湟中县要充分发挥环围市区的有利条件,依托甘河工业园区发展以有色金属冶炼、建材产品为主的其它相关产业;以塔尔寺和高原体育训练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民族宗教特色旅游业、体育产业及相关服务业;利用农业用地相对较多的条件,加强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建成全省的绿色农业大县和旅游观光大县。湟源县要突出农牧结合部和通往西部资源富集区交通要道的特点,重点发展畜牧业和以高载能、煤化工产品,大力培育陈醋、皮革加工业;加快发展畜牧业,建成农区畜牧养殖示范县和特色经济强县。三县都要大力发展藏毯加工和牛、羊繁育及奶牛养殖,建立油菜、马铃薯、蚕豆、沙棘、大黄和菊芋种植基地,带动农民增收。
突出特色,推动工业园区经济规模扩张。围绕西宁建设“半小时经济区”,综合考虑西宁工业生产力现状,以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体,按照“一区多园、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政策、加快发展”的要求,整合工业园区资源,优化工业布局。东川工业园重点要利用全省的优势资源,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大力发展资源精深加工业。生物产业园重点是要利用高原独特的动植物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农畜产品深加工和保健食品产业。甘河工业园重点发展铅、锌、铜等有色金属冶炼和下游加工及其它相关产业。北川工业带重点要发展以电力、轻金属冶炼和机床、非标设备制造、化工等为重点的产业。
五、提高城市规划与管理水平
着眼于加快建设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深入实施“扩市提位”战略,提高城市规划与管理水平,突出特色,提升品位,坚持新区开发带动旧城改造,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拉开城市骨架,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市管理功能,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增强聚集辐射功能,提升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加快小城镇建设,不断增强服务全省的能力。
加强城市规划。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城市规划管理的规章体系、组织体系和考核机制,依法加强规划管理,坚决维护城市总体规划的权威性,一切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杜绝人为随意变更。立足于对城乡土地资源、自然资源、环境资源、人口资源的统筹考虑,在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和统筹安排城市发展布局,强化各类专业规划、重点开发地区和重要地段控制性、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快编制规划区内的分区规划及海湖新区、北山根片区、大南山公园、物流园区等各片区的详细规划以及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进一步提高规划的前瞻性、指导性。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公正性、透明度,完善全社会参与城市规划制定和管理的机制,严格执行各类规划的审批审核制度,凡未编制详细规划的地区,原则上不再审批建设项目,使规划切实起到促进与规范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不断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按照“扩市提位”战略的要求,坚持整片开发、综合开发、有序开发,在城市发展总规的基础上,通过加快城市骨干道路的开发建设和市政设施配套完善,进一步拉伸城市骨架,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加快推进城市由单中心结构向多单元、多中心、多功能城市格局转变。按照东西和南北两条十字交叉型的城市发展轴线,采用带状组团式结构,向东,以东川工业园为依托,进一步扩大规模,加快形成东川产业片区;向南,以城南新区为重点,加快行政区划调整步伐,加大产业和人口聚集力度,不断完善新区功能;向北,以北川工业带和朝阳物流园区建设开发为契机,加大各种资源整合力度,加快形成城市新的特色功能中心和片区;向西,沿现有发展轴,以海湖新区开发建设为重点,加快形成新的城市服务中心。重点完成海湖新区及其它新区的开发建设,新增城市建成区面积30平方公里。在加快新区开发建设的同时,加大旧城改造力度,结合道路建设,统一规划,整体集中改造,综合开发,提升老城区形象,严格控制零星改建,以城东区危旧房改造为重点,加快完成周家泉片区、饮马街片区、建国路片区等旧城改造项目。
强化城市管理。坚持建管并举、建管并重,加强自上而下的管理,不断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理顺市、区、街道、社区权、责、利关系,充分放权让利,管理重心下移,调动基层部门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建立城市长效管理机制。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改进城市管理的新机制、新方法和相对集中的管理模式,提高城市整体管理水平。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目标,认真落实区域环境卫生责任制,实现垃圾收集密闭化,公厕达到二类以上标准,卫生设施水平及使用功能与城市总体发展相协调。以背街背巷、各类市场、城乡结合部、铁路和高速路沿线为重点,加大市容环境整治力度,彻底改善“脏、乱、差”现象。健全机制,加强巡查,确保违法建设控制与查处工作取得根本性改观。加强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工作,加强公交站、点建设,开展城市交通行业整治活动,着力提高出租车、公交车服务和车辆设施水平,规范城市车辆交通秩序。“十一五”期间力争在改善城市面貌、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城市品牌等方面取得新的成效。
加快城镇体系建设。走以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小城镇,城镇带动农村发展的路子,在不断强化中心城市建设的基础上,加快三县城镇体系建设,本着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农民向乡镇和中心村集中的原则,逐步形成布局有序、内外连动、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大通桥头、湟中鲁沙尔、湟源城关三个县府所在镇,作为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优先发展,以县城供排水、供电、道路、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带动城镇形态建设和城镇功能开发。湟中多巴、大通城关、黄家寨、湟源大华等小城镇要创新和增强发展的动力机制,引导产业、人口、发展要素聚集,加快形成各具特色的农村区域性中心镇。认真研究“园中村”、“城中村”问题,稳步推进户籍改革和“村改居”工作,加快城镇化进程。
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紧密结合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围绕薄弱环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中力量继续在交通、市政、水利、信息等方面加快建设,逐步建立起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较为完备的综合配套服务体系。
交通体系。进一步加强交通体系建设,促进公路、铁路、航空等各类交通方式协调发展,加快构筑快捷便利的功能型、现代化的交通综合服务体系,增强西宁辐射周边、带动州县的交通枢纽功能,逐步把西宁建成全省公路总枢纽和交通运输中心。
公路。积极配合省上做好国道、省道改造,加大县际主干公路建设,逐步形成围绕西宁的环状公路网;改造提升现有公路通行能力,新增连接海北、海东的跨境公路。到“十一五”末新增880公里的县际公路、610公里的县乡公路和110公里乡乡公路。
铁路。配合省上做好兰青铁路二线建设和西宁—格尔木铁路电气化、西宁客站的扩能改造,力争实施西宁—大通、双寨—甘河铁路支线扩能改造,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运力增长的需求。“十一五”末铁路客运量达到1114万人,铁路货运量达到540万吨。
航空。加快改造、完善西宁机场地勤配套设施,做好曹家堡机场2万平方米航站、跑道延长工程建设,提高地勤保障能力。积极开辟新航线,提高西宁与各省会城市的直接通达能力,逐步把西宁建成青藏高原中心枢纽机场,2010年旅客年吞吐量达到86万人(次)。
市政公用设施。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和完善市区道路、桥梁、能源等公用配套设施,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的载体和服务功能。
路网建设。以实现“内联外接、节点畅通”为目标,加快建设以城市干道骨架网为主的城市路网工程,主城区路网采用方格网布置形式,形成由柴达木-祁连路-互助路、八一路-五四大街、昆仑大道、南环快速路四条东西干线和团结路、东民和路、民和路、湟中路、建国路、长江路-南川东路、同仁路-海南路等十一条南北干线以及西平高速路—柴达木路—通海路—西山一路—西山二路—南山二路—凤凰山路一条环路等组成的城市“四横十一纵一环”路网骨架。重点做好全长45.3公里的南环高速路建设工作,完成建国南路、果洛路等城市路网重点工程,“十一五”时期基本形成完整的城市环路系统。加强城市道路跨水桥、跨线桥建设,公铁交叉路口全部实现立交。围绕城市主干道建设和危旧房改造,进一步抓好城区小街小巷建设,形成四通八达的城区道路网络。到“十一五”末,新增城市道路77公里,人均道路面积达到8.5平方米。
水网建设。抓紧编制西宁地区水系建设总体规划,全面规划北川河、南川河、湟水河流域治理工程,对西宁市域范围内120公里河道进行综合治理,完成重点治理区长度58公里。“十一五”期间,在现有湟水河基础上,结合全省湟水河流域生态规划,向东进一步扩大宁湖水面,与湟乐、毛纺公园联成一体,形成独特的带状生态走廊;中部结合人民公园及周边地区改造,扩大水面面积,建设鲁青公园;向西结合海湖新区开发建设,新建西川人工湿地工程,形成新的水面和人工湿地。到“十一五”末,人均水面达到2平方米。
绿网建设。围绕南北两山绿化和“三川一水”综合整治,继续大力实施“三环”绿化战略。以大南山风景区规划建设为重点,完成规划区内绿化、道路、水利设施及景区和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建成湟水河、北川河、南川河城区段河道以及滨河两岸的景点绿化工程。不断加快城市绿地建设和庭院绿化,做好拆墙透绿工作。到“十一五”末,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城市绿地率达到3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平方米。
管网建设。积极适应城市加快建设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强化城市供水、排水、供电、供气等市政设施管网建设,切实做好各主要街道管线的“入地”工程。加快城市供排水管网改造,到“十一五”末新增供水管道190公里;建成第二污水处理厂和城南污水处理厂,新建排水管网135公里。进一步完善城市配电网建设,加快分支供电线路改造,力争在“十一五”末形成中心供电区、城北、城西、城南、城东等五大供电片区。规划建设330千伏、750千伏变电所,增强工业园区供配电能力,加快10千伏城市电网改造。进一步加强城市天然气管网建设,推广清洁能源。
亮网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市区灯饰亮化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营造优美、文明、繁荣的城市夜景,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编制亮化规划,提高新建建筑物的灯饰亮化档次,全面改造陈旧、破损的道路、小区的灯饰,突出一街一景,增强城市夜景的立体性和观赏性,重点实施火车站、中心广场、新宁广场三片城市亮化以及连接三片的城市主要街道路灯、楼体、霓虹灯亮化工程。
水利设施体系。按照经济区域和流域水系,加强水资源调度和管理,坚持合理开发、优化配置、永续利用,加快水利设施建设,使水资源的供给能力基本满足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需要。完成盘道水库灌溉工程,形成甘河工业区、城南新区和南山、西山生态建设的新水源,新建西纳川和扩建云谷川等中小型水库。配合省上做好“引大济湟”调水渠系工程建设,建成第七水厂一期工程,停止运营全市工业自备水源,最大限度地使用黑泉水库和地表水源,基本实现停采地下水。
信息网络体系。紧紧围绕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以完善网络、整合资源、实现共享为重点,加大信息网络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应用。依托西宁在全省的区位优势,建成大容量、高速度、广覆盖的宽带网高速信息平台,推进“城市数字化”工程建设。有线电视网重点向数字化方向转型,发展高清晰数字电视频道。
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积极推进资源的有效配置、综合开发、循环利用,建立健全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实行全面规划、重点突破、因地制宜、治管并举,进一步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力度,从根本上改变城市生态环境面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结合西宁实际,积极探索和逐步建立具有西宁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禁止上马高污染项目。积极引进、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以冶金、电力、化工、建材和医药等行业为重点,着力于降耗节能、减少污染,加快建立和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和生产方式。发展煤矸石发电、生产建材产品,提高废旧电器、机电产品的回收、综合利用水平;加强对重点行业的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消耗管理,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
加强对国土资源的规划、管理、利用和保护,实行有序开发、有偿开发,提高利用率,建立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长效机制。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力度,保护农业发展、农民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建立“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资源有偿使用和合理补偿机制,增强资源开发的地质恢复和生态环境保护补偿能力。关停大南山周边砖瓦厂、采砂厂,禁止砂石、粘土等资源的滥采乱挖现象,改善城市面貌。
加强生态体系建设。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契机,以建设生态型城市和高原花园城市为目标,以市区、县镇绿化为“点”,以道路、河道两岸绿化和农田生态防护林带建设等为“线”,以南北两山、城区四郊防护林、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森林公园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为“面”,营造构建一个点、线、面协调配套、分布均匀、结构合理、功能完备、效益兼顾的区域绿色生态结构体系。继续抓好南北两山绿化、城市出口道路景观林带、河道两侧林带建设,逐步形成高原城市的绿色生态走廊;以改善居住环境为重点,切实抓好市区公共绿地建设和庭院绿化。三县要进一步加大天然林、水源涵养林、森林公园、生态农业区以及湿地保护力度,认真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和营造“三北”防护林的工作,切实保护好黑泉水库、盘道水库等水源周边的自然环境,保证用水安全,恢复天然林草植被和生物的多样性,增强自然生态系统的净化与调节功能。加快水土流失治理,重点整治南北两山水土流失区域,五年累计完成500平方公里的治理面积。结合北山根片区综合开发和土地整理,完成林家崖、王家庄等北山危岩体治理工程。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以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契机,保护和建成区域性的自然生态净化屏障和城市环境调控体系。继续深入推进“蓝天工程”,通过加大工业污染防治、汽车清洗、道路保洁、道路硬化、清洁能源替代、城市绿化等污染物削减控制措施,空气质量力争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面推进“碧水工程”,开展城市水资源保护行动,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工业废水治理和技术改造,实施湟水流域水环境治理,加大农村和各类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监管力度,严格控制面源污染,切实提高城市水环境质量,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5%.扎实有效地推进“宁静工程”,开展噪声专项整治工作,解决交通、工业企业、建筑施工以及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问题,建成区环境噪声达标覆盖率达到95%以上。加强餐饮、建筑垃圾处理及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垃圾分类处理,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加大工业废气、废渣综合治理力度,建设铬废渣解毒处理及土地修复工程项目。积极发展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咨询、环境监测等环保服务业。
继续推进“四创”工作,不断加大工作力度,2007年实现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目标,“十一五”末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迈进。
八、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
坚持统筹兼顾、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逐步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同时,积极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紧密结合全省的资源优势和西宁的实际,创新对外开放的思路和办法,实现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新突破。
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精简、统一、效能为目标,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服务型、效率型和阳光型政府。积极推进政企、政资、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全程“一站式”服务水平。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深化机构改革,理顺职责分工,推进电子政务,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加快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事业单位改革,整合资源,调整布局,推进事业单位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进程,提高事业单位的综合服务能力。
大力发展混合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为目标,鼓励各类所有制企业,不断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大力发展混合经济,加快实施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造,积极推行多要素参股,强化资源、资本、技术参与分配的利益机制。进一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培育一批规模以上重点企业,不断扩大中小企业群体。“十一五”期间培育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龙头骨干企业10户,销售收入上亿元的重点企业50户。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舆论的宣传报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进一步放宽非公有制资本进入的行业和领域,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和金融服务业等领域,通过独资、合资、入股等形式参与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城市建设、教育文化卫生等产业化发展。围绕全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优化升级,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支持成长性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做大做强。加强企业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鼓励民间资本组建信用担保机构,积极落实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信贷支持。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到“十一五”末全市个体私营户数达到8.6万户,从业人员40万人,实现销售收入290亿元。
创新经营城市的机制。盘活一切城市公共资源要素,改革政府管理资源的方式,进一步加快在供地、供水、污水处理、公共交通等城市公用事业和有收益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方面的市场化改革步伐,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实现滚动式发展。调整布局,创新园区管理机制,建立“一区多园”的园区管理模式。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城市建设融资机制,整合和盘活城市国有资产,提高政府融资信用,充分发挥城市投资有限公司的融资作用,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促进城市资产保值增值,增强城市自身可持续滚动发展的能力。加强对国有非经营性资产和自然资源资产的监管。积极加强与省上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继续坚持不懈地争取省上对西宁发展的大力支持。
深化农村各项改革。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立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的流转机制,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和扩大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建立减轻农民负担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加快调整乡镇建制,精简财政供养人员,促进乡镇政权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推进县乡财政体制、财政管理方式改革,理顺市县乡分配关系。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和乡镇政务公开制度。
扩大、提高对外开放的规模和水平。继续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放开一切可以放开的领域,放开一切可以放开的要素,主动把我市的开发建设同国内外的企业、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管理和资源等结合起来,在优势互补、互利互赢中,加快我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坚持一手抓硬环境建设,一手抓软环境治理。建立和完善招商引资促进体系,形成政府、中介组织、企业共同招商引资的新机制。加强办事服务、投资环境评价考核、社会信用等体系建设,强化招商引资项目跟踪服务和回访、招商引资重点项目领导联系、投诉举报和责任追究等制度,推动对外开放工作顺利进行。
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继续办好各类大型招商活动。不断调整招商引资思路,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把对内招商与对外招商结合起来,加强研究国内外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发展方向、投资领域,有目标、有重点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增强招商引资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招商引资的规模和质量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一五”期间力争引进省外资金350亿元,累计合同利用外资达到15亿美元。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加强与上海浦东新区、广西南宁等友好城市(城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协作的同时,积极结识新的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拓展合作空间,在共同合作、优势互补中实现共同发展。
大力发展对外贸易。调整出口产品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对传统大宗出口产品,在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上下功夫,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巩固和扩大出口数量和质量。加快培育藏毯、沙特帽、蚕豆、牛羊肉、沙棘、盐化工产品等新兴出口产品,形成新的出口增长点。实施国际市场、出口企业、贸易方式多元化战略,形成多主体、多渠道、多形式的出口新格局。确保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8%.同时,着眼于建立有关载能工业所需原材料资源的稳定供货渠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是要建立起价格合理、保障有力的氧化铝、铬铁矿等资源的供货渠道,增强载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九、努力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以提高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为目标,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整合社会各项资源,增强面向全省的综合服务能力,促使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保障教育优先发展。以把西宁建成全省的“教育服务中心”为目标,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增加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十一五”期间,九年义务教育学生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到2010年基本普及高中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着重发展职业教育,加强职教中心、示范性职业院校和师资队伍建设,办好公办职业院校,发展民办职业教育。推进办学主体多元化,积极鼓励、支持和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利用西宁教师资源丰富的优势,适应西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省、市联办各类综合学校和专业学科的方向和路子。重视幼儿教育和成人教育,逐步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积极实施农村教育提升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教育信息化工程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加快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步伐,努力推动全市教育均衡发展。
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应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框架,全力打造“科技西宁”。大力引进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支持开发重大产业技术,构建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发挥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鼓励建立公共研发平台。研究制定和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其他经济政策,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建设技术交流与技术交易信息平台、科技中介服务共享平台和中小企业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器)共享平台,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优化创新环境。到2010年,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当年生产总值的1.2%,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建成一批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的企业技术中心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城乡医疗保健水平。进一步健全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不断加快西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形成覆盖全市比较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体系。加强涉及公共卫生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努力控制“非典”、乙型肝炎等重大传染疾病,加大艾滋病预防工作力度,积极防治职业病、地方病。加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以三级医院为龙头、专科医院为辅助、社会力量办医疗机构为补充、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三级医院为骨干加强医学科研工作,建立各具特色的多发病、高原病等专家门诊和特色专科,做好与古巴合作建设眼病专科医院的有关工作。加强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提高卫生监督管理水平,建立健全较为完善的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巩固和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保健服务能力。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制度化。加快建立食品、药品监测体系,确保食品、药品安全。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求。以把西宁建成汇聚全省文化成果、带动全省文化发展的“文化荟萃之地”为目标,推进“文化西宁”建设。突出河湟历史底蕴和青藏高原民族特色,发挥西宁消夏避暑的地理气候优势,全方位、多形式地挖掘和宣传夏都文化内涵。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积极探索加快文化事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办法,着力打造一批文化艺术优秀人才队伍和一支懂市场、善经营、会管理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实施文化精品工程,不断推出优秀作品,繁荣艺术创作和演出。立足基层,扩大群众文化的普及率和影响力,办好社火展演、“郁金香节”等文化活动。加大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强文化场、馆及特色文化景观建设,建设高原文化艺术中心,109国道西宁至湟源段青藏线石刻文化通道,形成城市标志性景观。大力拓展文化市场,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娱乐产业与旅游的结合,促进文化与产业资本融合,打造文化产业集团。
发挥人才聚集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充分挖掘利用西宁地区高校科研单位聚集,金融、电信、法律、财会等高层次服务业聚集,大中型工业企业聚集的三个优势,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三个环节,实行人才柔性机制,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培养造就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广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有技能的产业工人和农村实用人才,使人才增速与经济增速相协调,人才结构优化与经济结构调整相匹配,人才素质与加快西宁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广泛开展全民健身,促进体育事业向体育产业转型,逐步把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式从行政型转向社会型、产业型。认真落实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十一五”期间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到2010年全市总人口达到230万人。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好妇女儿童的权利,保障妇女儿童事业健康发展。动员全社会力量,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快社区、民政、福利、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档案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切实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十、着力构建和谐西宁
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为着力点,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和谐西宁建设。
积极扩大就业。按照延伸扩展、调整充实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强化技能培训和劳务派遣工作,切实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充分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所有制的中小企业。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促进多种形式就业。适应劳动力供求结构的新变化,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建立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继续落实好小额贷款、就业服务等再就业优惠政策,加大技能培训、劳务派遣工作力度,不断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对“4050”等就业困难群体继续开展“再就业援助行动”,切实解决好"零就业家庭"的实际困难。“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增就业人数10万人。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探索、推进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稳定、运作规范、管理严格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重点抓好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工作,逐步解决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问题。完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改革低保管理机制,促进有能力的低保人员在政府帮助下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力量摆脱困境。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养老服务体系和困难家庭援助基金,关心残疾人事业。
合理调节收入分配。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依据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积极推进国家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工资增长机制和奖励机制。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下放管理权限,建立按贡献分配制度。完善企业自主分配制度,建立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合理分配机制。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认真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困难问题。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通过采取扩大就业、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低保兜底等措施,提高贫困居民收入,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特别是惠及农村贫困人口、下岗职工和城镇贫困居民。
加强扶贫攻坚工作。以西宁市在全省率先脱贫为目标,继续大力实行整村推进扶贫计划。强化扶贫工作责任制,以产业开发扶贫为主要形式,实行划区域、定项目、定年限的分类分区扶贫,争取每年都有一部分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力争2007年绝对贫困人口基本脱贫实现温饱,到2010年农村低收入人口基本达到小康水平。 加快“平安西宁”建设。切实发挥西宁在全省稳定中的支撑作用,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创建“平安西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合各种社会治安防控资源,完善“网格化”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立打、防、控、管一体化社会治安长效机制。严厉打击街头盗抢、暴力犯罪、团伙犯罪、多发性侵害犯罪和制售增值税发票、非法传销等经济犯罪,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坚持“科技强警”,完成“三台合一”工程,力争实现“五台合一”。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畅通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切实做好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
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落实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各族干部群众的战略任务,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进一步增强全市人民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为西宁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深入实施“依法治市”战略,做好普法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不断推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规划实施的统筹协调
各地区、各部门要着力营造规划的良好环境,研究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综合协调解决规划实施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通过区域规划、专项规划的制定和年度计划的编制实施,具体落实纲要的目标和任务,并建立明确的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和规划实施机制。按照规划目标的不同性质,采取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控引导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公共资源。导向性目标是政府希望的发展方向,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来实现。政府通过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使市场主体的行为方向尽可能与政府希望的发展方向相一致。预期性目标是在导向性目标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政府意愿的指标。政府要综合运用财税、投资、金融、价格等政策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并通过实施调整政策方向和力度,努力争取实现。约束性目标是政府向人民做出的承诺。政府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实现。
二、合理配置建设资金
围绕规划目标和任务,合理配置建设资金。对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和社会领域,包括公益性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推进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主要通过政府加大投入来实现。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有合理回报和一定投资回收能力的公益事业和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对于市场竞争比较充分的产业,通过搞好市场环境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好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推动产业发展。加强规划与建设项目的有机结合,发挥规划对建设项目的引导作用,依据规划审批项目。未列入规划确需建设的项目,要先按程序调整规划,后审批项目。
三、健全监督评估机制
加强规划实施的监测预测,及时解决规划实施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建立规划评估制度,开展规划的中期评估和后期评估。经评估或者因其他原因需要对规划进行调整修订的,由规划组织编制部门提出调整修订意见,按照审批程序报批和公布。对违反规划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