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库

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通知

泸市府办发[2003]79号

颁布时间:2003-07-02 14:24:22.000 发文单位: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级有关部门:

  康复是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补偿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增强社会参与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残疾人奔小康的重要前提。全市有23万残疾人,其中大多数有康复需求。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残疾人康复工作,从1988年起把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来,已逐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通过实施白内障复明、聋儿语训、精神病防治、社区康复等一批重点康复工程,使25000名

  残疾人已经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但是,我市残疾人康复工作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滞后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残疾人康复工作发展不平衡,工作体系不完善,康复机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康复手段单一,康复经费普遍短缺,多数残疾人特别是贫困残疾人还得不到切实的康复服务。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通知》(川办函〔2002〕202号)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通知如下。

  一、残疾人康复的总体目标

  到2005年,在城市和有条件的农村,有需求的残疾人特别是残疾儿童,60%得到康复服务,边远地区的农村达到50%;到2010年,在城市和有条件的农村,有需求的残疾人特别是残疾儿童,80%得到康复服务,在边远地区的农村达到70%;到2015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二、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以残疾人的基本需求为重点。从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特别是残疾儿童的早期干预出发,兼顾多样性康复需求,紧紧围绕覆盖面广、时效性强、残疾人迫切需求的康复项目开展工作。

  (二)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社会化工作方式。

  以政府为主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做好康复工作的有效方式,共同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

  (三)实施重点工程与提供普遍服务相结合。选择残疾人迫切需要又有可能做到的康复项目,实施一批重点工程。推行社区与家庭康复,推广实用、易行的康复方法,普及康复服务,使残疾人普遍得到康复服务。

  (四)因地制宜,开拓创新。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注意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工作。拓展康复内容,增加服务项目,注重高新技术在康复领域的应用,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完善康复工作体系,提高康复服务水平。各级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负责康复工作的组织管理、规划制定、经费筹措以及协调实施。各县、区要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残疾人综合设施内建立聋儿康复、用品用具供应、康复咨询服务等专业机构。充分发挥社区服务机构、学校、幼儿园、福利企事业单位等现有机构、设施、人员的作用,整合康复服务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残疾人康复中心、工疗站作用,建立健全专家技术指导组,确定相应机构为当地康复技术资源中心(站、点),开展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宣传咨询、标准制定、检查评估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根据残疾人不同的康复需求,提供康复医疗、训练指导、心理疏导、知识普及、残疾人亲友培训、简易训练器具制作、用品用具服务、咨询服务、转介服务等多种康复服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手段,为残疾人提供方便、快捷、实用的康复信息服务。

  (二)积极推进社区康复,把康复服务引入家庭。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规划和部署社区建设工作时,要将残疾人康复工作列入总体规划,纳入社区建设内容。社区要组织调查摸底、建档立卡,掌握残疾人康复需求;开辟适合的场所,配置适宜的设备、器具,开展康复训练与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开展社区康复骨干培训,指导家庭进行康复训练,并做好与专业康复机构的转诊工作。社区的教育机构要配合卫生部门开展残疾人儿童的康复咨询工作,逐步将康复服务引入家庭。

  (三)对贫困残疾人康复提供特殊帮助。各级政府要对贫困残疾人康复治疗和医疗救助制定帮扶政策。采取分级负担、减免费用等措施,解决贫困残疾人康复治疗问题。积极筹措专项资金用于贫困残疾人特别是残疾儿童的康复;充分考虑残疾人康复的特殊性,对有特殊困难的残疾人通过建立医疗救助制度给予照顾;做好贫困残疾人康复后的职业和劳动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帮助其摆脱贫困。积极实施白内障复明、“听力助残”、为贫困聋儿配戴助听器、装配普及型假肢等重点康复扶贫工程。市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要给予政策和经费上的扶持。

  (四)加大经费投入,开发社会资源,确保残疾人康复任务的完成。各级政府要将残疾人康复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及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需要,提供经费保障。按照国家残疾人事业发展计划规定的残疾人康复任务指标,安排落实康复经费。同时,制定有关政策和扶持措施,大力倡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残疾人康复工作;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贫困残疾人康复救助、残疾人康复基础设施建设。要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残疾人康复后的职业生产劳动技能的培训,为康复后的残疾人就学、就业和全面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条件。积极开展社会救助,开通专项捐助渠道,巩固和继续争取国际合作项目,逐步拓展项目覆盖面,推动重点康复项目的实施。鼓励志愿者积极参与残疾人康复工作,对残疾人治疗、康复和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给予帮助。

  (五)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各级卫生、民政、残联等有关部门要有计划地采取多种方式对现有各类康复专业 人员进行在职培训,不断提高其康复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医学专业教育、卫生等部门要将康复医学教育纳入教育培训计划,将残疾人康复业务纳入全科医生培训内容,增强基层对残疾人的康复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康复医学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健全康复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评价体系和管理制度,对残联系统从事康复的专业技术人员,应纳入相应的技术职称评定;稳定和发展残疾人康复专业人员队伍,提高专业康复工作水平。

  (六)开展宣传教育,做好残疾预防。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重视残疾人康复宣传工作,积极做好“助残日”、“爱耳日”、“爱眼日”、“精神卫生日”等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开展与残疾人康复工作有关的公益宣传服务,普及康复知识,提高残疾预防意识。各级各类康复机构、医院、社区服务中心(站)和与残疾人康复工作有关的协(学)会要主动开展宣传和咨询服务,对残疾人及其家属、社会工作者进行培训,传授康复方法,提高残疾人自我康复意识。

  积极开展残疾预防工作。建立健全出生缺陷干预体系,减少和避免常见、重大出生缺陷和先天残疾的发生;预防缺碘、氟中毒等环境因素致残;降低药物致残发生率;减少疾病致残;加强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交通安全工作,减少事故致残的发生。积极开展早期干预和早期康复训练,减轻和控制残疾程度的加重。

  四、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

  康复是残疾人就学、就业、全面参与社会生活和共同奔小康 的前提,是残疾人的迫切需求。残疾人康复工作是政府工作的组成部分。作好残疾人康复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有利于提高人权保障水平、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有利于减轻社会负担、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的职责,把残疾人康复工作作为执政为民的一项重要工作,落实责任,共同做好、做扎实。切实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两个文明”建设规划,列入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安排。卫生、民政、财政、教育、公安、残联等部门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各司其职,在制定政策、措施和规划时,充分考虑残疾人的康复需求。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康复工作计划,协调解决残疾人康复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督促检查各项残疾人康复工作。

  二○○三年七月二日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