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库

荆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分解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荆政办发[2006]8号

颁布时间:2006-02-24 13:44:40.000 发文单位:荆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荆州开发区,市政府各部门:

  现将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2006年全市主要预期目标和工作任务分解给你们,请认真抓落实。

  一、全市主要预期目标

  1、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市发改委、经委、农业局、商务局、建委、交通局、科技局、旅游局,各县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

  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左右(市发改委,各县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

  3、工业增加值增长18%(市经委,各县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市商务局,各县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

  5、外贸出口增长15%(市商务局,各县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

  6、利用外资增长10%,招商引资客方实际到资增长30%(市商务局、招商局,各县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

  7、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市发改委、经委,荆州供电公司,各县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

  8、财政收入增长8%左右(市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各县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

  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60元(市农业局、林业局、水产局,各县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

  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市发改委、经委、商务局,各县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

  1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市人口和计生委,各县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以实施“工业兴市”战略为主线,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12、进一步优化工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提高工业整体素质,确保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市经委、国资委、信息产业局,各工业行业协会,各县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

  13、加快推进产业集群。重点抓好汽车零部件、纺织、精细化工、水工环保和石油机械制造、家电、食品加工、森工造纸等优势产业调整与发展。积极扶持信息产品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积极争创精品名牌,支持企业与国际标准认证体系接轨,扩大与知名品牌合作,提高产品竞争力(市经委、国资委、信息产业局、质监局,电信公司荆州市分公司,各工业行业协会,各县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

  14、加快实施“双百”工程。对全市100家重点骨干企业,实行分类指导,力争今年楚源销售收入过30亿元,沙隆达过20亿元,一批企业过5亿元。对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加强扶持引导,促其上规模、上水平,力争新增规模企业40家。对100个投资过千万元的重点项目,加强跟踪服务,抓好沙市热电厂60万千瓦热电联产、凯乐短纤、亿钧自洁玻璃、城区垃圾发电、大田18万吨合成铵和30万吨尿素、711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和生产线改造、洪城大型电站系列球阀、沙隆达吡虫啉和毒死蜱及离子膜碱、奥达高档服装面料、菲菲律印染生产线等43个投资过亿元的项目建设,力争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对税收过3000万元的企业,从政策、融资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市发改委、经委、信息产业局,各工业行业协会,各县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

  15、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建设好各级各类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加强重大设备共享平台和产业共性技术开发服务平台建设。加大项目引进和建设力度,吸纳一批产业关联度强的企业,形成特色园区。荆州工业新区力争新引进项目25个,新增投产企业10家;各县市区开发区、工业园区都要力争新引进项目10个,新增投产企业5家(市工业新区指挥部办公室、经委、国资委、招商局,各工业行业协会,各县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

  16、加快发展民营经济。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坚持走县域经济“一主三化”发展路子,按照“非禁即入”、公平待遇原则,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社会事业等领域,参与公有制经济的改制改组。鼓励自主创业,让民间资金更多地转化为生产经营资本,扩大民间投资(市发改委、经委、工商局、商务局,各县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

  17、加快培育企业家队伍。高度重视企业家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尊重企业家,尊重纳税人,尊重创业者,激励各类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在实施“工业兴市”战略中建功立业,多做贡献(市国资委、经委、人事局,各县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

  (二)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做好“三农”工作。

  18、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认真落实各项农村政策,调动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争全市农业增加值增长5%(市农业局、水产局、林业局,各县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

  19、切实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优质粮棉油、畜禽、水产、果蔬、林业等产业,推进专业小区和板块建设,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提高优质农产品比重。在稳步发展粮棉油生产的基础上,力争水产品产量增2万吨、生猪出栏增30万头,家禽出笼增500万只,畜牧养殖小区增15个。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促进打工经济、劳务经济发展(市农业局、水产局、林业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县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

  20、切实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荆江河势控制、荆江和洪湖分蓄洪区建设、荆南四河和四湖流域综合治理、氵危水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项目,积极改造大型泵站、大中型灌区,加快水稻主产县市高产农田项目建设步伐。大力开展农村道路、电网、通信、广播电视、安全饮水、沼气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积极争取省政府在荆州实施血防整县推进工程。扎实做好防汛抗灾工作,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市农业局、水利局、发改委、交通局、广电局、河道管理局、卫生局,电信公司荆州市分公司,荆州供电公司,各县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

  21、切实抓好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示范,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调整农村中小学校布局,提高农村办学质量和水平。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巩固公安和石首试点成果的基础上,增加松滋和监利试点,落实参合农民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0元增加到15元。高度重视动物防疫检疫,认真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疫病防控工作(市农业局、科技局、教育局、卫生局、财政局,各县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

  22、切实抓好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积极推进农村水利、农业技术推广、畜禽防疫等事业单位改革。落实各项农村政策,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完善“一事一议”和村务公开制度,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积极化解乡村债务,努力减轻农民负担(市农业局、水利局、粮食局,各县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

  23、切实抓好试点示范。坚持规划先行、试点先行,注重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市政府将在公安县花基台血防综合治理和荆州区李埠镇“放心菜”工程建设的基础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各县市区都要办好试点,逐步推开(市农业局、卫生局,各县市区政府,市直相关部门)。

  (三)以文化旅游和现代物流为突破口,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24、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加强以三国文化、楚文化和生态文化为主题的景点景区开发,加强宣传和推介工作。突出抓好海子湖旅游目的地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开发酒店、度假村等旅游设施。认真组织开展熊家冢古墓发掘工作,加强市文物保护中心和中国漆木器博物馆建设,开工建设纪南城遗址公园。抓紧启动石首天鹅洲湿地生态旅游景区建设项目,加强洪湖、氵危水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市文化局、旅游局、建委,荆州供电公司,各县市区政府)。

  25、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和商贸流通业。支持长江物流园、小北门物流园等物流园区建设,加快荆州现代物流中心、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和轻纺市场等物流市场建设,促进专业物流发展。加强商业网点规划与管理,推进商业结构和区域布局调整,加快经营业态创新。积极创造条件,让沃尔玛顺利入驻荆州,带动以北京路为重点的中心商圈建设。积极推进流通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扩大农村市场消费(市商务局、工商局、建委,各县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

  (四)以完善城市功能和美化城市环境为重点,加强城乡建设和管理。

  26、加快城区发展。抓好《荆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成荆州古城保护和纪南城遗址保护规划编制,优化城市布局,突出城市特色。全面推行“四线”规划管理,加强对城区湖面、水体的保护。加快沿江大道和荆沙大道建设,改造南湖路、长港路和航空路,抓好城区主次干道的绿化配套工作。启动红光污水处理系统,继续抓好护城河疏浚整治和庙湖治理工程,配套燎原路、月堤路(江津路至沙岑段)和城区部分管网,努力解决水污染问题。继续抓好西干渠整治工程,开工建设长湖围堤整治工程,不断增强城市防洪能力(市建委、水利局、环保局)。

  27、进一步做大做强市城投公司,充分利用国家开发银行的融资优势,积极筹措建设资金,提高政府土地收益和城市经营水平(市政府金融办、城投公司、商业银行、国土资源局、建委)。

  28、加大城市管理力度,积极推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完善“门前三包”管理制度,突出整治占道经营和“脏乱差”,努力改善市容市貌(市建委,市直各部门)。

  29、加强县市城区和中心镇建设。加强规划,突出重点,合理布局,提高县市城区和中心镇产业集聚和人口吸纳能力。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抓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和提升城镇综合功能。加强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管理,努力提高城镇管理水平。认真落实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县市培育竞争力强的产品和产业集群,以产业支撑带动城镇发展,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相关部门)。

  30、加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抓好荆东高速公路、随岳高速公路、荆岳长江大桥、洪湖东荆河大桥、盐卡港综合码头扩建工程、输变电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切实做好沪汉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荆州段、引江济汉工程开工的各项准备工作,努力争取荆岳铁路提前建设(市发改委、交通局、铁路局、水利局,荆州供电公司)。

  (五)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31、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妥善解决职工安置等遗留问题,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增加国有资产收益。抓好市直部门与所办企业、经济实体脱钩改制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改革改制工作。支持上市公司规范发展,积极培植上市后备企业(市国资委、发改委、经委等相关部门)。

  32、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等财政改革,推行县市区财政与编制公开,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市财政局、编办、政府采购办,各县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

  33、加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重点培育发展劳动力、技术、土地等要素市场(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科技局、国土资源局、工商局)。

  34、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格市场准入,抓好食品、药品、烟草、农资等市场专项整治(市工商局、粮食局、卫生局、药监局、烟草局、农业局)。

  35、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继续实行主要领导用主要精力抓招商引资和主要领导驻点招商制度,落实招商引资目标责任。把招大项目作为招商工作的重中之重,狠抓大项目的策划、编制和引进。积极推行小分队招商、专题招商、产业链招商,突出企业招商主体地位,精心组织长三角、珠三角和国外、境外重大招商活动,切实提高招商效果。认真抓好签约项目落实工作,力争客方实际到资增长30%(市招商局,市直各部门,县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

  36、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鼓励和引导外商采取合资、独资、合作和并购、增资等形式开展投资,努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扩大化工、机电、轻纺、农产品等出口规模,保持外贸出口持续快速增长势头。支持洪城、恒隆等有条件的企业加入跨国公司全球采购体系、营销体系和供应链体系,带动技术和劳务出口(市招商局、商务局、经委,各工业行业协会,各县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

  (六)以培育自我发展能力为核心,扎实做好财税金融工作。

  37、认真做好财税工作。坚持依法治税、依率计征,加强收入组织协调,严格重点税种、税源管理,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优化支出结构,确保工资发放、社会保障投入、机关正常运转和法定支出。设立中小企业和信息产业发展基金,合理整合财政专项资金,提高支工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严肃财政纪律,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规范财政性资金管理。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严格控制新增债务,积极化解财政困难。逐步理顺市区财税管理体制,调动各方面聚财、理财积极性(市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各县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

  38、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重视和支持人民银行加大货币政策指导力度积极推动国有商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健康发展,鼓励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拓展业务,扶持地方金融机构做大做强。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完成好县市联社的统一法人改革任务。深入开展与国家开发银行的合作,实现县市全覆盖。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工作,多形式扩大担保公司规模,努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认真做好不良资产打包处置工作,积极清收公职人员所欠贷款,加强金融监管和信用体系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制定考核奖励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入。积极引导信贷资金投向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工农业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扶持外向型经济、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推动招商引资和经济结构调整(市政府金融办,人民银行荆州市中心支行,银监会荆州监管分局,各专业银行,市商业银行、农信社)。

  (七)以建设和谐社会为主题,妥善解决事关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

  39、做好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将再就业优惠证发放范围扩大到厂办集体企业下岗职工,鼓励自谋职业和灵活就业。加强就业培训和社区职介服务,对城镇零就业家庭、农村零转移农户实施就业援助。依法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大社保费征缴力度,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高度关注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生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切实做好城镇低保户、农村困难户救济救助工作,帮助解决子女入学、就医等实际困难(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教育局、农业局、卫生局,各县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

  40、增加科技投入,积极开展企业技术创新示范工作(市科技局)。

  41、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积极支持长江大学建设成为高水平综合性高校,支持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成为国家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支持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做大做强(市教育局、卫生局)。

  42、深化医疗服务体制改革,抓好血吸虫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治,提高城乡医疗卫生水平。认真实施省政府血防整县推进工程,积极向上争取血防综合治理项目,抓好8个血防综合治理试点验收工作,总结推广试点工作经验,巩固和扩大血防综合治理成果。加强对医疗服务机构的监督和管理,规范医疗服务价格,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市卫生局、药监局、物价局 ,各县市区政府)。

  43、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市体育局)。

  44、加大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和流动人口管理力度,稳定低生育水平(市人口和计生委,各县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

  45、严格土地管理,保护耕地资源(市国土资源局、农业局)。

  46、加强重点污染源的整治,维护生态平衡(市环保局)。

  47、继续抓好洪湖湿地保护工作,力争今年完成围网拆除任务(市洪湖湿地管理局,监利县、洪湖市政府)。

  48、认真做好第二次农业经济普查工作(市统计局、农业局,各县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

  49、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市政府督查室)。

  50、加强社区建设,健全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市民政局,各县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

  51、坚持群众来访联合接待制度,规范部门信访联动机制,重点解决农村征地、城镇拆迁、企业改制、企业违法排污过程中损害群众权益,以及拖欠农民工工资、教育和医疗领域乱收费等问题(市信访办,市政府相关部门)。

  52、积极开展法律援助,依法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市政府法制办、司法局)。

  53、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做好国家安全工作,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市公安局、国家安全局)。

  54、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市安监局)。

  55、建立健全社会应急救援和社会动员机制,提高处置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市政府应急办,市政府各部门)。

  56、继续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建设和人防工作(市国防办、人防办)。

  (八)以提高行政能力为着力点,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57、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政府法制工作,积极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综合执法试点,规范行政审批和执法行为,解决职能交叉、多头执法等问题。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和过错追究制度,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促进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市政府法制办,市政府各部门)。

  58、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在继续做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市政府各部门)。

  59、坚持科学决策。加强对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调查研究,积极发挥市政府咨询委员会的作用,完善公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健全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不断提高行政决策水平(市政府研究室、市政府咨询委员会办公室、市政府各部门)。

  60、善于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和民主与法制的手段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不断提高行政能力和水平(市政府各部门)。

  61、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完善新闻发布制度,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办公室,市电子政务领导小组办公室)。

  62、坚持勤政廉政。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讲实话,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市政府各部门)。

  63、认真办好各级行政服务中心、经济发展环境投诉中心、综合招投标中心、政府采购中心,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坚持以硬措施整治软环境,重点整治办事效率低、服务态度差、推诿扯皮和“吃拿卡要”等问题,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监察局、政府招投标中心、采购中心,各县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

  64、强化行政监督和审计监督,加强领导干部任期责任审计,深入开展行风评议工作,认真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决查处各种腐败行为,树立人民政府的良好形象(市监察局、审计局,各县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

  三、十件实事

  65、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新增城镇就业人员7.5万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6万人,对“零就业家庭”中有能力、有愿望的劳动者实施就业援助,确保就业一人(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县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

  66、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示范性培训(技能培训)5万人,新增外出务工农民10万人(市农业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各县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

  67、继续搞好血防综合治理工程,免费救治晚血病人3000人,争取省政府血防整县推进工程在我市重疫区实施(市卫生局、发改委,各县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

  68、继续开展城乡贫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工作,救助起付线由2000元降为500元,大病救助种类由5类增加到8类(市民政局,各县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

  69、积极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新增参合农民120万人(市卫生局,各县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

  70、继续实施“放心菜”工程,建立健全市县两级蔬菜质量安全监测体系,扩大“放心菜”专供点覆盖面(市农业局,各县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

  71、加大城区水环境治理力度,启动运行红光污水处理系统,完成护城河和庙湖水体治理工程(市建委,荆州区、沙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

  72、建设200套廉租房,解决低保家庭中的无房户和特殊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对承租公有住房的低保家庭继续实行租金减免(市房产局、建委,荆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荆州区、沙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

  73、加强农村通信设施建设,投资5000万元,实施“乡镇通宽带”工程(电信公司荆州市分公司,各县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

  74、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改造县乡公路100公里,修建通村等级公路800公里,改造达标乡村渡口100个,新建农村公路候车亭50个(市交通局,各县市区政府,荆州开发区)。对《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任务,各承办单位(原则上排在首位的为牵头单位)要紧紧围绕“工业兴市”战略的实施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深化改革开放,大力自主创新,转变作风,扎实工作,狠抓落实。市政府督查室要跟踪督查,定期通报落实进展情况。市政府半年进行一次检查,年终进行集中考核。

  二○○六年二月二十四日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