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政[2006]36号
颁布时间:2006-05-07 15:30:54.000 发文单位:安徽省人民政府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大力推进、着力提升“861”行动计划,加强重点产业和重大工程建设,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是促进我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为进一步加快“861”行动计划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全年投资目标任务,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提升“861”行动计划
各地、各部门要认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努力推进和提升“861”行动计划。要按照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的要求,统筹谋划,精心组织,制定有力措施,提升项目层次,丰富和完善8大产业基地和6大基础工程的建设内容,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平台,为实现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1万亿元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项目谋划能力,加强项目储备工作。要加强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研究,抓住国家加快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精神,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适时谋划一批高起点、高水平、有影响力和带动力、有利于促进结构调整升级的重大项目,力争全省新增项目储备规模达2000亿元以上,形成投产一批、开工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切实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各地、各部门要明确一位领导牵头负责,狠抓项目前期工作,确保一批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要进一步落实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责任制,对已有投资主体的项目,要加大支持和引导力度;对尚无投资主体的项目,要组织专门的工作班子积极向前推进,待机寻找合适的战略投资者。
二、强力推进工业强省战略,进一步优化项目结构
各地、各部门在继续推进交通、能源、水利等项目建设的同时,要结合“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加大推进重大装备制造、科技创新平台及成果产业化、循环经济项目等建设力度,进一步优化项目结构。要启动实施制造业百项重点工程和高技术产业百项示范工程,推选一批重大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力争“十一五” 期间制造业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逐年有所提高。
各地、各部门要多层次、多方式谋划重大项目建设,把握国内外产业转移特别是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产业转移承接工作,争取引进一批;针对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加大支持力度,争取壮大一批;充分发挥沿江非金属矿、煤层气、农副产品等资源优势,努力整合发展一批;发挥中央在皖企业及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等方面科技优势,加强合作,争取培育一批。
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拓展筹资渠道
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筹集项目建设资金。一是认真落实与国家开发银行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完善银企对接方式和机制,提高银企合作的成功率。二是进一步放宽投资领域,放手让民间资本参与“861”行动计划重点项目建设。三是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大力引进省外境外资金特别是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四是做好企业债券发行工作,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五是围绕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内资金的投向,积极申报项目,争取国家支持。
四、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各地、各部门要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总结经验,建立完善有效的“861”行动计划推进机制,努力做到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强化考核,兑现奖惩。要建立省、市领导分工负责制,加大对重点建设项目的协调力度,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力争使每个重大项目都有一个推进班子。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制,将项目储备、前期工作和开工建设等各阶段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单位和具体企业、具体人员。要完善激励机制,对总体投资目标、项目开工率、投产率、加工制造业比率以及项目前期工作成功率等指标进行量化,进一步完善对各有关方面的考核奖励办法。
省直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主动做好项目论证工作,衔接好项目资金,监督项目实施。要进一步简政放权,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推进政务公开,落实首问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加强法制和信用建设,构建公平的法制环境和良好的信用环境。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关心、参与、支持“861”行动计划的浓厚氛围。
附件 :《安徽省“861”行动计划》(2006年版)(略)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五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