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库

河北省人民政府印发河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冀政函[2006]41号

颁布时间:2006-04-04 08:43:11.000 发文单位:河北省人民政府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河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已经2006年3月16日省政府第62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河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现代物流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一种新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是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核心是突出系统整合的理念,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技术,对分散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进行资源整合和一体化运作,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服务的目的。现代物流业作为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新兴复合型产业,已成为继降低资源消耗和提高生产效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成为合理配置资源、优化经济结构、增强竞争能力的基础性支撑产业和拉动经济增长的先导性产业。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推进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06—2010年。

  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环境。

  1.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创新促进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经济资源的全球性流动,为标准化物流服务创造了巨大市场需求。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技术广泛应用,供应链管理技术迅速普及,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装备进一步完善,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带来良机。适应消费多样化、流通高效化的发展趋势,物流服务加速向优质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现代物流业在促进工商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壮大,社会化、专业化进程加快。

  2. 竞争环境变化推动国内物流业迅速崛起。随着加入WTO后分销服务和物流市场的逐步开放,国外大型物流企业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促使国内企业加快引进先进技术和理念,整合有效资源,积极应对挑战。国内各省市十分重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纷纷将其作为获取第三利润、增强区域竞争力、抢占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手段,制定发展规划,出台相应政策,现代物流业正在逐步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3.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新要求促使现代物流业成为主导产业。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和战略机遇期,为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越来越多的工商企业开始通过分离物流服务等形式来增强核心竞争力。作为服务性产业,现代物流业既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又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我省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日趋活跃的消费需求,尤其是钢铁、医药、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建材建筑、食品、纺织服装等产业的快速发展,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地位的逐步巩固,为现代物流业壮大成为我省的主导产业创造了条件。同时,独特的区位条件便于我省现代物流业在立足内需的基础上加速与京津巨大的消费市场和物流需求实现有效对接。

  (二)基础条件。

  1.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十五”以来,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2%,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2005年,我省经济总量达到10116.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48万元,全部财政收入突破1000亿元,标志着全省经济建设实现了一个大的跨越,不仅为“十五”计划划上了圆满句号,也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与物流相关的运输、仓储、配送、信息和批发零售等各个行业快速增长,物流产业呈现加快发展态势,2005年全省现代物流业增加值达到770亿元,完成货运总量9.15亿吨,货物周转量 4939.6亿吨公里,物流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显现,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2.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交通运输设施是物流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建设,我省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货场和货运枢纽等设施有了较大改善,铁路、公路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别居全国第二位、第三位和第五位,铁路密度和货物周转量居全国之首,拥有各种生产性泊位69个,港口年吞吐能力达到2.88亿吨,石油、天然气管道延展长度超过2000公里,全省初步形成了以国有铁路和公路主干线为骨干,兼有地方铁路、水运、管道和航空运输方式,与京津交通全面对接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十一五”期间,我省将以建立智能型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目标,协调发展公路、铁路、港口、航空,建设综合运输大通道和综合交通枢纽,构建综合运输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交通运输能力和效率。到2010年,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84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4500公里,为我省物流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保证。

  3.信息网络的应用普及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全省公用通信网的通信能力和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基础地理、市场信息、科技信息、政务信息和公共信息等五大基础数据库基本建成,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体系,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全面的信息支持和技术保障。“河北电子商务网”、“河北物流网”等一些专用物流信息网络建成开通。到2005年底,全省程控电话机总容量达到4300万门,电话普及率达到52.8%,互联网用户达到311万户。物流信息化步伐的加快,推动了物流业的现代化进程。

  4.蓬勃发展的物流企业培育了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市场主体。各类物流企业快速成长,物流服务市场逐步形成。到2005年底,全省入统物流企业1478个,其中运输和配送企业1088个,仓储企业390个。通过改组改造传统国有运输、仓储企业,发展民营物流企业,引进国外物流企业,以及实现生产流通企业物流社会化等途径,发展了一批专业化物流企业。一些大型工业企业开始重视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以订单为中心,改造现有业务流程,在生产组织、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配送和运输等方面实现一体化运作,努力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商业企业加快改组改造,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统一配送和电子商务。物流的服务功能有所增强,物流技术装备加快更新换代,物流技术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5.进一步扩大开放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加入WTO后过渡期结束和内地与港澳实施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以现代物流业等为重点的服务业将成为未来外商投资的新热点。随着环渤海地区崛起、京津冀都市圈形成尤其是曹妃甸战略增长极的培育,冀津签署“快速转关备忘录”,两地实现“大直达”。黄骅港口岸正式开放,曹妃甸港区临时开放,石家庄内陆港、邯郸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中转站实现与天津港口岸直通式监管,我省现代物流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显著的比较优势。

  (三)制约因素和存在问题。总的看,我省现代物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总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

  1.发展现代物流的观念滞后。现代物流理念尚未普及,对现代物流的概念、地位及作用认识不够,仍存在“重生产,轻流通”思想。一些作为需求方的制造和商贸企业,受“大而全”、“小而全”和“肥水不外流”思想束缚,认识不到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对降低流通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致使大量潜在的物流需求不能转化为有效的市场需求。作为供给方的物流企业“小、散、差、弱”问题严重,经营模式、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难以满足社会化物流的需要。许多生产企业仍比较关注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和价格策略,很少关注物流方式的合理性和调整物流组织方式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2.体制和机制制约。物流的组织和布局不尽合理,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极大地影响了物流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一体化运作,阻碍着物流产业的社会化进程,导致物流产业的集约化经营优势难以发挥,规模效益难以实现。物流发展缺乏统一协调的产业政策体系支持,很多政策措施尚未落到实处。一些地方不尊重市场机制的作用,忽视物流市场的培育,忽视现有物流资源的整合,甚至出现了不顾实际需求盲目发展的倾向。

  3.有效物流需求不足。许多企业不重视供应链管理,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的自我服务来完成,自营物流方式基本为仓库加车队,物流效率处于低水平、高消耗状态,限制和延缓了对高效率的专业化、社会化物流的需求。物流的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程度低,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由于信息不对称、不通畅,物流的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对接困难。

  4.物流业的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低。我省虽然各种运输方式比较齐全,但总量不足,相互之间的配套性、兼容性较差,系统功能不强,综合性货运枢纽发展缓慢,多式联运网络尚未形成。多数物流企业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开发、使用等尚处于手工操作阶段,自动识别、条形码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刚刚起步。专业化物流服务的比重还比较低,物流服务企业规模偏小,多数仍停留在货物代理、仓储、库存管理、搬运和干线运输等方面,效率低,速度慢,损耗大,采购及销售成本居高不下。

  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国民经济的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也是广大工商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一)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信息化和标准化技术为支撑,以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为核心,依托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为主和多元投入并举,整合现有资源,加快体制创新,推进专业化、社会化、国际化进程,重点培育五大物流枢纽城市、十大物流园区,建设三十大专业物流(配送)项目,逐步形成“立足内需、融合京津、面向全国、联通国际”的现代物流体系,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二)发展原则。

  1.整合现有存量,积极扩大增量。在积极整合和利用现有物流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上,按照“一线两厢”区域发展布局,围绕重大交通枢纽、经济中心城市、商品集散地和重要生产基地规划新建一批大型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园区,促进产业集聚。

  2.市场配置资源,政府营造环境。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从满足物流需求的实际出发,注重投资的经济效益。发挥政府鼓励、引导和支持作用,加强组织协调,加大扶持力度,为现代物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打破部门和地区分割,统一技术标准,促进物流的市场化和资源利用的社会化。

  3.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发展重点。本着“统筹规划、适当超前、分期实施”的方针,做好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和项目类别之间的协调和衔接,做到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相衔接,防止盲目攀比和不合理的重复建设。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重点扶持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项目,培育精品,树立品牌。

  4.服务主导产业,主动融合京津。现代物流业要为钢铁、医药、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建材建筑、食品、纺织、信息技术、旅游等其他主导产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促进其加速壮大,共同成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和区域产业格局的主骨架,推动区域特色经济加快发展。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面向京津巨大的物流需求和最直接的消费市场,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努力实现互补共赢。

  (三)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省基本建成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流体系,现代物流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其专业化、社会化、国际化水平大幅提高,全省现代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左右,全社会物流成本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降到17%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基本建成功能完善、便捷高效、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形成5个以上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物流品牌,基本建成十大物流园区和三十大专业物流(配送)项目,现代物流业成为全省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之一。

  三、产业发展重点及布局

  着力构建“物流枢纽城市—物流园区—专业物流(配送)项目”等多层次、广覆盖的现代物流布局体系,重点建设五大物流枢纽城市、十大物流园区和三十大专业物流(配送)项目。其中,物流枢纽城市是指在物流覆盖区域内有突出经济地位和综合优势、物流交换量大、物流企业集中的中心城市,它是物流活动高度密集的区域,也是物流发展的重要节点。物流园区是指有多家物流企业和相关单位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具有多功能、高层次、强集散、广辐射等特点,在全省有突出地位的社会化物流节点。专业物流(配送)项目是指依托交通枢纽、生产基地、产业集群和大型商品集散地等进行建设布局,在某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企业或物流项目。

  (一)五大物流枢纽城市。依据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等条件,以港口带动、产业推动、消费拉动、交通枢纽联动等模式,重点建设石家庄、唐山、廊坊、邯郸、张家口等五个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物流规模较大、市场发育良好的物流枢纽城市,努力建成全国二级、三级物流节点城市。

  1.石家庄物流枢纽。石家庄市为全省政治科教文化中心,全省重点建设的首善之区,中心城市人口规模207.6万人,2010年将达250万人;是全国二级铁路枢纽和京津冀三大铁路编组站之一,铁路货运量居全国第三位,公路客货运量居华北第三位,是全国2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城市工业以医药、纺织、食品主导型加工制造业为主,是辐射华北南部、影响中国北方的商贸中心,商品市场成交额居全国前十位。

  依托石家庄市交通便利、人才集中、产业发达等比较优势,发挥其商贸经济发达,各类商品市场数量多、规模大、辐射面广的作用,围绕装备制造、生物技术和医药、电子信息和通信装备、纺织服装、精细化工、现代商贸等物流需求易于释放的产业,以培育第三方物流为重点,以基础设施、信息网络和优惠政策为支撑,加快建设国际物流园区和商业物流、医药物流、农产品物流、中储物流、航空物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物流等六大物流中心,增强现代物流业辐射能力,扩大现代物流业发展规模,构筑起适应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战略需求的国际物流体系和多样化服务的市域配送体系,增强对国内外市场的辐射功能。

  功能定位:华北重要商埠和陆路交通枢纽,努力建成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和全国二级物流节点城市。

  2.唐山物流枢纽。唐山市是钢铁、建材、能源、化工和机械主导型重化工业城市,建成区人口规模138万人,2010年将达185万人。曹妃甸深水大港的建设,标志着唐山市即将成为中国北方地区国际性能源原材料运输枢纽港,承担起能源原材料海路运输的主通道和战略物资中转物流中心的职能。

  发挥唐山市冶金、化工、建材、煤炭、陶瓷、装备制造等产业的比较优势,依托曹妃甸港区和京唐港区港口经济和临港产业,整合现有运输资源,优化运输企业结构,完善面向企业生产需要的能源和原材料仓储、运输、配送等服务功能,发展外向型物流产业,建成我省物流资源由内陆发展型向陆港结合的外向型转变的重要通道;依托唐山作为东北与京津市场中转站的区位优势,完善配送、加工、包装、展示等服务功能;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积极参与全国及国际物流分工,建成我国北方最大的矿石、原油、建材和能源物流区,影响和带动腹地战略物资流通的中转配送中心。

  功能定位:以进口矿石、进口原油、钢铁、建材、煤炭、液化天然气(LNG)等大宗商品为主要品种的国际性能源原材料集疏枢纽港,国家商业性能源储备和调配中心,努力建成区域性物流中心和全国二级物流节点城市。

  3.廊坊物流枢纽。廊坊市是依托京津两特大城市发展起来的中等卫星城市,在承接京津两市城镇功能疏散和产业转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建成区人口35.7万人,2010年将达80万人。

  发挥毗邻京津、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和成本竞争优势,依托现代商贸、城郊型农业、旅游业、补充配套型服务业,大力发展以京津为主要目标市场、与京津国际化物流体系相互补充的现代物流业,形成进出京津市场货物的中转枢纽,除满足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仓储、配送等物流服务外,进一步完善京津往来货物的集散、进出口货物分流等功能。

  功能定位:面向京津、连接国内外、国际物流资源进出京津市场的重要物流节点,努力建成地区性物流中心和全国三级物流节点城市。

  4.邯郸物流枢纽。邯郸市为连接晋冀鲁豫的历史文化名城,全国著名的钢铁、纺织基地,主城区人口87万人,2010年将达到110万人。

  发挥区位、交通网络和产业优势,依托冶金、纺织、能源、建材、农产品、食品加工和现代商贸等产业基础,建成北方重要的工业品物流中心,使之成为晋冀鲁豫四省货物集散枢纽,为永年标准件生产基地、邯郸纺织品基地、馆陶金凤禽蛋基地及周边省市货物中转提供仓储、运输、配送、加工等全程物流服务。

  功能定位:立足晋冀鲁豫、辐射全国的综合物流枢纽城市,建成地区性物流中心和全国三级物流节点城市。

  5.张家口物流枢纽。张家口市地处京冀晋蒙四省市交界,我省区域中心城市,主城区人口规模86万人,2010年将达100万人。

  依托地处京冀晋蒙交界的区位优势,挖掘中俄、中蒙贸易的重要通道和物资集散的潜力,借助于“黄金岛”区域综合开发,围绕装备制造、特色农业、食品加工、能源原材料以及旅游业,发挥连接东部经济带与中西部资源主产区重要纽带的作用,大力发展面向京津冀晋蒙、畅通国际贸易的现代物流业。

  功能定位:连接三北、面向蒙俄市场的重要物流节点。

  (二)十大物流园区。根据物流市场的实际需求,本着整合存量资源、拓展增量资源、发挥比较优势、防止重复建设和避免盲目发展的原则,重点建设十个以仓储、运输、配送为主的现代化、开放式和多功能的综合物流园区和物流网络。

  1.全省邮政物流园区。依托邮政现有的实物运递网、信息网和金融网三网合一的独特优势、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以仓储管理、物流运输、区域配送等功能性物流服务为基础,以一体化物流服务、供应链管理、物流解决方案设计及各种增值服务为重点,整合各种资源,开发新的服务产品,打造我省现代物流业品牌。依托交通枢纽、生产基地、商贸市场规划,建设一批规模合理、定位准确的区域性物流节点,形成多点分布、连锁经营的大型综合性第三方物流网络和虚拟物流园区。发挥邮政行业的特点和优势,加快与其他物流园区和物流(配送)项目的衔接与融合,为其提供精益物流服务。

  2.全省交通物流园区。依托覆盖全省的公路交通运输网络优势,系统整合全省交通系统的各种物流资源,重点建设石家庄和沧州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站、唐山港物流、秦皇岛物流、邯郸物流、承德物流、白沟物流、邢台物流、廊坊物流、张家口物流、衡水货运站和保定货运站等一批物流节点项目,提高信息化水平,争取培育成为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物流品牌,形成多点分布、连锁化经营的大型综合性第三方物流网络和虚拟物流园区。

  3.石家庄国际物流园区。依托石家庄市医药、纺织服装、电子、商贸等优势产业,建成集报关、报验、订舱、集疏港、订货、储运、包装、配送、信息等多功能的多式联运国际物流服务体系,发挥石家庄内陆港的直通口岸功能,形成国际采购中心、分销中心、集装箱集散中心。以石家庄内陆港口岸为依托,重点培育石家庄四诚物流、石家庄四药物流等一批大型物流企业,努力形成现代化、综合性、多功能的大型综合物流园区。

  4.石家庄航空物流园区。依托石家庄机场交通便利和货运量快速发展的优势,抓住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分流京津航空货运的机遇,进一步提升石家庄市“华北重要商埠”的集散作用,积极发挥首都机场备用机场职能,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提高物流效率,提供运输、仓储、配载、包装、分拣、配送、报关、订舱、保险等多种形式的航空物流服务,努力建成“大直达”式的现代化物流园区和国际航空货运枢纽之一。

  5.唐山港能源原材料物流园区。依托曹妃甸港区和京唐港区进一步开放开发,建设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大宗商品进出口集散枢纽。在京唐港区重点建设钢铁物流、配煤物流和仓储物流等项目。依托曹妃甸港区将形成的年储运铁矿石3000万吨、原油2500万吨、煤炭超亿吨的物流能力,建设一批大型第三方物流项目。加快发展集装箱运输,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提高集疏港能力和效率。

  6.唐山综合物流园区。发挥唐山发达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优势,依托钢材、水泥、陶瓷和机械电子等优势行业,整合现有货运站场和交易市场,重点开展货物集散及交易、货运配载、储运与配送、流通加工与增值、集装箱装卸和信息服务等业务,形成集物流、商流、信息流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货物集散枢纽和综合物流园区。

  7.廊坊开发区综合物流园区。依托环京津一线和“京津冀都市圈”核心区等优势,面向京津和当地的物流服务需求,在廊坊开发区建设集仓储、运输、配送、流通加工、包装、信息处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物流园区。发挥广宇物流、绿龙配送等物流企业的带动作用,引导仓储、运输和货代等各种物流要素向物流园区集中,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入园开展物流配送业务,促进廊坊成为京津冀地区性物流中心。

  8.黄骅港国际物流园区。以朔黄铁路复线和杂货码头建设为契机,发挥黄骅港致远国际物流中心有限公司和河北省物产集团等物流企业的积极性,依托黄骅港集疏功能,以煤炭、杂货、矿石、液体化工、钢材等为主要品种,完善园区的各种物流功能,提供一站式物流服务,为黄骅港将形成年储运矿石3000万吨、钢材500万吨和液体化学品90万吨以上能力提供物流支撑,建设综合性国际物流园区,形成港口货物集疏中心,服务于朔黄铁路沿线和广大腹地。

  9.邯郸综合物流园区。以邯郸国际集装箱中转站为基础,建设邯郸国际物流、邯郸钢铁物流、高新区工业物流和成安农产品物流等四大物流节点,提供进出口货物报关、报验、仓储、配送、集装箱堆存、信息等专业物流服务,建成管理规范化、运作标准化的大型综合物流园区。

  10.秦皇岛综合物流园区。依托连接华北与东北大通道的区位优势,服务于环渤海地区经济开放开发和老工业基地振兴,依托秦皇岛北方综合物流中心和秦皇岛运通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储运、市场交易、信息服务等多功能的综合物流园区。

  (三)三十大专业物流(配送)项目。

  1.生产性专业物流(配送)项目。立足于全省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和区域产业格局的主骨架,围绕大产业、大园区、大基地和大项目,重点建设15个为制造业提供配套服务的大型生产性物流项目。

  (1)唐山曹妃甸能源原材料物流项目。依托曹妃甸示范区地理区位、深水大港、资源组合和产业后发等优势,以铁矿石、原油、液化天然气、煤炭等为主要品种,落实建设条件和项目业主,建设一批能够满足年储运铁矿石 3000万吨、原油2500万吨、煤炭超亿吨物流需求的现代化物流项目。

  (2)唐山港钢铁物流项目。依托钢铁产业集群和世界级重化工业基地建设,建设以钢铁原辅材料和产成品为主要品种的现代化仓储配送项目。发挥中钢集团、唐山百工和省铁矿产品市场等业主的积极性,加快项目建设。

  (3)石家庄内陆港物流项目。以医药和纺织服装等支柱产业为服务重点,建设标准的集装箱中转站、保税监管库,开展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货物存储、运输、货物代理等物流业务,发挥内陆口岸功能,构建“大直达”模式,力争集装箱年吞吐量达到21万标箱,内贸货物年吞吐量145万吨。项目总投资 1.3亿元,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

  (4)河北中储物流项目。发挥中储股份上市公司作用,利用河北中储物流网络优势,大力发展仓储、连锁配送、国际货代、市场、仓单质押、期货交易交割库等现代物流业务,建设现代化物流基地。项目总投资2亿元。

  (5)黄骅港液体化学品物流项目。依托沧化集团产业优势,增强为69万吨PVC总产能的配套服务能力,围绕液体化学品码头和液体化学品罐区建设,主要建设1座2万吨级液体化工泊位,1个2万立方米低温乙烯罐,2个 1万立方米EDC罐,2条36公里的长输管线。项目由沧化集团与神华集团合作建设,总投资3.8亿元。

  (6)邯郸钢铁物流项目。以满足邯钢集团释放的第三方物流需求为重点,建设以钢铁原辅材料和产成品仓储、装卸、运输、配送、产品展销和信息处理等为主的大型第三方物流项目,形成多功能、综合性、强辐射的钢铁交易市场。项目总投资1.2亿元。

  (7)石家庄四药自动化物流项目。依托石家庄四药药品物流需求,开展制药原辅材料采购、分拨、配送和医药成品智能化储存、出库等物流业务。在满足自身物流需求的基础上,逐步开拓第三方物流业务,为石家庄“药都”建设做出贡献。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总建筑面积0.8万平方米。

  (8)保定长城汽车物流项目。该项目位于长城汽车工业园,为长城系列汽车提供原辅材料和产成品仓储、商品车零公里运送等专业物流服务,形成长城系列产品的原材料和产成品集散地。

  (9)邢台好望角国际物流项目。以邢台开发区的各类企业为服务对象,以钢铁、标准件、板材等为主要物流品种,建设具有仓储、配送、专线快运、车辆调度、安全监控等功能的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项目总投资1.3亿元,总建筑面积11.7万平方米。

  (10)衡水祥运工贸物流项目。依托衡水橡胶、焊管、玻璃钢、丝网和皮毛等五大全国知名生产基地的产业优势,完善货物集疏、配送、仓储、货代等物流功能,努力成为以衡水市区为中心,辅射周边地区的仓储、配送和进出口贸易集散中心。项目总投资9000万元,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

  (11)肃宁大宗生产资料物流项目。依托京九和神黄铁路交汇的交通优势,着眼于产业迁移、交通发展和新的增长极的培育,大力发展以煤炭、钢铁等大宗生产资料为主要品种的大型综合性物流基地。

  (12)承德四海物流配送项目。依托与中储公司的业务联盟,为当地钢铁、食品、纺织、制药及商贸流通业提供专业化物流服务。建立货物进出口代理、运输、包装、配货、装卸、加工、搬运、管理一体化网络。项目总投资1.98亿元,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

  (13)张家口黄金岛物流项目。在宣大、京张和丹拉等高速公路之间546平方公里的经济开发区域内,发挥张家口物流中心的带动作用,建设大型现代物流项目,为张家口市和黄金岛区域开发提供生产性物流服务。

  (14)保定农业生产资料物流配送项目。为周边地区提供化肥、农药、农地膜、农药械、农机具等农业生产资料的物流配送服务,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

  (15)永清里澜城物流项目。依托保霸铁路和106国道交汇等交通优势,建设服务于当地钢木家具、板材制造和摩托车配件等产业的大型生产性物流中心项目。项目总投资1.02亿元,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

  2.生活性专业物流(配送)项目。着眼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促进便民利民,围绕商贸中心、交通枢纽、区域特色经济,重点建设15个为生活服务的大型生活性物流项目。

  (1)石家庄商业物流项目。适应石家庄建设“华北重要商埠”的需要,依托新华集贸中心、南三条小商品市场和北方商业物流中心等物流载体,新建或改扩建一批物流设施,进一步扩大仓储、运输、包装、流通加工和配送等物流规模,实现仓储现代化、多式联运便利化、商品批发展示多样化。

  (2)石家庄国大医药物流园项目。适应石家庄建设“药都”和便民利民的需求,建设电子商务交易、经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的医药仓库、配送中心、保健商品城、中药检测、药品分装等医药配送设施,完善医药流通服务网络,为医药生产企业和经销企业提供专业物流服务。项目总投资6亿元,规划占地1000亩。

  (3)河北保龙仓物流配送扩建项目。依托河北保龙仓集团现代流通领域排头兵优势,扩大流通业态延伸范围,促进零售业向物流配送行业渗透,经营业态由单一功能向仓储超市、精品超市及仓售一体超市等多种功能相融合转变,加快保龙仓品牌向省外扩张步伐,推进金谈固东方广场项目建设。

  (4)河北好日子商业连锁网络项目。发挥好日子超市股份公司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中的龙头带动作用,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建设立足河北、覆盖周边省市城乡的连锁配送网络,以经营快速消费品和餐桌食品为主,满足城乡家庭消费便利需求,建设1万个农家店和社区便利店,20个物流配送中心,实现年销售收入160亿元。探索建立以“连锁超市实体网络”和“电子商务虚拟网络”相结合,以乡村商业连锁网络为基础,为农民提供生产、技术、信息服务等产供销一体化的网络服务平台。

  (5)唐山冀东物贸汽车物流项目。依托冀东物贸企业集团销售网络和全国500强之一的优势,建设汽车展示、售后维修、配送中心、电子商务等基础设施,在现有直营专卖店39家、连锁店和特许加盟店800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汽车服务网络,为集团连锁店和汽车生产企业提供专业物流服务。项目总投资 3.5亿元,规划占地580亩。

  (6)保定白沟物流项目。整合白沟现有箱包、服装、针织品和五金等十大专业市场的物流需求,进一步完善仓储、运输、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服务功能,建设综合物流项目,促进白沟镇建设成为“中国北方第一大购物天堂”。项目总投资5亿元,规划占地800亩。

  (7)唐山北方物流中心项目。依托唐山商贸流通业发达、有效需求强劲的优势,以家电、食品、陶瓷、烟草、机电设备等为主要物流品种,开展商贸物流为主的第三方物流。项目总投资2.6亿元,总建筑面积22.6万平方米。

  (8)秦皇岛金海粮油物流项目。为促进我国北方地区粮油深加工和出口贸易,加快我国非转基因农产品出口,依托秦皇岛金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建设年吞吐500万吨的物流项目。

  (9)邢台华龙食品物流项目。以方便食品产销为依托,建成包括仓储、运输、包装、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物流中心,促进华龙日清、中旺集团等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壮大。

  (10)三河汇福粮油物流项目。面向京津和全国食品油消费市场需求,依托三河汇福粮油集团,建设年吞吐600万吨的大型粮油物流中心,扩大农产品的储运能力。项目总投资9880万元,规划占地230亩。

  (11)邯郸鼎嘉新型建材物流项目。适应邯郸建成河北南厢区域商贸中心的需要,建设集仓储、装卸、现货交易、货运代理、配送、加工、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商贸中心。项目总投资1.65亿元,总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

  (12)邯郸大地长青农产品物流配送项目。依托产业优势,建设农产品展示、交易及加工配送、信息、检验检测、仓储、周转货场等基础设施,扩大当地农产品输出能力,形成南北农产品集散基地。项目总投资1.1亿元,总建筑面积6.1万平方米。

  (13)廊坊绿龙无公害果菜配送项目。依托廊坊无公害蔬菜基地,充分利用廊坊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建成面向京津市场特别是首都高校,以经营净菜、配菜、套菜、礼品菜等为主,集蔬菜加工、检测、包装、配送、销售为一体的果菜配送中心。项目总投资6600万元,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

  (14)承德怡达农副产品配送项目。依托承德绿色农副产品生产基地,重点面向承德本地、京津和海外市场,发挥承德农产品无公害的特色优势,整合承德怡达集团遍布全国的200多家经销网点,加快农副产品仓储配送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1.1亿元,总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

  (15)张家口绿色食品物流项目。发挥张北错季蔬菜城、中德合作食品安全链等项目的积极性,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面向京津市场,发展以蔬菜、果品和肉类三大产业为重点的绿色食品产业,为生产流通企业提供农副产品的加工、配送、分拣、包装等物流服务。

  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一)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

  1.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依托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金融、税务、海关、检验检疫、交通运输、邮政等行业信息系统,以建立电子口岸、综合运输信息平台和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为突破口,加快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项目,统一信息采集标准,建立物流信息共享机制。政府提供部分启动资金,建设河北物流网综合信息平台,条件成熟后转入市场化运作。

  2.推动企业物流信息化。引导和支持企业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理念优化业务流程,开发和应用企业资源计划、供应链管理等管理系统,实现物流管理的集成化和智能化,加快资金周转、降低库存、提高企业竞争力。鼓励和引导企业应用无线阅读识别(RFID)、条形码(BC)、智能标签、电子数据交换 (EDI)、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道路交通信息通讯系统(VICS)、不停车自动交费系统(ETC)等新技术,提高现代物流信息体系的技术水平。立足于物流信息平台,引导物流企业大力发展网络系统,实现网络与用户、制造商、供应商、物流企业及相关的银行、财税、商检、海关等单位联结,对物流各环节进行适时跟踪、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全面提高物流服务信息化水平。

  (二)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

  开展物流术语、计量与设施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运作模式与管理标准的普及工作,积极推动托盘、集装箱、各种物流装卸设施、条形码等通用性较强的物流技术和装备的标准化。加快推广普及国家各项物流标准,对国家标准尚未覆盖的领域积极引进和采用国际标准。

  (三)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1.加强交通网络建设。以建立智能型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目标,协调发展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运输,逐步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多式联运的现代运输网络。

  陆路通道。完善公路路网结构,构建“五纵六横七条线”高速公路网架,大力发展农村公路,改造升级干线公路,加快高速网络建设,形成市市通达高速公路、市县通达高等级公路、乡(镇)通等级公路的公路网络。到2010年,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84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4500公里。加快铁路改造和扩能,建设和改造重点干线,实施大秦线扩能等重点项目建设,优化路网结构,加强既有铁路扩能提速改造,建设与国铁连接以及为大型企业服务的地方铁路和专用线。依托陆路通道,拓展和延伸运输服务和代理的业务范围,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和效率。

  海运通道。调整优化港口结构,拓展港口功能,明确港口定位,形成唐山港、秦皇岛港、黄骅港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港群体系。重点建设曹妃甸港区矿石、原油、煤炭、液化天然气等大型专业化码头,改扩建唐山港京唐港区、秦皇岛港散杂货和集装箱码头,加快建设黄骅港三期工程。增强港口的物流集疏、直达、加工增值等功能,建设一批立足于港口优势、服务于临港产业、辐射周边区域的综合物流园区。

  航空通道。合理布局省内机场,发展支线航空。完善改造石家庄机场和山海关机场设施,建设邯郸、承德、秦皇岛(民用)、张家口等支线机场,基本形成以石家庄为中心的干支结合的航线网络。大力发展国际航空货运和航空快递,拓展航空过境、中转和直达运输等各类服务。

  管道运输通道。发挥管道运输的独特优势,抓住国家调整能源布局的机遇,配合国内油气资源开发和油气进口,完善省内管道网络,加快发展天然气、石油、煤炭等各类管道运输。积极推进与陕京二线配套的省级天然气干线及支线建设,实现全省天然气管道的网络化,加快河间—石家庄原油管线、石家庄—太原成品油管线等项目建设,形成较完善的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线网络。

  2.有效整合运输资源。加快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发展多式联运、集装箱运输、散货运输、航空快递等方式,推广应用厢式货车、集装箱、散粮车辆,开发使用专用车辆,加快集装箱中转站及散装码头建设,加强各种交通设施建设的衔接配合,提高运输速度和效率。积极发展散粮、散肥、散装水泥运输物流方式,建立大宗货物高效、低成本运输系统。优化城市交通管理,为配送车辆在城区的通行和停靠作业提供便利。

  加快推进单元装载化,推行以托盘化为核心的单元装载方式。大力发展以托盘租赁为基础的托盘共用系统,减少多次倒换托盘造成的无效搬运、装卸作业,引进单元装载化物流机械,支持单元装载化物流设施建设。

  (四)加快仓储设施改造升级。加快现有仓储设施的改造升级,引导各类仓储企业按照国家中文码仓库的标准进行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快推广托盘、条形码、仓库货运平台、周转箱、各种物流作业、安全等技术标准。鼓励企业和有关方面采用标准化的物流计量、物流分类、物流设备设施、工具器具和作业流程等。鼓励和引导仓储和批发企业退出城市主城区。推进仓储设施运营的社会化进程,积极与工商企业共建供应链上的战略伙伴关系,满足工商企业“零库存”的要求。加强与运输企业、交通枢纽和物流园区等物流节点的合作,大力发展供应配送、销售配送、加工配送等一体化服务。

  五、培育和激活物流市场

  坚持扩大物流需求与改善物流供给相结合,推进工商企业物流优化管理与发展社会化、专业化物流服务企业相结合,培育物流市场和规范物流市场相结合,鼓励工商企业将物流服务有效分离出来,实施物流企业再造工程,加快企业组织创新,变传统物流为现代物流,变物流自理为物流代理,变企业物流为物流企业,优化物流供给,培育物流需求和物流市场。

  (一)鼓励大型二产企业剥离物流功能。积极推动第二产业企业开展流程再造,运用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理念、模式和技术,实现物资采购、生产组织、产品销售以及再生物品回收的一体化运作。以订单为中心,改造现有业务流程,提高对市场的响应速度,降低库存,加快周转,提高市场竞争力。大型二产企业在完善内部物流系统的基础上,逐步把物流系统与生产制造系统分离开来,推进主辅业务分离。有条件的企业,可把分离的物流系统组建为有行业特色的物流企业,并为其他企业提供物流服务。鼓励企业实行物流业务外包,委托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促进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抓好邯郸钢铁、开滦煤矿、冀东水泥等一批大型二产企业剥离物流业务试点,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推广。

  (二)提高流通企业物流效率。流通企业要加快运用现代化的物流技术,实现供应链一体化的物流配送服务,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大型批发企业要利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加快商品周转,努力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批发服务的附加值。大型零售企业要建立自己的物流中心或配送中心,提高企业物流效率,并为其他各类企业提供物流服务。中小型零售企业要逐步把商品采购、运输、仓储、加工、整理和配送等物流业务分离出来,交由第三方物流企业代理。加强配送中心建设,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配送服务。

  (三)培育壮大第三方物流企业。放宽市场准入,取消对物流企业经营范围的限制,促进现有运输、仓储、货代、外贸、批发和零售企业的服务延伸和功能整合,加快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积极发展农产品、生产资料和医药等行业物流。鼓励运输、仓储、配送、货代、多式联运企业通过参股、兼并、联合、合资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扩大经营规模。逐步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跨国、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大型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

  鼓励和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工商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构建物流服务体系,实现物流企业经营主体、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物流服务形式的多样化,满足工商企业的综合性、全过程物流服务需求。

  (四)积极发展大宗商品和特种商品物流。重点发展粮食、煤炭、鲜活农产品、冷冻(藏)食品和药品等商品物流系统改造项目,拓展大宗商品和特种商品的运输通道,形成高效便捷的运输网络。围绕发展订单农业,加快鲜活农产品储藏、加工和冷冻运输设施建设,促进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的发展。开展化学危险品物流研究,建立健全化学危险品物流安全管理体系。开展废弃物回收物流体系研究,鼓励资源再生利用,保护环境。开展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研究,形成能够应对自然灾害、流行疾病爆发等突发性事件的应急物流服务体系。

  六、保障措施

  (一)深化体制改革。一是改革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等部门管理体制,打破行业分割,减少进入运输、货运代理业务的限制,推进运输市场化进程。二是改革商业、外贸、粮食、棉花、供销等行业管理体制和仓储经营体制,鼓励仓储功能从企业中分离出来,促进仓储设施和业务的物流社会化。三是改革现代物流企业登记注册的管理方式,除法律、行政法规有明确规定外,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取消各种前置性审批,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提高办事效率。

  (二)进一步扩大开放。一是放宽物流市场准入。按照我国加入WTO的承诺开放物流市场,引导外商投资逐步由物流基础设施向交通运输、仓储服务、信息服务等专业化物流服务领域拓展。逐步扩大外商直接投资的范围,按照国家规定及时调整外商投资股权比重。允许外商和民营资本投资现代物流业,参与国有物流企业改组改造。二是加快引进国外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借鉴、学习和合作尽快消化吸收。吸引国际知名物流企业直接投资落户我省,并在我省设立商品采购中心和配送中心,鼓励省外物流企业采用多种形式与省内大型物流企业展开合作。三是采取多种形式,鼓励省内企业与国外物流企业合作,加快物流服务“走出去”步伐。建立沟通国际的物流网络体系,拓展直接进入国际市场的分销渠道,促进我省物流企业参与国际物流服务市场竞争,推进国际化进程。四是加强内陆口岸建设。进一步完善我省陆运口岸功能,实现与海港、边境口岸的直通,将其延伸至内陆城市,提高我省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程度,拉动我省外向型经济发展。

  (三)加快技术创新。一是加快开发现代物流技术。充分调动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积极性,积极支持和引导物流科研工作,加强应用性物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物流企业研制开发的各项费用计入管理费用。二是加快推广应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推广供应链管理技术为核心的物流服务方式;推广应用当代国内外先进实用的交通运输技术,提高运输质量和效率;推广应用现代物流自动化技术、信息化技术,提高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等环节的效率。三是重视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在农业和农村的推广应用,逐步建立现代农村服务体系。鼓励农产品生产、加工、运销企业应用现代物流技术,发展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地的直销和配送,发展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村生活消费品的连锁经营和统一配送,为农民提供方便实惠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物流服务。

  (四)强化区域合作。加强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区域物流合作,建立健全非政府间的横向协调机制,组建区域性行业协会和企业联合会,推进区域内物流基础设施的集约利用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促进区域大交通体系、统一市场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加强港口物流基础设施的对接,修建连接各大港口的环渤海铁路和高速公路。谋划建设曹妃甸通往天津、沧州、石家庄等地石油化工骨干企业的输油管线。改革区域内交通线路、特别是高速公路收费方式,实行区域内一费制,减少收费站卡。完善农产品“绿色通道”,由三地交通、农业、公安、林业和监察等部门统一标准、统一编号、统一发放“绿色通道通行证”,简化手续。

  (五)加大政策扶持和人才培养。一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各级政府设立现代物流业发展引导资金,发挥其鼓励、引导和放大作用,用于支持重点示范物流企业、重大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人才培训、物流基础理论研究、物流科技研发和物流标准体系建设等项目。建立和完善全省现代物流重点建设项目库,实行滚动管理和分级管理,省重点联系50个左右大型物流项目,给予引导、扶持和推动。积极引导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现代物流业,鼓励融资担保机构为现代物流企业提供信贷担保,支持骨干物流企业特别是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上市融资或利用境外资本。二是提供必要的建设用地。对列入省重点的大型物流项目,在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前提下,按照仓储、运输等相关行业标准协议出让土地。对利用旧仓库、旧厂房改造为物流项目的,可减免土地出让金。鼓励各类企业将仓储设施迁出主城区。三是帮助物流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流通企业使用的大型冷藏、冷冻和各类生产加工设备,以及列入省规划的大型物流园区、大型配送中心,其用电、用水、用气价格,与一般性工业企业标准并轨。四是培养现代物流业发展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坚持在校教育与在职教育相结合,本地培养与引进吸收相衔接,以物流策划人员和物流信息系统开发人员为重点,加强物流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高等学校要加大对现代物流业和电子商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条件成熟时成立专门的现代物流高等学校,或在本科院校设立物流学院。强化职业技能教育,开展物流师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工作。加强物流科技和理论研究工作,强化物流知识培训,做好对物流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

  (六)提高直达效率。边防、海关、检验检疫、税务、外汇等部门要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简化审批手续,优化口岸直达作业流程,实行申办手续电子化和一站式服务,对进出口货物实施“提前报检、提前报关、实货放行”的新模式,减少各种收费,降低货物运输和装卸成本,提高内外贸货物的中转能力。推广应用“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建立大直达信息平台,积极推进大直达工程建设。依托货物集散地和加工贸易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积极争取国家保税物流中心试点,拓展保税物流功能,给予税收和外汇管理等配套政策,积极稳妥地推动保税物流发展,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七)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综合组织协调,建立河北省现代物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省发展改革委和省商务厅为召集人,省科技、公安、财政、人事、交通、信息产业、工商、物价、国税、地税、统计、通信、邮政、检验检疫、海关等为成员单位,负责提出现代物流发展政策,协调各地物流发展规划,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等。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负责日常工作。各部门要抓紧落实国家九部委《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研究制定实施细则,认真组织实施。加强物流统计核算工作,建立和完善物流统计指标体系。

  发挥中介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成立河北省现代物流协会,引导物流协会履行服务、自律和协调职能,发挥在规划研究、规范市场行为、统计与信息、技术合作、人才培训和咨询服务等方面的中介作用。

回到顶部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