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生力军。但中小企业在为经济增长贡献力量的同时,也深陷融资困境,“融资难”问题一度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知名经济学家汤敏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专访时指出,中小企业发展对拉动今年的经济增长格外重要,帮助中小企业缓解融资难是当务之急。在商业银行自己操作小企业贷款成本高的现状下,将小企业贷款外包给小额贷款公司是一个解决之道。
重新界定中小企业标准
NBD:在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上,您一直建议重新划分中小企业标准,能否具体讲讲这个标准应该怎么划分?
汤敏:国务院中小企业29条中的第6条提出,商业银行要建立为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专营机构,逐步提高中小企业中长期贷款的规模和比重。
我认为,要使政策的温暖惠及真正需要帮助的企业,首先要对中小企业的概念重新划分。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不同,我国中小企业的定义非常宽泛,除了一千多家特大型企业之外,其他的企业都划为中小企业。
例如,在我国,工业领域职工人数在2000人,建筑业职工人数在3000人的企业都被称为中小企业。而国外,中小企业的划分就比我们窄得多。在欧盟,职工人数在250人以下的企业才称为中小企业。事实上,我国的小型企业的定义比较接近国际上中型企业的定义。
实际上,把中小企业混同起来的统计方式会造成很多政策误区。多年来国家不断出台对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但真正需要得到帮助的企业并没有感觉到政策的温暖。温总理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把这个问题专门提了出来。所以我建议有关部门尽快落实,重新划分中小企业标准,并且在金融统计上把中型企业与小型企业严格区分开来。
开辟金融外包新模式
NBD: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很多企业都受到了影响和冲击。对于本身处于融资困境的中小企业而言更是“雪上加霜”,您如何看待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汤敏: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世界范围的一大难题,原因是中小企业存活率低。在美国,拥有10年存活率的小企业仅13%,由于向中小企业放贷风险大,所以全世界的中小企业都会遇到融资难的问题,只是程度不一样。
我国金融机构的现状决定,我国的融资体系一直 “偏重国有大型企业”。由于风险投资、产业基金、集合发债、网络贷款等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在我国还刚刚起步,所以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相对欧美等国而言更难一些。
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今年以来一直备受关注,包括在前不久召开的“两会”上,也有很多金融界人士提出了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的议案提案。在信贷投放政策上,代表委员们也倡导向中小企业倾斜。
从目前来看,我国经济已渐渐回暖。在保持增长方面,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会是拉动今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这也为金融外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以及消费者贷款业务需要大量的信息采集和处理等工作,所以金融外包还需要良好的技术支持。
作为国家重点关注和支持的融资领域,中小企业融资、农户融资和消费贷款一直都面临融资难的问题。为此,国家也鼓励成立了一大批小额贷款公司。目前,上千家小额贷款公司已经成立了,民间投入了上千亿资金,可以从中挑选出优秀的、做得很好的小额贷款公司来承揽商业银行的批发贷款。
银监会要逐渐放宽对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不超过其资本金50%的规定。由商业银行定出严格的贷款条件,这个方式暂时不宜大规模推广。各地要赶紧开始试点,摸索出经验后再推广,以防范大规模的风险。如果这种方式能成功,不但能解决商业银行对小企业贷款成本高的问题,也可以解决小额贷款公司健康成长的问题。如果银行不直接放贷给小企业和农户,而是外包给小额贷款公司去借贷,这也是一个新的思路、新的模式,同时也将推动金融机构扩大这些领域的融资。
鼓励民间融资
NBD:对于“诊治”小企业普遍出现的“资金贫血症”难题,您认为该如何破解?
汤敏:为鼓励银行多向小企业贷款,我国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快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制度,制定风险补偿发放的规则,减少银行的后顾之忧。而要鼓励银行去给小企业贷款,就要鼓励他们提高贷款利息来覆盖部分风险。
同时,除了大型的金融机构外,我们也不能忽略民间金融在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民间的融资、民间的高利贷在任何国家、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毕竟从目前来看,大型的金融机构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所有贷款要求。
就目前中国的投资情况来说,民间投资总是遭到排斥。政府应该拿出一部分钱,用于带动大量的民间风险投资,以建立中国的风险投资体系。加大民间投资,对民间开放金融市场,鼓励、加快多元化的中小企业融资机构,对于破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意义非凡。
上一篇:风险投资后管理机制及创新性分析
下一篇:信托融资:为中小企业插上腾飞翅膀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