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31 苹果版本:8.7.31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浅析重要性水平职业判断

来源: 正保会计网校 编辑: 2010/11/16 13:32:05  字体:

  本文论述了重要性水平的含义、正确认识重要性水平的标准、职业判断的含义及成因,并重点对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职业判断和对账户、交易层次重要性水平的职业判断进行了分析,着重强调了确定两个层次重要性水平时影响审计职业判断质量的一些关键因素。

  一、重要性水平的性质

  (一)重要性的含义

  各国对重要性的认识基本是一致的,即如果信息的错报或漏报可能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该信息即被视为“重要”。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对重要性的定义是:“本准则所称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二)正确认识重要性水平的标准

  重要性水平作为重要性的具体标准,可分为实际重要性水平、计划重要性水平和评价重要性水平。

  据成本的大小进行分配,对于出现错误的实际重要性水平是指相对于每一被审计的会计报表而言客观存在的,将会影响大多数报表使用者的理性判断或决策的重要性水平,是会计报表本身的重要性水平,具有客观性和不可能知性。实际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存在反向关系。实际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小;实际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大。

  计划重要性水平是审计人员通过被审计单位的了解、结合审计目的和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进行专业判断,对实际重要性水平的估计,并依此确定实质性测试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计划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人员要执行的审计程序越细致,收集的审计证据也越多,审计风险越小;反过来,计划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人员执行的审计程序就越粗略,收集的审计证据也相对较少,审计风险会越大;计划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存在正向关系。

  评价重要性水平是审计人员用来评价审计结果、发表审计意见的重要性水平。若评价重要性水平过低,审计人员可能将不会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判断和决策的错报或漏报看作是重要而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若评价重要性水平过高,审计人员又可能会对一部分重要的错报或漏报缺乏足够的关注而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所以评价重要性水平过高、过低均会导致审计风险。

  二、职业判断的性质

  (一)职业判断的含义

  审计判断是审计人员根据其专业知识和经验,通过识别和比较对审计事项和自身行为所作的估计、判断或选择。职业判断的主体是审计人员,职业判断的基础是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积累的经验,职业判断的基本方法是识别和比较,职业判断的内容既包括审计事项判断,也包括审计人员的自身行为,职业判断的结果是一种估计、判定或选择。

  (二)职业判断的成因

  在审计工作中之所以要进行各种各样的判断,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决定的,这些原因主要有:

  1.会计信息的不可靠性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证券市场的出现,投资人队伍的扩大,会计信息已由反映经济责任为主转变为投资人决策服务为主,因此,其可信性受到更大的关注。会计信息的可信与否直接关系到决策的成败。审计的角色就是为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提供合理的保证,或者说是为投资人提供比较可信的会计信息,而这种保证来自于对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状况的合理的评估或估计,如企业对会计报表可信性的估计和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估计等。

  2.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经济环境变得日益复杂和多变,不确定性不断增加,从而进一步导致企业出现了一些具有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的经济业务,如销货款回收、未决诉讼、产品担保损失等。可见审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合理保证者,不可避免地要对财务报表项目中不能精确计算只能加以估计的事项进行判断,即对会计人员的判断进行再判断。由此可见,经济业务的不确定性是导致职业判断产生的又一原因。

  3.信息不对称

  一般人们想到的往往是投资人和经营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并把审计作为降低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手段。事实上,在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同样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只不过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比前者低得多。在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的关系中,被审计单位依然拥有信息上的优势,审计人员则处于劣势。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要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表示意见,只能借助他们的职业判断。

  4.审计方法的要求

  在现代审计实务中,广泛运用抽样审计的方法。抽样审计是审计人员实施审计程序时,从审计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样本测试结果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而这种方法需要运用职业判断。近年来,风险基础审计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使得审计职业判断的作用更显重要。

  5.某些标准的模糊性和外部性

  审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报表审计的过程中,并不是要发现所有的错误和弊端,而是要发现其中超过重要性水平者。因而重要性的确定就变成了一个关键问题。重要性强调以是否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为标准,是一个外部性的标准,比较模糊,究竟重要性水平为多少只能由审计人员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判断。

  三、审计工作中重要性水平职业判断的运用

  (一)编制审计计划时对重要性水平的判断

  审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通常是指计划重要性水平的确定。重要性由两个层次构成: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账户和交易层次的重要性。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是总体重要性水平;账户和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是形成会计报表的各账户和交易的重要性水平,它是在总体重要性水平的基础上分配得来的。账户和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的错报或漏报是否超过重要性水平的基础,只有单个账户和交易的错报或漏报不超过重要性水平时,会计报表总体上的公允性才能得到合理的保证。

  1.重要性水平判断应考虑的因素

  审计重要性是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的合理统一,或者说是审计收益与审计风险的权衡过程。审计重要性水平太低,审计质量可以得到合理保证,但加大了审计工作量,降低了审计效率;审计重要性水平定得过高,审计效率提高了,但审计质量得不到合理保证,审计人员会面临比较大的审计风险。因此,要做出合理的重要性的判断就需要了解以下影响重要性的因素。

  (1)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情况的了解程度

  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情况的了解程度从来都是影响审计重要性水平的因素。审计人员只有对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类型、产品和服务的种类、地理位置以及主要的产业政策、关联者及其交易的存在情况,影响被审计单位及所属行业的政府法规、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及执行等情况进行深入地了解之后,才能对审计重要性水平做出合理、恰当的专业判断。

  (2)被审计单位监督机制的完善状况

  被审计单位监督机制的完善与否对审计重要性水平的影响不容忽视。被审计单位拥有健全的监督机制,既可以成为审计人员合理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的有力支柱,又可以有效地减少审计人员误判审计重要性水平的概率。

  (3)审计项目

  对于不同项目,就有不同的重要性标准。审计人员在对重要性作出初步判断时,应对数额高、波动幅度大、会计报表使用者比较关心的项目,从严制定重要性水平。因为不同的项目内容,其数额大小不同。此外,不同的项目,审计成本不同,错误可能性也不同。因此,对不同的项目,就有不同的重要性标准。

  (4)错误的性质

  判断重要性水平,还要考虑错误的性质。如果错误的性质严重,哪怕错误金额较小,也可看作重要错误。例如,存货短缺了1000公斤,价值10000元,如果短缺是由于盘点差错引起的,则属不重要错误;如果短缺是由于保管人员监守自盗引起的,就属重要错误。

  (5)会计报表项目的性质、金额大小及波动幅度

  一般情况下,会计报表使用者对流动性较高的项目比较关注,重要性水平应定得低些;金额和波动幅度大的也容易引起报表使用者的关注,相对数也应定得低些。

  2.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判断

  由于独立审计的目的是对会计报表的合法、公允和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发表意见,因此,注册会计师必须考虑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对报表整体的意见。实际工作中,注册会计师可以采用固定比率、变动比率等方法确定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固定比率法是用选定的判断基础乘以一个固定的百分比来确定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方法。计算公式是:重要性水平=判断基础×固定比率。“判断基础”在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中已有规定,包括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四项,注册会计师应根据专业判断合理选用。“固定比率”则由注册会计师据经验而定,一般可参照国际上审计实务中常用的标准:资产总额的0.51%;净资产的1%;营业收入的0.5%~1%:净利润的5%~10%。

  变动比率法是根据资产总额或主营业务收入中较大的金额确定不同的比率以计算相应的重要性水平的方法。计算公式为:重要性水平=基数(根据会计师事务所经验确定)+某一比率×(被审单位实际金额-下限)。其基本原则是:资产总额或主营业务收入总额越大,允许错报或漏报的金额比率就越小,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所采用的比率就越低。变动比率法中的重要性百分比和基数,都是根据审计人员的经验做出的合理估计,实际操作中的难度相对更大。

  不论是采用固定比率法,还是变动比率法,注册会计师所面临的具体情形不同,所选择的判断基础也不同,这就要求注册会计师对相关各因素作出符合实际的职业判断。

  3.账户和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判断

  账户和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判断就是把总体的重要性水平分配到具体的账户。对总体重要性水平的分配一般采用以下两种分配方法。

  (1)把总体重要性的金额分配到各个账户

  这一方法是把经过初步判断得到的重要性水平,根据账户可能出现错误的程度和审计证可能性比较大、取证成本比较高的账户分配的数额就高一些,比如存货账户;对出现错误的可能性比较小,取证成本比较低的账户分配的数额要小一些。分配后各项目的重要性水平之和一般应是总体重要性水平的1.5~2倍。

  (2)按比例确定重要性水平

  这一方法是按照总体重要性水平和一定比例确定重要性水平。比如,把各账户的重要性水平确定为总体重要性水平的20%~50%,审计时只要发现该账户或交易的错误超过这一水平,就建议被审计单位进行调整。显然,在使用这一方法时仍然需要职业判断。

  (二)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

  1.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

  由于环境的变化,或者是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了解程度的增加,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可能与编制审计计划时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不同。如果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大大低于编制审计计划时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重新评估所执行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

  2.错报或漏报的汇报

  注册会计师在评价审计结果时,应当汇总已发现但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以考虑其金额与性质是否对会计报表的反映产生重大影响。所谓已发现的错报或漏报是指通过对账户或交易实施详细的实质性测试所确认的未调整错报或漏报;所谓推断的错报或漏报是指通过审计抽样或分析性程序所估计的未调整错报或漏报。

  3.错报或漏报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时的处理

  如果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的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或由于该汇总数连同尚未发现的错报或漏报可能超过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追加审计程序,或提请被审计单位进一步调整已发现的错报或漏报,以降低审计风险。

  4.错报或漏报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时的处理

  如果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的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扩大实质性测试范围或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以降低审计风险。如果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会计报表,或者扩大实质性测试范围后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的汇总数仍超过重要性水平,那么,注册会计师应当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cheery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