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50 苹果版本:8.7.5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为什么要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来源: 张昌辉 编辑: 2009/05/13 11:11:02  字体:

  总体来看,无论是国企、民企、跨国公司,绝大多数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状态都处于“初级阶段”——从抵制、对抗,逐步向“被迫”遵守纪律阶段过渡。

  企业社会责任的生成背景

  2007年岁末,一份份洋洋万言的《社会责任报告》纷纷出炉。其中占据大头的是央企,但也不乏一些知名民营企业,如万科、阿里巴巴等。

  “在这种集体行动的背后,多少有些迫于外部的压力。”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姜万军副教授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

  2006年3月,国家电网发布了中国首份央企社会责任报告。然而,据报道,当年那份报告却在美国《财富》杂志“2006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排名中,以0分的成绩排位倒数第一。这不能不让中国的央企备受刺激。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对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还是一个新东西,满打满算,还不足两周岁。虽然早在1908年,美国钢铁的总裁泊金斯就说过“企业越大,就应该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但综观全球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真正启动还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

  上世纪80年代,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欧美发达国家逐渐兴起,1984年,印度旁遮普邦毒气事故催生了美国成立化工行业责任倡议书。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引致美国和欧洲联合创建了世界核能发电站协会。

  进入90年代初期,针对成衣业和制鞋业,美国劳工及人权组织发动了一场“反血汗工厂运动”。之后便演变为“企业生产守则运动”,在劳工、人权组织等非政府组织(NGO)的推动下,生产守则运动又开始由跨国公司的“自我约束”逐步转变为“社会约束”。

  到2000年,全球共诞生了246个生产守则,大部分是由商贸协会或国际组织机构所制定。

  姜万军分析说,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对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面对环境恶化、全球气候异常、恐怖活动、贸易争端、能源危机等等挑战,可持续发展理念正在成为各国一致认可的基本价值观。为此,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以及国际消费者组织、环保组织、人权组织、工会组织和宗教组织等非政府组织,开始积极发起和推动现代社会责任运动,敦促企业更具有社会责任感。

  “目前,新一轮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浪潮正在国际上云起。”姜万军指出,其主要标志有五点:

  一是来自联合国等多边国际组织的努力。如联合国的“全球协议”(UNGC),国际劳工组织的“人权原则及标准”(ILO Declaration),经合组织(OECD)的跨国公司行动指南(OECD Guidelines)等等。

  二是众多非政府组织的指导原则和标准。它们共同的目的是要求企业规范并约束自身行为,更好地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三是各国政府也开始参与和引导相关活动。

  四是越来越多的诸如共同基金的机构投资者,发起社会责任投资(SRI)基金,将其投资选择同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关联,要求接受投资的企业,不断增加透明度和公信力,更好地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目前,在美国这类机构投资者已经超过200家,而且还在加速增长。

  五是越来越多的媒体,致力于监督企业,特别是知名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揭露企业的丑闻或其他不当行为,像诸如《财富》和《福布斯》等权威商业媒体,在企业评比排名上,加上了“社会责任”标准。

  为了适应上述来自国际组织和非政府机构、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压力,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声明遵守UNGC、GRI、AA1000、SA8000等规范和标准;同时,也着手制定本企业的行为规范,用来规范自身和供应商行为,并且定期发布反映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年度报告。

  而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生成并风行,在姜万军看来,主要源自于两方面的“压力”。

  一是来自国外的压力。

  加入WTO以来,中国已越来越深地融入于全球化的浪潮之中,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已成为全球资本和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国际上正在风行的社会责任运动也越来越直接地影响到中国企业。比如,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不断对中国供应商施加压力,要求他们在工厂的劳动条件、工人权利、健康与安全及商业道德方面能够符合相关行为守则。

  二是来自国内的压力。

  在人们的温饱问题解决以后,食品安全、生活质量、环境保护等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各种主流媒体上,“重大矿难”、“饮用水污染”、“假冒伪劣”、“毒奶粉”、“苏丹红”、“工资拖欠”等等这些频频出现、触目惊心的字眼,使广大社会公众要求企业提高社会责任的呼声日益高涨。

  从社会经济大背景看,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这一时期多元的利益主体开始产生,人们追求利益的愿望也被激发和释放出来,于是不同利益主体、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开始大量聚集,“见利忘义”、“坑蒙拐骗”、“贫富悬殊”等一些社会失范现象开始浮出水面。

  姜万军认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和目标。而倡导和落实企业社会责任,正是平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直接的表现就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社会责任报告风行的价值与意义

  姜万军表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风行,是值得鼓励和喝彩的。尽管企业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动机复杂多样,报告的内容也各不相同,甚至许多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被认为内容空洞无物,缺乏具体的事例、数据,多是些宏观性的理念。但是,必须看到,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刚刚起步,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所难免,但做总比不做好。我们应该以宽容、鼓励的心态,支持那些“先行者”。

  同时,应该逐步营造和形成一个鼓励企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抑制企业不良行为的社会氛围。实践证明,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借助消费者的抵制,员工用脚投票,甚至投资者的约束力,都很难保证企业保持“美德”。

  事实上,在国外,非政府组织和媒体,在监督和促进企业社会责任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多数情况下,是非政府组织“盯上”一些“明星公司”,然后通过各种手段,包括媒体曝光,甚至组织示威等方法,逼迫“明星公司”“就范”。而这些被“盯上”的公司,从开始抵赖、反抗、妥协,到最后比较自觉自愿地改善企业社会责任状况,一般都有一个“成长”过程。

  以耐克公司为例,最初就是被非政府组织曝光其血汗工厂问题,公司也曾辩解、抵赖,甚至还委托权威人士进行独立调查,表明自己是清白、无辜的。但是经过几年的挣扎,还是跟非政府机构妥协,最终通过强制督促供应商改善生产环境,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变成了比较自觉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企业也最终得到了良好的市场回报。

  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从1997年开始,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不断对中国供应商施加压力,要求他们在工厂的劳动条件、工人权利、健康与安全及商业道德方面能够符合相关行为守则。先后有多家中国企业接受过跨国公司关于社会责任的审核。

  不过,在中国由于非政府组织发展还很不成熟,政府的推动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实际上,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日益风行,跟政府提出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理念和目标的推动是密不可分的。

  此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在“2007中国企业公民论坛暨表彰大会”上明确表示,企业公民建设符合科学发展观,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符合经济规律,但是短期的获利并不是企业发展的一切。一个目标正确、潜力雄厚、人气凝聚、形象完美的企业,才能够在任何情况下保持持续发展。

  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责任,是企业公民应尽的本分。诚如中国企业公民委员会会长田润之所言,“企业社会责任是与生俱来的”。而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周伟焜则表示,在一个日趋扁平的世界里面,企业跟外面更广大的生态系统之间的接触影响的层面更大,协作的意义更深远。所以IBM早就把企业公民责任作为其全球发展的战略之一。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同盟秘书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何志毅教授曾指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在西方发达国家,是建立在“经济发达”、“市场成熟”的基础之上,同时也是建立在企业家们的自觉“共识”之上。

  虽然中国还没有到这个阶段,但中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也是势在必然。理由有三:

  一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另一方面引发了巨大的不平衡,消除这种不平衡企业也应担当重要角色。

  二是中国传统的均贫富理念和执政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然。在何志毅看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或许可以理解为:非国有企业在追求利润的条件下承担社会责任,国有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条件下追求利润。国有企业存在的价值是在有利润的条件下,承担某种社会责任,而不仅仅是全民资产保值增值的经济责任。

  三是中国已经融入国际社会,中国不少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已经占据了重要份额,比如,在美国进口商品中,86%的灯具、84%的玩具、80%的皮箱、56%的家庭厨房用品都是中国制造的。所以中国的企业不仅要对中国社会负责,还必须在全球社会中承担应有的责任。

  在姜万军看来,企业风行社会责任报告,让公众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知晓了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知道了企业应该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公布社会责任状况,使企业社会责任状况逐步达到“透明”状态,阳光是最好的“杀毒剂”。通过规范化的企业社会责任披露制度,可以帮助公众、投资者、监管者等利益相关人,了解情况,更好地决策。同时这种“信息披露”,会使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和投资者、监管者,明白企业应该承担的责任,因而会逐渐形成一种氛围,进而产生无形的压力,迫使那些履行社会责任不好的企业改进。

  另外,由于企业推出了社会责任报告,才使得专家、学者有机会了解到企业社会责任的状况,因而也才可以对他们“品头论足”,提出各种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企业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最终促进企业改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水平。

  当然,这需要学术界的学者、专家,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做深入细致的研究,为企业提供有理论支持的基础的指导建议,不是简单地凭感觉和印象的“品头论足”。越来越多的企业推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也有助于企业之间形成一种“同行压力”,从而使得企业社会责任状况整体得到改善和提升。

  不过,总体来看,无论是国企、民企、跨国公司,绝大多数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状态都处于“初级阶段”——从抵制、对抗,逐步向“被迫”遵守纪律阶段过渡。目前真正把履行社会责任纳入企业战略管理体系,通过全员参与,自觉做“有社会责任感”的好公民还只是少数。

责任编辑:文会计

实务学习指南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