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洗牌的迹象越来越明显,这是一次整顿行业风气的好机会。同时,监管部门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监管更加严厉了,我们也认识到担保公司自身的财务风险管控水平确实亟待提高。”记者在近日走访融资性担保行业时,多家担保公司负责人发出这样的感慨。
自去年下半年起,地方融资平台风险逐渐成为政府的心头大患,在财政担保、地方人大担保相继被叫停后,地方政府融资的担保重任均压在融资性担保公司身上。
重压之下,融资性担保行业存在的监管制度体系不健全、行业市场定位不清、机构和业务运作规范性差等诸多问题越发突出。
继财政部等七部门在上月联合发布《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后,财政部近日再次下发《关于地方财政部门积极做好融资性担保业务相关管理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要求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完善融资性担保行业监管制度体系,并强调加强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财务监督,增强社会审计力量的介入,进而防范、化解地方金融风险。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以堵截财务风险
“高杠杆的经营特征决定了融资性担保行业本身具有较高风险,而同金融机构的密切联系则使得融资担保风险极易转化为金融风险,并可能最终转化为财政风险。”财政部相关人士这样表示。
而严格资金管理正是控制融资性担保公司财务风险的一个关键环节。
“这些担保公司必须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筹措资金、运用资金、开展业务。此外,还应建立高效合理的费用支出审批制度和用款审批报销程序等。”上述财政部人士说。
或许,这些担保公司最大的问题在于对自身财务风险的忽视或视而不见。
在河北省三河市瑞邦担保有限公司风险控制部经理张雪莲看来,目前能真正意识到公司财务管理水平是风险防控的关键一环的融资性担保公司不占多数。“有些公司往往有专业的律师、有来自银行的精英等,但却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人才。他们往往需要风险控制部这样的部门来协助堵截财务风险,而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控制住公司财务源头上的风险。”
与融资性担保公司对财务管理重要性认识得不够相对应的是,日益增长的担保公司数量及其日益扩大的资产规模。
据吉林省财政厅外债金融处相关工作负责人张鸿鸣介绍,1998年该省只有六七家融资性担保公司,10年间就已发展到80多家,资产规模60多亿元,担保贷款数额也很大。“《意见》的发布,无疑对融资性担保公司提升财务管理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其从内部开始进行风险规避。”
绩效考核机制亟待健全
据记者了解,对融资性担保公司如何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目前并无统一要求。《意见》要求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建立融资性担保公司财务信息管理体系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这对于目前处于行业洗牌状态的融资性担保公司来说,无疑是个可以调动、整合公司资源以及思考如何促进公司长期发展的机会。
“我们曾经制定过绩效考核内容,但比较粗糙,我们也没有坚持下来,这里既有领导不重视的因素,也有在利润诱惑下不考虑风险就进行担保的逐利行为存在,很多制度无法实施。”湖北一家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财务主管罗卿对《中国会计报》记者说。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陈少勇建议,融资性担保公司绩效考核的主要指标应设为资产质量、资本比率、业务质量、风险管理、项目收益、盈利能力等内容,并将其层层落实到最小组织单元,同时量化指标体系,合理确定指标权重结构,且需要确定不同的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
此外,陈少勇还认为,相关部门需为融资性担保公司经营绩效的综合指数建立一个分级表,并给出相应的分级评语,指出优劣之处以及改进方向,奖优罚劣,并与收入挂钩,促进融资性担保公司注重内在业绩考核,从而注重防范相关风险。
会计师事务所亦应规避审计风险
尽管近几年有关部门一直要求融资性担保公司接受中介机构的审计,但相关规定被束之高阁。
“据我所知,市县级别的担保公司大部分没有按照规定时间和要求,向财政部门上交经过审计后的财务报告。”某省财政厅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告诉记者,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公司领导的不重视,而财政部门抓得也不紧。此其一。
其二,目前许多企业缺乏资金,需要担保融资,但为了获得担保,经常有企业弄虚作假。
这种现状,对注册会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注册会计师应该对各个行业的企业、对形形色色的担保物有所了解,尽可能把握融资担保公司可能存在的各种担保风险,如所提供的担保价值是否有依据、是否已经用于了其他抵押或担保等,这是担保行业的特殊风险。”一位注册会计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醒说。
业内人士建议,在承接相关审计任务时,会计师事务所要对自身能力进行评估,在具备审计融资性担保公司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基础上承接审计项目,以便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