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行各业都在规划未来五年的发展。中注协已经于4月中旬公布了行业发展五年规划的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了六大原则、十项任务和十二条具体举措。下面我就行业发展五年规划的制订、进一步推进行业工作,谈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关于行业发展机遇
讲机遇,并不是不讲困难,不看到问题。但是,只有在看到机遇的前提下,来看问题、看困难,我们才能有正确地应对困难、问题的态度。正如大家每天都会经历到的,行业的问题不少,收费上不去、人才流失、竞争激烈、多头检查、市场分割,这些问题同志们都感受深刻。从行业层面看,还存在执业质量参差不齐、人才总体难敷需求、事务所规模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事务所内部管理还不够到位等问题。当然,这些问题不是每个事务所、每个地方都存在的。称之为“参差不齐”可能更为恰当。
其实,这四个字也反映了中国的现实,“参差不齐”可以说是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标志性现象。讲“参差不齐”,我们更能看到希望在哪里。如果一团糟,都没有希望,那就不用谈了,“推倒重来”;如果都很好,都是一般齐,也就无事可做了。推而广之,“参差不齐”不仅是中国经济社会的独特现象,而且是全球的现象,发达国家都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可能在程度上好一些。如果把不同国家之间、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相比较,就更是这样了。这是经济规律,也是社会规律;是中国的规律,也是世界的规律。通过解决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参差不齐”,又会出现新的“参差不齐”,这样一个周期一个周期的循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提升,不断地在新的起点上解决新的“参差不齐”,这就是经济社会,包括注册会计师行业在内,未来发展的路径所在。
未来五年,我国的经济社会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创造了哪些机遇和条件呢?有这么几个方面,是我们分析注册会计师行业形势、规划未来五年发展的时候应当重点考虑的。
第一,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要每年增长8.8%或9%,将仍然是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经济体。过去五年,行业收入翻了一番,这是在什么样的经济背景下翻一番的?这是在整个经济发展平均每年增长9%的情况下翻一番的,未来五年,经济增长仍将在8-9%之间,所以,直观地讲,注册会计师行业有信心再翻一番。
第二,未来五年的发展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基础上的发展。这种转变意味着什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包括经济结构调整,要在不断提高第一、第二产业技术水平的基础之上,大力发展服务业。服务业包括三个方面:生产服务、商务服务(包括金融服务)、生活服务。从生产服务来讲,一个公司的治理改进、管理升级、流程再造,需要注册会计师提供咨询服务和解决方案,这是注册会计师的机遇所在。从金融服务来讲,货币化、证券化、金融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美国之所以成为头号强国,它的基本经验之一就是利用金融市场,包括各种衍生金融工具,达到引导配置资源、控制和分散风险的作用。我们要在吸取美国放任自由、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教训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金融市场,大力发展直接融资,规范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行为。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深化,注册会计师的鉴证服务作为广义金融服务的一部分,必然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看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必须看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给我们提供的巨大机遇。
江苏是经济大省,在全国名列前茅。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江苏注册会计师行业为什么不是最大的?这是江苏的行业同志经常提出的一个问题。答案要从江苏经济结构中去找。
江苏经济是以第二产业为基础的,苏南的发展主要是第二产业发达。大家都是搞会计专业的,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农业时代的会计,核心是存货会计,工业时代的会计,其核心是成本会计。现代会计的核心是什么?是财务会计,也可以称为金融会计。在世界上,为什么美国、英国、欧洲国家成为世界会计强国?这要归功于发达的金融。其中,英国是一个典型。英国经济的大头是金融,以伦敦金融城为标志。伦敦金融城至今仍然集聚着世界最大的保险公司、银行、投资银行和会计公司。金融业的发展,催生了现代会计,即财务会计。没有金融的发展,就很难产生发达的财务会计和会计职业。这是我们分析江苏会计发展现状和形势的一个重要参照系。我们高兴地看到,以苏州为代表的江苏新兴城市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正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金融业。要转变经济结构,一是在要素上向服务业、金融业转变,二是从制度上发展专业服务组织。注册会计师的机会在哪里?就在经济结构转换当中。
当然,这是不是意味着等江苏的经济结构转换完成了,我们再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呢?恰恰相反,这里有一个反作用的问题。注册会计师行业不能被动地适应经济结构转换,这里有一个“供给创造需求”的规律在里头。
越是低端的市场,越是需求决定供给。有人买米,我才卖米,有人买水,我才卖水。在高端市场上,是“供给决定需求”。什么叫供给决定需求?手里有钞票了,生活上的基本需求都满足了之后,钱怎么花就有点盲目了。卖保险的人上门来了,问你“你是注册会计师吗?”,“是”,“哦,你们注册会计师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资格很难考,是中产阶级了,买份保险吧。”你可能从来没想过买一份保险,经这么一劝,还真买了一份。逛街的例子也很能说明问题,尤其是女同志。我们这次来南京,也许没想到该买点什么东西带回去。逛到一个名品店,觉得这件时装不错,一高兴,“买下吧”,这叫“供给决定需求”。现代会计服务是高端服务,当会计师们准备好了服务产品,自然会有企业家、金融家来买我们的会计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不能消极地等待,要主动地提高专业,提高服务能力,把自己的服务推介出去。这一条做到了,发展的机会就找到了,所谓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口号也就落实了。
第三,社会管理创新为注册会计师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党的十七大对社会管理创新提出了总体要求。今年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中央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路。今天的《新华日报》,公布了江苏省委和省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把创新社会管理作为实现“两个率先”的重要方面。所谓社会管理,含义很广。可以说,除了经济管理,其他一切管理都可以称为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的核心,就是要建立一个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民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其中社会协同、公民参与,就是要发挥社会组织、中介机构、各种有型和无型的组织,在规范社会秩序和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作用。
注册会计师行业从恢复重建的那一天起,就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产物。改革开放之初,引进外资。外资要纳税,外资要报报表。当时,在财政部,国有企业的财务报表是由一个司来审核的。外资来了,是不是还是由财政部司局来审核?不行,要按照国际惯例办。也就是由会计师事务所来审核它的财务报表和纳税申报表,这样就恢复了注册会计师制度。1990年代中期,财政部取消了对国有企业财务报表的审核,把国有企业的财务报表交给注册会计师来审计。后来,国有企业划到国资委管理,国资委光大了这个制度,国有企业管理越来越离不开注册会计师了。以前我们是围绕外资企业、国有企业的管理来搞社会管理创新,那么今天的社会管理已经不仅仅是国有企业了,已经遍布社会的各个领域,从社区到街道,再到社会;从邻里纠纷到城市拆迁改造,再到重大社会矛盾冲突,社会管理任务越来越重,单靠政府部门显然是忙不过来的,成本也是太高了。这就需要千千万万个社会组织来做。其中,跟法律、财务、会计、税务相关的事情,会计师事务所义不容辞,也当仁不让。当前政府正在推进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医院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革,都需要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服务。
第四,行业30年发展,已经积累了强有力的事业基础。我们有近8千家事务所,近10万名注册会计师,近30万名从业人员,其中有一大批专业骨干。2010年,全国业务收入超过亿元的事务所有38家,最大的事务所业务收入将近30亿元,有一家内资事务所首次突破10亿元。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行业经过30年的发展和积累,特别是经过脱钩改制以来的10多年发展,树立了一些很好的品牌,实现了会计审计道德标准的国际趋同,建立了完整的行业管理服务体系,注册会计师行业已经具备了再上一个台阶的条件。
二、关于事务所做强做大与做精做专
会计师事务所做强做大、做精做专,是一个老问题,同时也是常讲常新的问题。做五年规划,绕不开这个问题。
做强做大和做精做专都是外在标志,离开了市场定位,离开了内部治理这些核心问题,做强做大和做精做专就会流于概念。
第一,关于市场定位。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是定位在全国性的大所,还是定位在全球性的大所?是定位在一个地区性的大所,还是定位在市县的小所?每家事务所都应当认真研究一下。正确定位,是规划未来五年发展首先应当解决的问题。并不是每一家所都要办成大所,市场需要不同规模的所,不同规模的所,都有各自的发展空间。做强做大和做精做专,是会计师事务所的不同发展路径选择。
第二,关于内部治理。做强做大也好,做精做专也好,前提是搞好内部治理。事务所治理和公司治理一样重要。事务所治理与公司治理又是有区别的。公司治理的原则是,股份说了算。事务所治理,是谁说了算呢?是专家、技术说了算。对一个事务所来讲,高风险客户该不该承接,审计报告类型如何决断,应当由事务所风险控制委员会说了算,而不应当由主任会计师说了算,更不能由大股东说了算。要按照这样的原则把事务所内部治理建设好。
第三,关于品牌建设。品牌是商品内在价值的外化,是市场认可的程度。市场竞争有很多方面,但最终还是品牌的竞争。为什么有的产品标价很高,客户还趋之若鹜?譬如苹果系列的电子产品,听说Ipad要排队才能买到,这就是品牌的价值。所以品牌的问题,是事务所做强做大做精做专当中的重要问题。一个事务所只有做出品牌,才能说真正地做强做大、做精做专了。品牌建设,要作为未来五年的重点工作来做。
第四,关于做精做专。中小事务所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能更多一些。一方面,社会的认可度更低一些,甚至有人认为,好多问题都是中小事务所的问题,中小事务所和大事务所抢客户,等等。另一方面,中小事务所的市场空间狭窄。无论是香港的中小事务所,还是美国的中小事务所,真正做审计业务的不是很多,更多做的是纳税申报、会计代理、税务代理、公司秘书服务等等。但是国内这些业务的市场还没有开发出来,几千家事务所都在审计业务领域竞争,自然就会感到业务难做。中注协“五代会”启动了新业务战略。一是要提升公司审计,二是要发展医院、高校、基金会等事业单位的审计,三是发展非审计服务,也就是咨询服务,包括会计代理、制度设计、流程再造、注册代理、转移定价,等等。这方面的空间很大,中注协编订的《新业务指导目录》有一本书的篇幅。这就是我们做精做专的机会所在。当然,做咨询服务,对注册会计师们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对这一点,我们也要有精神准备。
三、关于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是中注协“五代会”启动的另一新战略。关于行业信息化战略的背景,我先讲一个数据。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人均业务收入15万元左右。这其中实际差别很大,有大所与小所的差别,有经济发达地区所与经济欠发达地区所的差别。其中,最高的,人均在60万以上,最低的,只有几万。当然,特殊情况下,还有更低的。为什么事务所之间人均业务收入相差那么大?原因当然很多,其中,收费标准有高低差别,另外,管理上的原因也很重要。就后者来说,从国际经验看,注册会计师与助理人员之比,在“一比五”到“一比十”之间。而国内事务所的比例在“一比一点五”到“一比二”。一个注册会计师带十个人,还是带两个人,工作效率当然就不会一样。比例不同,至少反映了两个因素。第一是培训,第二是网络,也就是信息系统。
由于培训不足,这就把带队伍的压力,全部放到了注册会计师身上。如果培训到位,一个注册会计师就可以带更多的助理人员,工作效率当然会大大提高。由于网络建设不足,助理人员遇到专业问题,只能问师傅,师傅如果遇到专业问题呢,就只有自己去琢磨了,这样一来,效率就会大受影响。如果网络建设到位,有了专业问题,可以去找网络,工作效率就会明显提高。当然,信息化战略的意义远远不止这些。
按照信息化战略的总体设想,我们计划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全面建立事务所业务系统、管理系统、行业管理系统、行业服务系统,并实现各系统的全面贯通,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注册会计师行业,争取在2012年实现比较大的突破。要达到这个目标,注协要带头做,会计师事务所也要作大的投入。让我们一起努力,把这件事情做好。
四、关于行业监管
大家对行业监管中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的问题,反映很强烈。也有同志说,别的部门都在查,注协是不是就不要查了。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以下三点认识。第一,对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的问题,应当给予高度重复,应当认真研究解决。第二,现在有一些事务所确实经不起检查,行业监管松懈不得。第三,注协的执业质量检查,并不是多头检查之外又多一头,恰恰是为解决多头检查创造条件。把执业质量检查目的落实好,把事务所的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好,把事务所执业质量搞上去,我们就更有条件解决多头检查的问题。行业发展五年规划征求意见稿指出,进一步改进和加强行业监管。围绕这个任务,执业质量检查制度改革方案正在制订中,其中的重点是落实“五个并重”,即业务项目检查与质量控制体系检查并重,技术程序检查与职业道德检查并重,完善检查技术与建立检查质量保证机制并重,检查制度改革与检查专家队伍建设并重,落实审计责任与落实注协监管责任并重。一方面,改革和完善执业质量检查制度,在此基础上解决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的问题,另一方面,切实提高事务所质量控制水平和执业质量,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诚信基础就会打得越来越牢。
五、关于行业党建
开展注册会计师行业党建工作,体现了中央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高度信任和殷切期望。两年来,在各级财政部门党组和行业党委的领导下,在各级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的共同努力下,行业党的建设工作取得很大的成绩,实现了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全覆盖,圆满完成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任务,正在顺利推进行业创先争优活动。
如何看待行业党建工作,部分同志存在着两种认识。有的认为,党建是党政机关和国有单位的事,注册会计师是搞专业的,是非公经济,党建跟我们没有关系;还有认为,搞党建工作很难,工作很忙没时间搞、没有钱没有条件搞、主任会计师不是党员没法搞,等等。这里我想说这么几条。
第一,接受党的教育和管理是党员义务。注册会计师行业,作为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师事务所的党员和党组织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和细胞,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履行党组织的职责和党员的职责。这里没有党政机关和国有单位与非公组织的区别,开展党建工作的经费和时间也只是一个如何克服困难和如何加以解决的问题,而不是不开展党建的理由。对此,含糊不得。当然,在注册会计师行业这样的新社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要因地制宜,要体现新社会组织的特点,要与推动业务发展结合起来,而不能搞“两张皮”,更不能图形式。
第二,党建工作是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的政治保障。会计师事务所中,有相当部分同志不是党员,包括部分主任会计师,也不是党员。也许这些同志会说,我虽是主任会计师,但不是党员,所以我不必开展、也不必支持党建工作。这也是不对的。党员之所以成为党员,是因为他们是优秀分子。在战争年代,党员是冒着枪林弹雨冲在前面的人;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他们是带头讲诚信、带头搞专业、面对急难险重冲在前头的人。党建工作搞好了,党组织有活力了,党员带头作用发挥了,事务所的发展就会如虎添翼。这样的党建工作你不支持还支持什么。让我们一起以更加严肃的态度搞好党建工作,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支持党建工作。
六、关于推动行业发展的责任主体
要解决当前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进行业跨越式发展,实现行业发展五年目标,有很多事情要做,需要大家自觉承担责任、齐心协力去做。其中,实现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目标的主体是各会计师事务所和全体注册会计师和广大从业人员。我们切不可有被动等待和依赖之心,不能等环境改善了、政策条件都具备了再去做工作。
推动行业发展,从工作层面来讲,至少有四个。一是立法层面,二是行政层面,三是注协层面,四是事务所层面。立法层面的问题,需要通过法律的改进完善来解决,比如,解决内外制度统一的问题、公平竞争问题、事务所的法律形式问题、监管责任的问题,等等。在行政层面,本质是一个政策调整问题,包括哪些业务该交给注册会计师来做,不要搞部门垄断;要调整哪些税收政策、外汇政策、开放政策、监管政策,等等。在注协层面,注协作为财政工作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行业民主管理的重要载体,有一个如何实现好服务、监督、管理、协调职能的问题。在事务所层面,就是那些需要事务所自主推动、自主解决的问题。四个层面不同主体,不同责任。
作为四个主体之一,每一家事务所都必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市场也好,监管也好,最后都要作用到我们每一个事务所这个主体上;支持也好,促进也好,也都有赖于每个事务所发挥主体精神,将外力转化成内力。同一个政策,同一个环境,不同的事务所,结果往往大不相同。比如涉税业务,有些事务所干得挺好,有的事务所干不了,只是抱怨。再如新业务开发,有的事务所一筹莫展,有的事务所很有生气;有的事务所人才流失很严重,有的事务所人才兴旺,等等。把内部关系调理好,把队伍带好,把准则执行好,把品牌塑造好,这是每一个事务所的责任所在,也是行业的生命力所在。
就注协层面来讲,推动行业发展,注协是一个枢纽,要发挥枢纽作用。注协同志经常用这样四句话,来给自己定位:涉及到法律完善的事情,注协大力推动去做;涉及到政策出台的事情,注协积极协调去做;涉及事务所层面的事情,注协热情指导去做;涉及到注协自己的事情,注协认真主动去做。总而言之,我们各自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各自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这个行业就大有希望,行业发展规划所规定的五年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