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今天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272.5万户纳税人纳入营改增试点,其中交通运输业54.8万户,现代服务业217.7万户,全年营改增减税1402亿元,包括试点纳税人因税制转换减税600亿元,非试点纳税人因增加抵扣减税802亿元。
2012年1月1日,我国在上海市正式启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两年多来,营改增试点范围扩至全国,试点行业不断扩大,在实现结构性减税的同时,营改增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转型升级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持续释放了发展活力。
四步走推进试点
上海起帆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信息技术服务,2012年1月1日,这家企业与上海的交通运输和现代服务业一起,经历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谈起营改增,公司负责人最大的感受是“一升一降”:两年间,企业的应税服务收入,由2.46亿元上升到4亿元,但企业税负却下了“陡坡”——以前要按5%的税率缴纳营业税,营改增后实际税负降至1.4%,这“一升一降”中,企业发展活力得到极大增强。截至2013年底,上海全市共有19.9万户企业纳入试点范围。
上海试点的成功迅速调动了全国其他地方改革的积极性。2012年9月1日到年底,营改增分批渐次扩大到北京、江苏、安徽等8个省市,试点纳税人达到102.8万户。2012年,包括上海在内的9个试点地区营改增共减税约420亿元。
2013年8月1日起,我国将未开展试点的22个省区市全部纳入营改增范围,至此营改增实现了在全国推开的目标。2014年1月1日,铁路运输和邮政业成为营改增试点的新成员。
“营改增的一次次扩围带来的减税效应正在呈现加速上升势头。”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介绍说,从2012年减税400多亿,到2013年减税突破1400亿,营改增试点的快速推进带来了全行业的利好,彻底解决了相关行业重复征税问题,使税收更加公平。
两年多来,营改增跨越了“头雁先飞”“雁阵排列”“一字推开”三个阶段,正向“全面覆盖”的方向迈进。试点区域由点到面,试点行业由窄到宽,试点户数由少到多,改革正在全面深入推进。
减税引发“连锁反应”
作为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上海华谊集团原来旗下100多户企业都有自己的物流、设计院、信息公司,集团早就打算剥离分开,但在营业税状态下剥离难以解决重复征税问题。营改增后集团加速主辅分离,目前内部的工程设计、信息、物流、运输等服务已集中到4个平台。
据测算,2012年和2013年,仅营改增一项改革就分别拉动上海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72%和2.76%,拉动现代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35%和5.03%.
国家税务总局货物劳务税司增值税处副处长吴晓强介绍说,营改增打通了税款抵扣链条,产生了减税“连锁反应”,激发了市场活力。
“营改增最初的效果主要体现为减税,随着改革的深入,税收制度的调节会刺激企业购买设备、调整产业结构,从而促进相关产业快速发展,这正是营改增的重大意义所在。”白景明介绍说,两年多来,营改增有力推动了服务业发展,促进了结构调整,增加了社会就业,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期待改革再扩围
营改增试点之初,由于有些行业还没有纳入试点范围,有的企业不能全面获取专用发票抵扣税款,导致交通运输、融资租赁、货运代理等行业的部分企业税负不降反升。为此,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对企业因营改增增加的税负予以补贴。
而随着营改增试点范围和行业的不断扩大,这种暂时的税负上升正在得到缓解。根据上海税务部门的统计,到2013年底,上海交通运输业试点一般纳税人整体减少税收7.5亿元,陆路运输等各子行业均减少税收。
“营改增给运输企业设计了11%的税率,主要是考虑这些行业购买设备有比较大的进项抵扣,但在试点初期,因为企业不会马上购买设备,同时由于燃油等成本无法取得增值税发票抵扣等因素,会出现暂时的税负上升。”白景明说,作为一项结构性减税措施,营改增不同于普惠制的减税,是通过鼓励企业购买设备来降低税负。
“目前,不动产转让、金融、生活服务等营业税的大头还没有纳入试点,这些将是未来改革的重点。”白景明认为,营改增下一步应该是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向更多的行业扩围,从而打通更多的增值税抵扣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