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已解决
老师你好,在新的会计准则中,确认收入时,什么时候用到预计负债,什么时候用到合同负债,他们之间有什么差别?
![](https://member.chinaacc.com/homes/resources/images/home/avatar/8.jpg)
![](/wenda/_nuxt/img/iconWarn.60bd4fe.jpg)
![](https://pic1.acc5.cn/000/01/84/99_avatar_middle.jpg?t=1714028667)
提示:预计负债确认条件
1、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
2、该项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该项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不满足上述确认条件,只能作为或有负债在资产负债表附注中披露
2019 07/17 11:11
![](https://pic1.acc5.cn/000/01/84/99_avatar_middle.jpg?t=1714028667)
朴老师 ![](/wenda/_nuxt/img/reply2.28c7604.png)
![](/wenda/_nuxt/img/reply2.28c7604.png)
2019 07/17 11:12
合同负债,是指企业已收或应收客户对价而应向客户转让商品的义务。如企业在转让承诺的商品之前已收取的款项。
合同负债可以通俗理解为:企业在履约义务履行之前(也就是达到收入确认条件前),先行收取了(包括已收取和应收取)客户支付的对价,在会计上以合同负债科目对其进行核算和反映。
合同负债的账务处理解释如下:
企业在向客户转让商品之前,客户已经支付了合同对价或企业已经取得了无条件收取合同对价权利的,企业应当在客户实际支付款项与到期应支付款项孰早时点,按照该已收或应收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科目,贷记本科目;企业向客户转让相关商品时,借记本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涉及增值税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企业因转让商品收到的预收款使用本准则进行会计处理时,不再使用“预收账款”科目及“递延收益”科目。
本科目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在向客户转让商品之前,已经收到的合同对价或已经取得的无条件收取合同对价权利的金额。
![](https://pic1.acc5.cn/000/01/84/99_avatar_middle.jpg?t=1714028667)
朴老师 ![](/wenda/_nuxt/img/reply2.28c7604.png)
![](/wenda/_nuxt/img/reply2.28c7604.png)
2019 07/17 11:13
预计负债的计量:
(一)预计负债的初始计量
1、最佳估计数的确认
(1)当清偿因或有事项而确认的负债所需支出存在一个金额范围时,则最佳估计数应按此范围的上下限金额的平均数确认。
(2)如果不存在一个金额范围时,则最佳估计数按以下标准认定:
a、如果涉及单个项目,则最佳估计数为最可能发生数
b、如果涉及多个项目,则最佳估计数按各种可能发生额及发生概率计算确认--即加权平均数
2、预期可获补偿的处理
如果清偿因或有事项而确认的负债所需支出全部或部分预期由第三方或其他方补偿,则补偿金额只能在基本确定有收到时,作为资产单独确认,且确认的补偿金额不应超过所确认负债的账面价值。
(二)预计负债的后续计量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有确凿证据表明账面价值不能真实反映当前最佳估计数的,应作相应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