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已解决

老师要求三,乙公司出售丙公司对甲而言也是属于丧失控制,我有这几个疑问,在乙公司出售丙公司的时候为啥不考虑乙公司购买丙公司的时候形成的商誉,第二如果说我是站在甲公司的角度上,是甲公司出售丙公司,甲公司持有丙公司的比例是60%,为啥我在算投资收益的时候,我用丙公司的自购买日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不是60%而是100%

84785014| 提问时间:2023 08/11 11:42
温馨提示:如果以上题目与您遇到的情况不符,可直接提问,随时问随时答
速问速答
Stella老师
金牌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审计师,初级会计师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2023 08/11 13:22
Stella老师
2023 08/11 13:30
资料一中,甲公司取得控制权时,已经考虑了乙公司购买丙公司的时候已经形成的商誉1000,此时将甲购买(乙+丙)总共形成的商誉14600在乙和丙之间各自分摊了。分摊后,与丙公司相关的商誉为4701.69万元(这里面包含了1000按比例分摊的,和新合并分摊到的),后续处置时,也以这个4701.69作为与丙公司相关的商誉,最终去计算投资收益
Stella老师
2023 08/11 13:52
不能简单认为甲持有乙60%,乙持有丙100%,就是甲间接持有丙60%,不是这样的关系。 而是:甲是乙的实际控制人,乙是丙的实际控制人,那么甲是丙的实际控制人。这是一种间接持股方式。给自己做了一层保障。 也就是说,甲通过持有乙60%股权的方式,来实际上控制丙100%的股权。现在丙100%股权都被出售了,所以净资产份额用100%
84785014
2023 08/11 14:23
老师的解答商誉,我在算甲控制乙的时候,我用的是不含丙公司商誉的可辨认净资产啊,
Stella老师
2023 08/11 15:02
是的,正因为你用的是不含商誉的可辨认净资产,所以才已经含了这块1000在里面。商誉的计算公式是公允价值-可辨认净资产*比例。算那个1000的时候用的是这个公式,算新的商誉的时候也是这个公式。能理解吧。
Stella老师
2023 08/11 15:07
我简化数字,给你举个例子. 假设:第一次形成控制时,公允价为20000,账面价值19000,取得100%,则商誉=1000 第二次形成新控制时,公允价为21000,账面价值是19000(没有含原商誉1000),取得100%。按照公式计算得出新商誉是21000-19000*100%=2000,这2000里面是包含之前的1000的。
Stella老师
2023 08/11 15:09
你要是第二次用 21000-(19000+1000)*100% 这样去算,那商誉就还是1000没变过。那公允价21000相比原20000,多出来的1000去哪儿了呢?买的是什么呢?
84785014
2023 08/11 15:17
我自己的理解方式是,在乙转让丙公司的时候他们也要算投资收益这个时候1000的商誉就已经没有了,但是题目问的是甲公司对丙公司所以用的是甲分摊到丙公司的商誉
Stella老师
2023 08/11 16:01
是的。乙公司转让丙公司之前,在乙公司和丙公司的合并报表上一直有这1000的商誉,在甲公司和(乙%26丙公司) 的合并报表上有一个新的商誉,分摊了2块,一块是乙的,一块是丙的。转让后,乙不再编制合报,这块商誉1000没有了。甲因为乙转让丙,失去了对丙的控制权,所以也要算投资收益。
84785014
2023 08/11 16:03
好的,我理解了,我自己概念已经弄混淆了
Stella老师
2023 08/11 17:27
嗯嗯~ 考前可以多关注些基本的内容,保证会做的不丢分就行。稳住心态,60分万岁~加油!
描述你的问题,直接向老师提问
0/400
      提交问题

      相关问答

      查看更多

      您有一张限时会员卡待领取

      00:10:00

      免费领取
      Hi,您好,我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答疑助手,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问我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