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已解决
老师你好我想要分析一家企业的应收账款风险,要重哪几方面进行分析呢
![](https://member.chinaacc.com/homes/resources/images/home/avatar/1.jpg)
![](/wenda/_nuxt/img/iconWarn.60bd4fe.jpg)
![](https://pic1.acc5.cn/013/10/49/53_avatar_middle.jpg?t=1680262571)
要分析一家企业的应收账款风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应收账款的规模和增长情况:分析企业应收账款的规模是否合理,增长是否过快,以及应收账款在企业总资产中的占比是否过高。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判断企业是否存在过度授信或信用管理不善的问题。
应收账款的账龄结构:通过分析企业应收账款的账龄结构,可以了解不同账龄段的应收账款占比,以及是否存在长期挂账的应收账款。如果存在大量长期挂账的应收账款,可能表明企业的信用政策存在问题,或者客户故意拖欠货款。
应收账款的客户分布:了解企业应收账款的客户分布情况,包括客户的地域分布、行业分布以及客户集中度等。如果企业的客户过于集中,或者客户的地域、行业分布过于单一,可能会增加企业的应收账款风险。
应收账款的质量:通过分析应收账款的质量,可以了解企业坏账准备的计提情况,以及是否存在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如果企业的坏账准备计提不足,或者存在大量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可能会对企业的资产质量和经营业绩造成负面影响。
应收账款的周转情况:通过分析企业应收账款的周转情况,可以了解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和流动性。如果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过低,可能表明企业的信用政策不合理,或者存在客户拖欠货款的情况。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分析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了解企业是否有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风险控制制度以及财务管理制度等。如果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可能会增加企业的应收账款风险。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全面了解其应收账款风险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信用管理和风险控制。
2023 12/31 14:25
![](http://member.chinaacc.com/homes/resources/images/home/avatar/1.jpg)
84785001 ![](/wenda/_nuxt/img/reply1.d92ea43.png)
![](/wenda/_nuxt/img/reply1.d92ea43.png)
2023 12/31 14:44
这样写可以吗
![](https://pic1.acc5.cn/013/10/49/53_avatar_middle.jpg?t=1680262571)
易 老师 ![](/wenda/_nuxt/img/reply2.28c7604.png)
![](/wenda/_nuxt/img/reply2.28c7604.png)
2023 12/31 14:45
你说的这种也可以的。
![](http://member.chinaacc.com/homes/resources/images/home/avatar/1.jpg)
84785001 ![](/wenda/_nuxt/img/reply1.d92ea43.png)
![](/wenda/_nuxt/img/reply1.d92ea43.png)
2023 12/31 15:03
里面这个减少企业利润 如果需要找数据支撑 找哪个数据更有说服力啊
![](https://pic1.acc5.cn/013/10/49/53_avatar_middle.jpg?t=1680262571)
易 老师 ![](/wenda/_nuxt/img/reply2.28c7604.png)
![](/wenda/_nuxt/img/reply2.28c7604.png)
2023 12/31 15:11
差异越大,变动越明显的数容易得到认可
![](http://member.chinaacc.com/homes/resources/images/home/avatar/1.jpg)
84785001 ![](/wenda/_nuxt/img/reply1.d92ea43.png)
![](/wenda/_nuxt/img/reply1.d92ea43.png)
2023 12/31 15:12
就是不懂找哪个数据来支撑
![](https://pic1.acc5.cn/013/10/49/53_avatar_middle.jpg?t=1680262571)
易 老师 ![](/wenda/_nuxt/img/reply2.28c7604.png)
![](/wenda/_nuxt/img/reply2.28c7604.png)
2023 12/31 15:15
学员朋友您好,站在一般人的角度去理解就行,什么样的数据能证明您的结论。就是不专业的的人一就是越不专业的人,一看就懂这个证明力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