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已解决
公司收到银行开具的贷款利息费用发票 是免税的?对吗?
![](https://member.chinaacc.com/homes/resources/images/home/avatar/4.jpg)
![](/wenda/_nuxt/img/iconWarn.60bd4fe.jpg)
![](https://pic1.acc5.cn/009/05/21/38_avatar_middle.jpg?t=1716000000)
好,这个不一定要看情况的,您和银行确认一下。
2024 04/22 10:19
![](http://member.chinaacc.com/homes/resources/images/home/avatar/4.jpg)
84785024 ![](/wenda/_nuxt/img/reply1.d92ea43.png)
![](/wenda/_nuxt/img/reply1.d92ea43.png)
2024 04/22 10:30
什么情况下会开具贷款利息免税的?
![](https://pic1.acc5.cn/009/05/21/38_avatar_middle.jpg?t=1716000000)
玲老师 ![](/wenda/_nuxt/img/reply2.28c7604.png)
![](/wenda/_nuxt/img/reply2.28c7604.png)
2024 04/22 10:32
享受主体 向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发放小额贷款的金融机构 优惠内容 1.2023年12月31日前,对金融机构向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发放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上述小额贷款,是指单户授信小于100万元(含本数)的农户、小型企业、微型企业或个体工商户贷款;没有授信额度的,是指单户贷款合同金额且贷款余额在100万元(含本数)以下的贷款。 2. 2018年9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对金融机构向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上述小额贷款,是指单户授信小于1000万元(含本数)的小型企业、微型企业或个体工商户贷款;没有授信额度的,是指单户贷款合同金额且贷款余额在1000万元(含本数)以下的贷款。金融机构可以选择以下两种方法之一适用免税: (1)对金融机构向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的,利率水平不高于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150%(含本数)的单笔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高于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150%的单笔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按照现行政策规定缴纳增值税。 (2)对金融机构向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单笔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中,不高于该笔贷款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150%(含本数)计算的利息收入部分,免征增值税;超过部分按照现行政策规定缴纳增值税。 金融机构可按会计年度在以上两种方法之间选定其一作为该年的免税适用方法,一经选定,该会计年度内不得变更。 享受条件 1.小型企业、微型企业,是指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的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其中,资产总额和从业人员指标均以贷款发放时的实际状态确定,营业收入指标以贷款发放前12个自然月的累计数确定,不满12个自然月的,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营业收入(年)=企业实际存续期间营业收入/企业实际存续月数×12。 2.适用“优惠内容”第2条规定的“金融机构”需符合以下条件: 金融机构,是指经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批准成立的已通过监管部门上一年度“两增两控”考核的机构,以及经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批准成立的开发银行及政策性银行、外资银行和非银行业金融机构。 “两增两控”是指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含)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有贷款余额的户数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合理控制小微企业贷款资产质量水平和贷款综合成本(包括利率和贷款相关的银行服务收费)水平。金融机构完成“两增两控”情况,以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考核结果为准。 政策依据 1.《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77号)第一条、第三条 2.《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91号) 3.《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明确国有农用地出租等增值税政策的公告》(2020年第2号)第五条 4.《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延续实施普惠金融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公告》(2020年第22号) 5.《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延长部分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限的公告》(2021年第6号)第一条 6.《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统计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