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已解决
老师,诉讼时效那一块有个点不太理解,就是债务人为什么只能一审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杨老师说的如果二审提,债权人一审的时候就少了权利是什么意思呀



同学你好,债务人只能在一审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如果二审提,债权人一审的时候就少了权利,就是应该使用的权力没使用的意思:
法律规定的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如果债权人在三年内未向法院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债务人可以基于这一规定提出诉讼时效抗辩。
诉讼效率:如果在二审或再审阶段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二审期间提出诉讼时效抗辩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证据必须是新的证据;二是该证据能证明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已过诉讼时效。如果不满足这些条件,二审法院可能不会支持该抗辩。
司法资源的合理利用:法律上有很多权利不及时行使就消灭的规定,目的是促进效率和司法资源的合理调配。如果债务人在一审期间不提出诉讼时效抗辩,而在二审或再审阶段提出,法院通常不会支持,除非有新的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的请求权已过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抗辩的定义和法律依据:诉讼时效抗辩是指当事人行使诉讼时效抗辩权的法律行为,即对已进入诉讼阶段,对对方当事人违反有关“诉讼时效”相关规定,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时效抗辩”,请求驳回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诉讼时效抗辩的举证责任:当被告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时,作为债权人的原告对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或延长负举证责任。如果原告未能提供相关证据证明本案有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或延长的事由,法院将不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
03/06 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