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已解决
在具有商业实质的情况下,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收到的补价+支付的相关税费。 想问一下为什么公式是这样的,不太理解为什么要用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以及为什么要减去收到的补价,可以用入账价值=换入的公允价值+支付的相关税费 这样计算吗
![](https://img.cdeledu.com/FAQ/2022/0420/2cc87b60ef091b86-0_chg.jpg)
![](/wenda/_nuxt/img/iconWarn.60bd4fe.jpg)
![](https://pic1.acc5.cn/011/95/84/44_avatar_middle.jpg?t=2025021721)
在具有商业实质的情况下,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换入资产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收到的补价+支付的相关税费。
想问一下为什么公式是这样的,不太理解为什么要用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以及为什么要减去收到的补价,可以用入账价值=换入的公允价值+支付的相关税费 这样计算吗--其实你用你说的公式其实也可以,只是因为准则规定,有先用换出的计算换入的,所以规定是上面的公式。
如果换入的更为公允,可以用你说的公式。
2022 04/22 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