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201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备考开始啦,网校经济师频道特别整理了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专业教材的重点考点,希望提前掌握,以备迎接201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
三、我国的通货膨胀及其治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了四次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和一次非典型性通货膨胀。
(一)1993--1996年
“八五”期间,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基金增长过快,通货膨胀问题又接踵而至。
这一阶段通货膨胀的成因很复杂,有过度追求经济的高速度发展而引致的财政赤字、信用膨胀问题,即“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rdquo1473有国家调整物价结构、提高农产品物价而引致物价总水平上升,即“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rdquo1473有我国长期未得到解决的经济结构问题,瓶颈产业的短线产品物价上涨而引致的物价总水平上升,即“结构型通货膨胀&rdquo1473还有我国国际收支连年顺差,外汇储备大幅度上升而引致的中央银行货币供给增加,即“输入型通货膨胀”。
国家采取“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于1996年基本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
(二)2007--2008年
2007--2008年的物价持续上涨被称为非典型性的通货膨胀,主要是因为此次持续近一年的物价上涨结构性明显,持续时间不长,且成因也是多方面的。
2007-2008年物价上涨原因有多方面:
①供需失衡,比如食品行业,这是需求拉动型的通胀;
②成本拉动,比如原油铁矿等国际价格上升,国内某些行业的价格上涨;
③国内投资过热,大量流动性资本流向楼市股市,流动性过剩导致通胀压力加大;
④国内突发事故灾难,如雪灾、地震等造成短期物价反弹压力;
⑤对外贸易失衡,巨额顺差的长期存在,外汇占款过多,人民币投放多;
⑥人民币升值预期使得大量国际资本流入国内。
治理措施表现在:2007-2008年初,中央银行采取连续1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多次加息、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等从紧货币政策,同时执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主要体现在税收手段的运用,还有对房地产和股市的调控等。
(三)2009—2012年
2010-2012年我国的CPI同比分别上涨3.3% 、 5.4%和2.6% 。因此, 2011 和2012 年,我国宏观金融调控的目标分别定为“稳增长、抑通胀、调结构”和“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控制通胀成为其中重要目标。
原因:
①货币超发
②重要农产品和关键生产或生活用品的价格上涨
③成本推进
④共同理性预期形成的放大通货膨胀效应
治理措施:
2010:正确引导进行通胀预期管理。
2011: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引导货币信贷增长平稳回调,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
2012: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灵活开展公开市场双向操作,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发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的逆周期调节作用,促进货币信贷合理适度增长。
相关推荐:
【网校整理/转载请注明】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