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60 苹果版本:8.7.6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无形资产后续计量

来源: 正保会计网校论坛 编辑: 2015/11/25 09:30:30  字体:

招生方案

书课题助力备考

选课中心

资料专区

硬核干货等你学

资料专区

免费题库

海量好题免费做

免费题库

会计人证件照

照片一键处理

会计人证件照

考试提醒

考试节点全知晓

考试提醒

以下为正保会计网校整理的论坛学员为大家整理的2016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2016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备考日益紧张,你准备好了吗?

中级会计职称知识点

无形资产后续计量

(一)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确定

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如为有限的,应当估计该使用寿命的年限或者构成使用寿命的产量等类似计量单位数量,同时进行摊销。无法预见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期限的,应当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需要进行摊销,但是需要进行减值测试。

1.估计无形资产使用寿命时应考虑的因素

2.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确定

(1)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取得的无形资产,其使用寿命不应超过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的期限,但如果企业使用资产的预期的期限短于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规定的期限的,则应当按照企业预期使用的期限确定其使用寿命。

(2)没有明确的合同或法律规定的无形资产,企业应当综合各方面情况,如聘请相关专家进行论证或与同行业的情况进行比较以及企业的历史经验等,以确定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期限,如果经过这些努力确实无法合理确定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再将其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二)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以成本减去累计摊销额和累计减值损失后的余额进行后续计量。

1.应摊销的金额

应摊销金额是指无形资产的成本扣除残值后的金额,如果无形资产计提了减值准备,还应扣除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累积金额。无形资产的残值一般为零,但下列情况除外:

(1)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愿意以一定的价格购买该项无形资产;

(2)存在活跃的市场,通过市场可以得到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的残值信息,并且从目前情况看,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该市场还可能存在的情况下,可以预计无形资产的残值。

2.摊销期和摊销方法

(1)无形资产的摊销期自其可供使用时(即其达到预定用途)开始至终止确认时止。

【提示】一般情况下,即当月增加的无形资产,当月开始摊销;当月减少的无形资产,当月不再摊销。

(2)摊销方法包括直线法、产量法等。对某项无形资产摊销所使用的方法应依据从资产中获取的预期未来经济利益的预计消耗方式来选择,并一致地运用于不同会计期间,例如,受技术陈旧因素影响较大的专利权和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可采用类似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方法进行摊销;有特定产量限制的特许经营权或专利权,应采用产量法进行摊销。

(3)持有待售的无形资产不进行摊销,按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处理费用后的净额孰低进行计量。

3.无形资产摊销的会计处理

借记“管理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成本”、“研发支出”等科目,贷记“累计摊销”科目。

4.无形资产的复核

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进行复核,如果有证据表明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不同于以前的估计,则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改变其摊销年限及摊销方法,并按照会计估计变更进行处理。

残值确定以后,在持有无形资产的期间内,至少应于每年年末进行复核,预计其残值与原估计金额不同的,应按照会计估计变更进行处理。如果无形资产的残值重新估计以后高于其账面价值的,则无形资产不再摊销,直至残值降至低于账面价值时再恢复摊销。

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如果有证据表明其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则应视为会计估计变更,应当估计其使用寿命并按照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处理原则进行处理。

(三)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减值测试

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在持有期间内不需要摊销,如果期末重新复核后仍为不确定的,应当在每个会计期间继续进行减值测试,需要计提减值准备的,相应计提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按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正保会计网校论坛

学员讨论(0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