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APP
及时接收最新考试资讯及
备考信息
2022年中级会计职称备考已经开始啦!为帮助大家备考,正保会计网校特从答疑板中精选了学员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老师给出详细答疑。以下是中级会计职称经济法答疑精华,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可撤销的法律行为
(1)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的种类
欠缺要件 | 具体行为 | 撤销权人 | |
意思表示有瑕疵 | 欺诈 |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 受欺诈的一方 |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 | |||
胁迫 |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 受胁迫的一方 | |
重大误解 | 行为人基于对行为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后果与自己真实意思相悖,且造成较大损失 | 各方当事人 | |
显失公平 |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 | 受损害方 |
问题:
无效法律行为里的虚假意思表示和可撤销的意思表示有瑕疵,啥区别啊?感觉很像啊,为啥欺诈了还不是无效而是可撤销?
回答:
可撤销行为属于意思表示瑕疵;而无效民事行为,既有意思瑕疵的,也有主体不合格的,还有违法的。
比如:行为人进行意思表示时,根本就没有受约束的意图,即行为人故意使意思表示与其内心意志不符,称为虚假的意思表示。
欺诈是指以使人发生错误认识为目的的故意行为。欺诈,主要是对交易相关的事项。
例如甲和乙签订了一份买卖面粉的合同,但是实质上是买卖白粉,就属于虚假的意思表示。
比如,甲以23万元的价格将一辆机动车卖给乙。该车因里程表故障显示行驶里程为4万公里,但实际行驶了8万公里,市值为16万元。甲明知有误,却未向乙说明,乙误以为真。此例甲构成欺诈,乙可以诉请法院撤销买卖合同。
可撤销的欺诈,是一方实施欺诈行为,受欺诈方是不知情的。
虚假意思表示,是行为双方当事人都明知是虚假意思,而实施该行为。
无效民事法律行为: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以虚假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4)违反强制性规定或者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
(1)因重大误解而为的民事法律行为。
(2)受欺诈而为的民事法律行为。
(3)受胁迫而为的民事法律行为。
(4)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
注: 以上答疑精华来源于正保会计网校答疑板,网校老师会针对已购课学员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网校答疑板使用攻略)
更多答疑精华:2022年中级会计职称经济法答疑精华汇总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