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周年

财税实务 高薪就业 学历教育
APP下载
APP下载新用户扫码下载
立享专属优惠

安卓版本:8.7.60 苹果版本:8.7.60

开发者: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涉及权限:查看权限>

APP隐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线:点击下载>

2023资产评估师《资产评估实务二》练习题精选(二十三)

来源: 正保会计网校 编辑:哈哈 2023/02/27 09:53:56  字体:

选课中心

书课题助力备考

选课中心

资料专区

需要的都在这里

资料专区

免费题库

带你花式刷题

免费题库

财会书店

学练测考集一体

财会书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习离不开点滴的积累。正保会计网校每周精选《资产评估实务(二)》练习题,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基础知识进行一下检测和巩固。

2023资产评估师《资产评估实务二》练习题精选(二十三)

1、多选题

无形资产排他性的取得方式包括( )。

A、特定主体自身保护

B、获得法律保护

C、获取社会公认的信誉

D、获取政府的信誉

E、自行访谈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无形资产的排他性特性可以分别通过特定主体自身保护取得、获得法律保护取得和获取社会公认的信誉取得。

2、单选题

无形资产具有物理属性、功能属性、( )等多种属性。

A、不可辨认性 

B、动态性 

C、经济属性 

D、市场属性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无形资产具有物理属性、功能属性、经济属性等多种属性,一项无形资产会因为考量角度不同、处理方法不同、评价侧重点不同而显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3、多选题

无形资产评估具体需关注的要点包括( )。

A、评估过程中判定无形资产价值量时是否需要做出专业判断 

B、无形资产评估必须基于无形资产的具体属性 

C、确定无形资产的价值量必须基于特定的所有者或控制者 

D、确定无形资产的价值量必须基于特定的时间点 

E、确定无形资产的价值量必须基于特定的地点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无形资产评估具体需关注两个要点:1.无形资产评估必须基于无形资产的具体属性;2.确定无形资产的价值量必须基于特定时间点。

4、单选题

评估无形资产最为重要的技术方法,同时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技术方法是( )。

A、市场法 

B、成本法 

C、收益法 

D、资产基础法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从无形资产的特征来看,每一项无形资产都是独特的,所以无法简单复制或者批量生产。鉴于此,评估时将不同无形资产进行类比的要求和难度同时加大,导致市场法评估受到较大限制。与此同时,由于无形资产的成本与其价值之间存在弱对应性,在评估无形资产时,成本法的适用性也大幅降低。而对于收益法来说,其估算原理与无形资产的特征相吻合。具有获利能力是无形资产体现价值的根本原因,收益法能够合适地度量无形资产所贡献的经济收益。因此,收益法成为评估无形资产最为重要的技术方法,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技术方法。

5、单选题

下列对无形资产的评估范围,分类不正确的是( )。

A、单项无形资产的评估范围 

B、可辨认无形资产组的评估范围 

C、不可辨认无形资产组的评估范围 

D、其他无形资产组的评估范围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无形资产的评估范围,根据无形资产的类型可以分为单项无形资产的评估范围、可辨认无形资产组的评估范围和其他无形资产组的评估范围。

6、单选题

如果发生损失,通过评估被毁损无形资产的价值,可以确定赔偿额,为保险机构保险理赔提供依据,那么这种评估是( )。

A、以租赁为目的的评估 

B、以税收为目的的评估 

C、以保险为目的的评估 

D、以管理为目的的评估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以保险为目的的无形资产评估主要包括两种情形:一是在投保前,对被保险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可以为投保人确定投保额;二是一旦发生损失,通过评估被毁损无形资产的价值,可以确定赔偿额,为保险机构保险理赔提供依据。

7、多选题

在进行无形资产评估业务时,需明确无形资产的评估范围,根据无形资产的类型可以分为( )。

A、单项无形资产的评估范围 

B、可辨认无形资产组的评估范围 

C、其他组合无形资产组的评估范围 

D、不可辨认无形资产组的评估范围 

E、多项无形资产组的评估范围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 根据无形资产的类型可以分为单项无形资产的评估范围、可辨认组合类无形资产的评估范围和其他组合类无形资产的评估范围。

推荐阅读:

【新手】2023资产评估师报考科目搭配建议

学员讨论(0
回到顶部
折叠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0 - www.fawtograph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会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备20012371号-7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4457号